抗污染親水分離膜的設計及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X703;TQ051.893
【部分圖文】:
?第1章緒論???第1章緒論??1.1分離膜與膜污染簡介??分離膜是一種隔離兩相并選擇性地限制化學物質傳輸?shù)谋硬牧希郏,21,通??在一定驅動力作用下實現(xiàn)化學物質的選擇性透過,從而起到截留、篩分、純化或??濃縮等作用(圖1.1)?[3<。分離膜這一學科的發(fā)展源于人們對分離膜滲透現(xiàn)象的??認知,1748年Nollet觀察到水會自發(fā)地透過豬膀胱滲透到酒精中,這是人類首??次基于膜發(fā)現(xiàn)滲透現(xiàn)象。到19世紀中葉,Graham發(fā)現(xiàn)分離膜的透析現(xiàn)象,人們??開始重視對分離膜的研究。然而,這時人們使用的分離膜主要為動物膜,直到??1864年Traube才制備了歷史上第一張合成膜-亞鐵氰化銅膜,現(xiàn)在人們研宄和使??用的分離膜通常指合成膜[7]。分離膜的種類和功能繁多,無法用一種標準來明確??分類。一般而言,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分離膜分為高分子膜、無機膜和雜化膜(高??分子/無機復合膜)。傳統(tǒng)高分子膜材料有纖維素衍生物類、聚砜類、聚酰胺類、??聚酰亞胺類、聚酯類、聚烯烴類、乙烯類聚合物、含硅聚合物、含氟聚合物、甲??殼素類等;傳統(tǒng)無機膜材料有金屬、合金、陶瓷等。根據(jù)結構的不同,分離膜可??分為多孔膜和致密膜。根據(jù)膜孔徑或自由體積大小,分離膜又可細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通常,微濾膜和超濾膜基于膜孔的尺寸篩分作用實??現(xiàn)分離,而納濾膜基于膜孔的尺寸篩分和膜表面電荷的道南效應實現(xiàn)分離[8#]。??根據(jù)應用領域的不同,分離膜可分為液體分離膜、氣體分離膜、滲透汽化膜、透??析膜、電滲析膜等。??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劍K輛。。。??-?||||,??1?pm?100?nm?2?nm?0.5?nm??
?第1章緒論???膠體、■生物_?_??油’w?.?I??b■隨調??__U??圖1.2?(a)污染物在分離膜表面粘附、生長、分散的污染過程示意圖。(b)分離膜及??膜組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被污染。??針對傳統(tǒng)分離膜親水性差和易污染的問題,研宄人員通過表面接枝、表面涂??層、共混等膜修飾技術將親水性材料引入膜材料中實現(xiàn)了分離膜的親水改性[51_69]。??近幾年,研究人員還基于超浸潤模型理論,通過在膜表面構建微納粗糙結構的方??法將分離膜的親水性進一步極大化,制備了一系列超親水分離膜[7(W9]。由于親水??分離膜通常具有較好的水合性,其在水中形成的表面水合層可以有效阻礙污染物??與分離膜表面直接接觸和粘附,從而降低膜污染(圖1.3)?[8<),81],所以親水分離膜??和超親水分離膜的抗污染性能顯著提升。??Aj?i3??n?_?rv:??丨d?f??圖1.3親水分離膜在水中形成表面水合層降低膜污染的示意圖。??1.2分離膜親水抗污染改性技術??對分離膜進行親水改性,增強分離膜的抗污染性能是膜領域研究人員一直以??來的不懈追求。簡單來說,親水改性就是將親水性材料通過化學或物理的修飾方??3??
?第1章緒論???膠體、■生物_?_??油’w?.?I??b■隨調??__U??圖1.2?(a)污染物在分離膜表面粘附、生長、分散的污染過程示意圖。(b)分離膜及??膜組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被污染。??針對傳統(tǒng)分離膜親水性差和易污染的問題,研宄人員通過表面接枝、表面涂??層、共混等膜修飾技術將親水性材料引入膜材料中實現(xiàn)了分離膜的親水改性[51_69]。??近幾年,研究人員還基于超浸潤模型理論,通過在膜表面構建微納粗糙結構的方??法將分離膜的親水性進一步極大化,制備了一系列超親水分離膜[7(W9]。由于親水??分離膜通常具有較好的水合性,其在水中形成的表面水合層可以有效阻礙污染物??與分離膜表面直接接觸和粘附,從而降低膜污染(圖1.3)?[8<),81],所以親水分離膜??和超親水分離膜的抗污染性能顯著提升。??Aj?i3??n?_?rv:??丨d?f??圖1.3親水分離膜在水中形成表面水合層降低膜污染的示意圖。??1.2分離膜親水抗污染改性技術??對分離膜進行親水改性,增強分離膜的抗污染性能是膜領域研究人員一直以??來的不懈追求。簡單來說,親水改性就是將親水性材料通過化學或物理的修飾方??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成珍;白博峰;;石墨烯基分離膜可行嗎?[J];科學通報;2020年01期
2 ;《膜科學與技術》[J];合成橡膠工業(yè);2019年06期
3 謝艷新;楊倩;王輝;王凱凱;朱寶庫;;荷負電分離膜的研究進展[J];印染助劑;2019年11期
4 鄭萌;馬曉璇;;高性能分離膜材料現(xiàn)狀研究[J];新材料產(chǎn)業(yè);2018年08期
5 張國輝;;流動注射儀測定揮發(fā)酚用分離膜的常見問題探討[J];中國水利;2018年17期
6 張偉;;分離膜產(chǎn)品檢測技術培訓班將于2017年3月在天津舉辦[J];水處理技術;2017年02期
7 ;膜工業(yè)協(xié)會分離膜產(chǎn)品檢測技術培訓班將于3月份在津舉辦[J];膜科學與技術;2017年01期
8 ;科技部認定天工大“分離膜科學與技術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J];膜科學與技術;2017年01期
9 ;我國科學家研究二氧化碳分離膜取得突破[J];低溫與特氣;2017年01期
10 ;我國突破二氧化碳分離膜技術[J];石油化工應用;201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守建;抗污染親水分離膜的設計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年
2 張慎祥;高性能分離膜的設計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3 常麗;離子液體超浸潤聚合物復合界面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9年
4 童菁菁;CO_2電化學分離膜的制備、性能及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5年
5 朱志文;高性能與高穩(wěn)定性致密陶瓷氫分離膜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6 李偉;陶瓷中空纖維氧分離膜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7 張海民;功能性TiO_2納米結構分離膜及電極的制備、表征和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代正偉;聚丙烯分離膜的親水化[D];浙江大學;2010年
9 石勝鵬;濃乳液聚合法滲透蒸發(fā)分離膜制備及其脫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10 王永紅;新型陶瓷分離膜制備科學基礎和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永銘;基于炭黑陶瓷分離膜的制備及其對柴油降解性能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9年
2 章鵬;荷正電PVC分離膜的制備及其重金屬離子脫除性能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嚴敏;離子摻雜對Ni-BaCeO_3基氫分離膜性能的影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年
4 王帥;聚砜分離膜的制備與表征[D];武漢工程大學;2018年
5 張曉晶;UiO-66分離膜的制備及油水分離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6 張晴;氧化石墨烯基納濾分離膜的性能調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7 劉彩鋒;抗微生物污染分離膜的構建及其應用[D];煙臺大學;2018年
8 孫兵;1064nm激光與遠紅外共窗口成像系統(tǒng)波長分離膜的研制[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9 馮金剛;氣相法制備功能性高分子鍍層及其在分離膜中的應用[D];寧波大學;2018年
10 王進博;改性聚醚砜功能分離膜吸附鉛離子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5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286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