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還原提鐵—濕法治金提取鈦釩鉻新過程
本文關鍵詞: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還原提鐵—濕法治金提取鈦釩鉻新過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高鉻型釩鈦磁鐵礦是我國重大特色礦產資源,儲量高達35.5億噸,且為鐵、鈦、釩、鉻等多金屬共生,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目前,高爐法和直接還原-電爐熔分法用于冶煉釩鈦磁鐵精礦時,存在資源綜合利用率低、能耗高、環(huán)境污染重等問題。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論文提出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綜合利用新工藝,該工藝基于選擇性直接還原、磁選分離和鹽酸浸出等技術,為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中鐵、鈦、釩、鉻等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提供一條新途徑。論文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如下:(1)系統(tǒng)研究了釩鈦磁鐵精礦直接還原過程的熱力學,確定了通過選擇性直接還原實現(xiàn)鐵與鈦/釩/鉻分離的可行性。選擇性直接還原過程鐵顆粒長大的研究表明,向還原體系引入含鈉或含硅添加劑,有利于生成少量液相,改善金屬鐵相的擴散,從而促進金屬鐵顆粒長大。(2)采用煤基選擇性直接還原-磁選分離技術實現(xiàn)了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中鐵與鈦/釩/鉻的高效分離,并對選擇性還原過程釩、鉻的遷移機理和相間分配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控制C/Fe摩爾比和還原溫度,可使精礦中的釩和鉻不被還原為碳化物而固溶于奧氏體中,從而控制在還原過程中釩、鉻的走向與鈦一致:在優(yōu)化條件下,鐵精粉中鐵的回收率為88.3%,釩鉻鈦渣中鈦、釩和鉻的回收率分別為94.0%、90.0%和90.4%。(3)系統(tǒng)研究了釩鉻鈦渣鹽酸常壓浸出過程的工藝條件和宏觀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在優(yōu)化條件下,釩和鉻的浸出率分別為76.5%和83.6%,渣中亞鐵假板鈦礦難以被鹽酸有效分解而影響了釩和鉻的浸出率;釩和鉻在鹽酸中的浸出過程均符合未反應收縮核模型,受固體產物層內擴散控制,其表觀活化能分別為31.6kJ/mol和39.8kJ/mol。(4)采用鹽酸加壓浸出技術實現(xiàn)了釩鉻鈦渣中鈦與釩/鉻的高效分離,并對鹽酸浸出過程鈦和硅的浸出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鹽酸浸出過程鈦和硅的浸出行為符合先溶解-再沉淀機理,因此,與鹽酸浸出前進行預脫硅相比,鹽酸浸出后進行堿浸處理的脫硅效率大幅提高,在優(yōu)化條件下,釩、鉻和硅的浸出率分別為90.9%、92.3%和94.3%,鈦損低于1.5%,并獲得TiO2含量高于91%的高鈦渣;所得高鈦渣中存在晶粒細化、晶格缺陷和氧非化學計量等,因而能被濃硫酸高效分解,可用作硫酸法鈦白生產原料。
【關鍵詞】:高鉻型釩鈦磁鐵礦 選擇性還原 磁選分離 鹽酸浸出 綜合利用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D95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1 前言15-37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世界釩鈦磁鐵礦資源分布16-18
- 1.2.1 國外釩鈦磁鐵礦資源分布16-17
- 1.2.2 我國釩鈦磁鐵礦資源分布17-18
- 1.3 釩鈦磁鐵礦分選技術現(xiàn)狀18-20
- 1.3.1 國外釩鈦磁鐵礦分選工藝現(xiàn)狀18-19
- 1.3.2 我國釩鈦磁鐵礦分選工藝現(xiàn)狀19-20
- 1.4 釩鈦磁鐵精礦冶煉現(xiàn)狀20-27
- 1.4.1 高爐法21-22
- 1.4.2 鈉化提釩-預還原-電爐熔分法22-23
- 1.4.3 隧道窯還原-磨選法23-24
- 1.4.4 轉底爐還原-電爐熔分法24-25
- 1.4.5 回轉窯還原-電爐熔分法25-26
- 1.4.6 其他直接還原技術26-27
- 1.5 富鈦料的生產方法27-34
- 1.5.1 電爐熔煉法27-28
- 1.5.2 還原-銹蝕法28-29
- 1.5.3 鹽酸浸出法29-32
- 1.5.3.1 弱還原-鹽酸浸出法29-30
- 1.5.3.2 強氧化-弱還原-鹽酸浸出法30-31
- 1.5.3.3 濃鹽酸浸出法31-32
- 1.5.3.4 其他鹽酸浸出方法32
- 1.5.4 硫酸浸出法32-34
- 1.6 本論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34-37
- 1.6.1 研究思路34-35
- 1.6.2 研究內容35-37
- 2 高鉻型釩鈦磁鐵糟礦直接還原熱力學研究37-51
- 2.1 前言37
- 2.2 熱力學計算原理37-39
- 2.3 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直接還原的熱力學研究39-49
- 2.3.1 氧化物的穩(wěn)定性39-41
- 2.3.2 鐵氧化物和鈦氧化物的還原41-44
- 2.3.3 釩氧化物的還原44-46
- 2.3.4 鉻氧化物的還原46-49
- 2.4 本章小結49-51
- 3 選擇性直接還原過程鐵顆粒長大特性研究51-65
- 3.1 前言51
- 3.2 實驗部分51-56
- 3.2.1 實驗原料及儀器51-54
- 3.2.2 實驗方法54
- 3.2.3 分析與表征方法54-56
- 3.2.3.1 分析方法54-55
- 3.2.3.2 表征方法55-56
- 3.3 結果與討論56-63
- 3.3.1 還原產物物相分析56-57
- 3.3.2 反應溫度對金屬鐵顆粒長大的影響57-58
- 3.3.3 煤粉種類對金屬鐵顆粒長大的影響58
- 3.3.4 添加劑對金屬鐵顆粒長大的影響58-60
- 3.3.5 添加劑對金屬鐵顆粒長大的影響機制60-63
- 3.4 本章小結63-65
- 4 選擇性直接還原-磁選分離過程的研究65-87
- 4.1 前言65
- 4.2 實驗部分65-70
- 4.2.1 實驗材料及儀器65-67
- 4.2.2 實驗方法67-68
- 4.2.3 分析與表征方法68-70
- 4.2.3.1 分析方法68-69
- 4.2.3.2 表征方法69-70
- 4.3 結果與討論70-84
- 4.3.1 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礦物組成分析70-71
- 4.3.2 C/Fe摩爾比的影響71-74
- 4.3.2.1 C/Fe摩爾比對組分回收率的影響71-72
- 4.3.2.2 C/Fe摩爾比對還原過程物相轉變的影響72-73
- 4.3.2.3 C/Fe摩爾比對釩、鉻還原的影響73-74
- 4.3.3 低C/Fe摩爾比下還原溫度的影響74-77
- 4.3.3.1 溫度對組分回收率的影響74-75
- 4.3.3.2 溫度對還原過程物相轉變的影響75-76
- 4.3.3.3 溫度對釩、鉻還原的影響76-77
- 4.3.4 高C/Fe摩爾比下還原溫度的影響77-80
- 4.3.4.1 溫度對組分回收率的影響77-78
- 4.3.4.2 溫度對還原過程物相轉變的影響78
- 4.3.4.3 溫度對釩、鉻還原的影響78-80
- 4.3.6 還原時間的影響80-81
- 4.3.6.1 時間對組分回收率的影響80
- 4.3.6.2 時間對還原過程物相轉變的影響80-81
- 4.3.7 磁選分離工藝研究81-84
- 4.3.7.1 磨礦細度的影響81-82
- 4.3.7.2 磁場強度的影響82-83
- 4.3.7.3 磁選產品表征83-84
- 4.4 本章小結84-87
- 5 釩鉻鈦渣鹽酸常壓浸出過程的研究87-111
- 5.1 前言87
- 5.2 實驗部分87-89
- 5.2.1 實驗材料及儀器87-88
- 5.2.2 實驗方法88
- 5.2.3 分析與表征方法88-89
- 5.2.3.1 分析方法88-89
- 5.2.3.2 表征方法89
- 5.3 結果與討論89-110
- 5.3.1 釩鉻鈦渣的MLA分析89-93
- 5.3.1.1 礦物組成定量89-90
- 5.3.1.2 主要礦物的單體解離情況90
- 5.3.1.3 主要礦物的粒度分布90-91
- 5.3.1.4 主要礦物的嵌布狀態(tài)91-93
- 5.3.2 鹽酸浸出過程的E-pH圖研究93-100
- 5.3.3 釩鉻鈦渣鹽酸常壓浸出過程研究100-106
- 5.3.3.1 初始鹽酸濃度的影響101-102
- 5.3.3.2 酸渣質量比的影響102-103
- 5.3.3.3 浸出溫度的影響103-104
- 5.3.3.4 浸出時間的影響104-105
- 5.3.3.5 V、Cr浸出率低的原因分析105-106
- 5.3.4 鹽酸常壓浸出過程釩、鉻浸出動力學研究106-110
- 5.4 本章小結110-111
- 6 釩鉻鈦渣鹽酸加壓漫出制備富鈦料的研究111-129
- 6.1 前言111
- 6.2 實驗部分111-113
- 6.2.1 實驗材料及儀器111-112
- 6.2.2 實驗方法112
- 6.2.2.1 預脫硅實驗112
- 6.2.2.2 鹽酸加壓浸出實驗112
- 6.2.3 分析與表征方法112-113
- 6.2.3.1 分析方法112
- 6.2.3.2 表征方法112-113
- 6.3 結果與討論113-128
- 6.3.1 預脫硅實驗研究113-120
- 6.3.1.1 鹽酸濃度的影響113-115
- 6.3.1.2 液固質量比的影響115-116
- 6.3.1.3 溫度的影響116-118
- 6.3.1.4 時間的影響118-119
- 6.3.1.5 預脫硅渣的表征119-120
- 6.3.2 預脫硅渣鹽酸加壓浸出制備富鈦料的研究120-128
- 6.3.2.1 初始鹽酸濃度的影響120-122
- 6.3.2.2 酸渣質量比的影響122-124
- 6.3.2.3 浸出溫度的影響124-126
- 6.3.2.4 恒溫時間的影響126-127
- 6.3.2.5 富鈦料的表征127-128
- 6.4 本章小結128-129
- 7 釩鉻鈦渣鹽酸直接加壓浸出制備商鈦渣的研究129-151
- 7.1 前言129
- 7.2 實驗部分129-132
- 7.2.1 實驗材料及儀器129-130
- 7.2.2 實驗方法130
- 7.2.2.1 鹽酸加壓浸出實驗130
- 7.2.2.2 堿浸脫硅實驗130
- 7.2.3 分析與表征方法130-132
- 7.2.3.1 分析方法131
- 7.2.3.2 表征方法131-132
- 7.3 結果與討論132-146
- 7.3.1 鹽酸加壓浸出實驗研究132-137
- 7.3.1.1 初始鹽酸濃度的影響132-134
- 7.3.1.2 酸渣質量比的影響134-135
- 7.3.1.3 浸出溫度的影響135-136
- 7.3.1.4 恒溫時間的影響136-137
- 7.3.2 加壓浸出過程Ti、Si浸出行為研究137-142
- 7.3.3 堿浸脫硅實驗研究142-145
- 7.3.3.1 初始堿濃度的影響142
- 7.3.3.2 液固質量比的影響142-143
- 7.3.3.3 堿浸溫度的影響143-144
- 7.3.3.4 堿浸時間的影響144
- 7.3.3.5 高鈦渣的表征144-145
- 7.3.4 堿浸過程Si的行為研究145-146
- 7.5 硫酸分解高鈦渣探索實驗146-147
- 7.6 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綜合利用新工藝147-149
- 7.7 本章小結149-151
- 8 結論與展望151-155
- 8.1 主要結論151-152
- 8.2 主要創(chuàng)新點152-153
- 8.3 下一步展望153-155
- 符號表155-157
- 參考文獻157-165
- 個人簡歷及發(fā)表文章目錄165-167
- 致謝1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鋼鐵釩鈦》2003年1~4期總目次[J];鋼鐵釩鈦;2003年04期
2 ;攀枝花興辰釩鈦有限公司[J];攀枝花科技與信息;2008年03期
3 趙愛明;;攀枝花的二次騰飛——從鋼鐵經濟走向釩鈦經濟[J];四川省情;2008年07期
4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J];鋼鐵釩鈦;2011年03期
5 劉興乾,崔潤炯,周能金,熊國菁,王蘋,應天錄;我國釩鈦鋼的科研、生產與應用[J];鋼鐵釩鈦;1983年01期
6 王英;“六·五”期間釩鈦低合金鋼的生產、科研與應用[J];鋼鐵釩鈦;1986年03期
7 ;《鋼鐵釩鈦》1988年1—4期總目錄[J];鋼鐵釩鈦;1988年04期
8 ;《鋼鐵釩鈦》1989年1—4期總目錄[J];鋼鐵釩鈦;1989年04期
9 裴家煒;;攀鋼高爐提高釩鈦礦資源利用的思考[J];四川冶金;2010年03期
10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J];鋼鐵釩鈦;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夏鋒;白晨光;;釩鈦磁鐵精礦鐵、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流程的淺析[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付貴勤;鞠洪星;薛遜;孫健;王彩艷;朱苗勇;;酸性釩鈦渣粘度及熔化性溫度[A];2008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劉龍海;向成功;麥吉昌;羅新生;;高釩鈦燒結在川鄂釩公司的研究與應用[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10全國重有色金屬冶金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4 古隆建;;攀西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現(xiàn)狀和展望[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5 文永才;楊素波;湯天宇;許立志;欒秋生;董履仁;陳偉慶;;釩鈦轉爐鋼渣熔化特性的研究[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卷)[C];2001年
6 樊政煒;;加快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步伐著力構建攀西釩鈦特色產業(yè)走廊——在2007年中國鋼鐵年會上的報告[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鈺婷;沈俊;張昭;;用于SCR脫硝的釩鈦催化劑的一種新制備方法[A];第五屆全國稀有金屬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8 劉偉;李文亮;蔡國慶;王希波;王文學;;釩鈦高爐渣對耐火材料的侵蝕研究[A];2012全國煉鐵用耐火材料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祥 陳軍;冀、皖、川第二屆釩鈦技術交流會召開[N];中國冶金報;2007年
2 賀建業(yè);承德釩鈦目標直指世界第一大釩廠[N];上海證券報;2007年
3 記者 陶琳 周軍;中國組建釩鈦技術攻關“國家隊”[N];中國冶金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濤 董智永;打造我國最大的釩鈦基地[N];經濟參考報;2011年
5 承德新新釩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克忠;發(fā)展承德釩鈦共享美好未來[N];中國冶金報;2002年
6 朱洪承 朱元蒿;承德釩鈦螺紋鋼8次中標三峽工程[N];中國冶金報;2004年
7 崔志剛 吳海濤 朱洪承;承德釩鈦斥巨資實施藍天綠地工程[N];中國冶金報;2004年
8 記者 武海波;立足優(yōu)勢 抓住機遇 加快發(fā)展 全力將釩鈦制品打造成支柱產業(yè)[N];承德日報;2012年
9 通訊員 任宏博 陳超;承德市向中國最大釩鈦制品基地猛進[N];河北經濟日報;2012年
10 資深記者 周軍 通訊員 王晶;釩鈦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攀鋼建成[N];中國冶金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龍勝;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還原提鐵—濕法治金提取鈦釩鉻新過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孫健;電爐酸性釩鈦渣還原的熱力學與動力學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2 呂亞男;釩鈦磁鐵精礦固態(tài)還原及高效利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3 王強;釩鈦磁鐵精礦燒結特性及其強化技術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高鉻型釩鈦磁鐵精礦還原提鐵—濕法治金提取鈦釩鉻新過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7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25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