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溶菌酶雜化材料非共價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17 19:26
碳納米管(CNTs)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功能性雜化材料在生物醫(yī)藥、納米科技、材料科學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該雜化體系目前所面臨的是CNTs的成分不易調控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等問題所帶來的CNTs與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機制難以進行實驗驗證。本文選擇來源廣泛的溶菌酶(LYZ)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并比較了不同功能化多壁碳納米管(MWCNTs)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及其改變蛋白質結構的能力。并使用小分子無機鹽誘導溶菌酶相轉變形成自組裝體,自發(fā)吸附碳納米管來研究雜化材料的相互作用機制,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及氨基酸序列,在微觀尺度上分析多壁碳納米管和溶菌酶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機制。制備的CNTs/LYZ雜化材料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X射線衍射測試、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測試、拉曼光譜測試、圓二色光譜測試、紫外可見光光譜測試、熒光分光光譜測試、X射線光電子能譜測試、I-V測試等探究了碳納米管和溶菌酶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并利用溶菌酶相轉變作為輔證。研究發(fā)現(xiàn)CNTs和LYZ結合成CNTs/LYZ雜化材料時,溶菌酶的二級結構并沒有被完全破壞,僅略微受到影響,二級結構有序性得以保留。碳納米管和溶菌酶間的相互作用存在氫鍵...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碳納米管
1.2.1 碳納米管的結構
1.2.2 碳納米管的性能
1.2.3 碳納米管的功能化
1.3 溶菌酶
1.3.1 溶菌酶的結構和性質
1.3.2 溶菌酶的相轉變
1.4 碳納米管/溶菌酶雜化材料
1.4.1 相互作用機制與應用
1.4.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5 研究意義與內(nèi)容
1.5.1 研究意義
1.5.2 研究內(nèi)容
1.5.3 研究方案
2 實驗材料及內(nèi)容
2.1 實驗試劑與原料
2.1.1 實驗試劑
2.1.2 主要實驗儀器
2.2 實驗內(nèi)容
2.2.1 多壁碳納米管(MWCNTs)改性
2.2.2 碳納米管/溶菌酶(CNTs/LYZ)雜化材料的制備
2.2.3 碳納米管/溶菌酶(CNTs/LYZ)雜化材料的相轉變
2.3 測試與表征
2.3.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
2.3.2 拉曼光譜(Raman)
2.3.3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4 X射線衍射儀(XRD)
2.3.5 圓二色光譜(CD)
2.3.6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
2.3.7 熒光分光光度計
2.3.8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
2.3.9 I-V曲線
2.4 本章小結
3 實驗結果及分析
3.1 改性多壁碳納米管的微觀結構分析
3.1.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
3.1.2 拉曼光譜分析
3.2 CNTs/LYZ雜化材料的性能分析
3.2.1 微觀形貌分析
3.2.2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
3.2.3 拉曼光譜分析
3.2.4 圓二色光譜分析
3.2.5 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分析
3.2.6 熒光分光光譜分析
3.2.7 導電性分析
3.3 CNTs/LYZ雜化材料相轉變的性能分析
3.3.1 微觀形貌分析
3.3.2 拉曼光譜分析
3.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總結及展望
4.1 總結
4.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54867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碳納米管
1.2.1 碳納米管的結構
1.2.2 碳納米管的性能
1.2.3 碳納米管的功能化
1.3 溶菌酶
1.3.1 溶菌酶的結構和性質
1.3.2 溶菌酶的相轉變
1.4 碳納米管/溶菌酶雜化材料
1.4.1 相互作用機制與應用
1.4.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5 研究意義與內(nèi)容
1.5.1 研究意義
1.5.2 研究內(nèi)容
1.5.3 研究方案
2 實驗材料及內(nèi)容
2.1 實驗試劑與原料
2.1.1 實驗試劑
2.1.2 主要實驗儀器
2.2 實驗內(nèi)容
2.2.1 多壁碳納米管(MWCNTs)改性
2.2.2 碳納米管/溶菌酶(CNTs/LYZ)雜化材料的制備
2.2.3 碳納米管/溶菌酶(CNTs/LYZ)雜化材料的相轉變
2.3 測試與表征
2.3.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
2.3.2 拉曼光譜(Raman)
2.3.3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4 X射線衍射儀(XRD)
2.3.5 圓二色光譜(CD)
2.3.6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
2.3.7 熒光分光光度計
2.3.8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
2.3.9 I-V曲線
2.4 本章小結
3 實驗結果及分析
3.1 改性多壁碳納米管的微觀結構分析
3.1.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
3.1.2 拉曼光譜分析
3.2 CNTs/LYZ雜化材料的性能分析
3.2.1 微觀形貌分析
3.2.2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
3.2.3 拉曼光譜分析
3.2.4 圓二色光譜分析
3.2.5 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分析
3.2.6 熒光分光光譜分析
3.2.7 導電性分析
3.3 CNTs/LYZ雜化材料相轉變的性能分析
3.3.1 微觀形貌分析
3.3.2 拉曼光譜分析
3.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總結及展望
4.1 總結
4.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54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8548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