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工程碩士論文 >

江西朱溪地區(qū)銅鎢多金屬礦床勘查模型及找礦靶區(qū)預測

發(fā)布時間:2017-12-12 00:21

  本文關鍵詞:江西朱溪地區(qū)銅鎢多金屬礦床勘查模型及找礦靶區(qū)預測


  更多相關文章: 銅鎢多金屬礦 勘查模型 遙感影像 找礦靶區(qū)


【摘要】:朱溪銅鎢多金屬礦床位于我國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境內,處于德興礦集區(qū)的北西部、九瑞礦集區(qū)的東南部,受北東向塔前—賦春逆沖斷裂、斷陷盆地控制,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雖然以往地表工作程度較高,發(fā)現(xiàn)有眾多的礦床(點),但多數(shù)規(guī)模都處于小型以下。因此,在研究區(qū)內開展深部找礦勢在必行,而實現(xiàn)深部找礦就要加強成礦理論和找礦模式的研究。本文運用成礦系統(tǒng)的理論和方法,在充分利用收集的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查資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物化遙技術對于深部找礦的有效方法,進行朱溪礦床勘查模型與成礦規(guī)律的研究工作。具體工作與成果如下:(1)系統(tǒng)整理地質資料歸納出礦床地質特征;對區(qū)內主要地質單元進行物性測試和區(qū)域航磁異常、重力異常分析,總結出地球物理異常特征;對地球化學異常分布進行成礦元素規(guī)律歸納與研究;提取了朱溪地區(qū)遙感影像存在的環(huán)形、線性構造和蝕變信息。(2)系統(tǒng)地總結了礦床的找礦標志:(1)地質:主要控礦標志為燕山期形成的北東向的斷裂構造,黑云母花崗巖、花崗斑巖及蝕變花崗巖為主要含礦巖體,地層標志為石炭系—二疊系碳酸鹽巖;(2)地球物理:區(qū)內含礦巖層的地球物理場整體表現(xiàn)出中低阻、低重力,中高極化、高磁,電阻率和極化率變化較大的總體特征;(3)地球化學: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W、Cu、Mo、Pb、Zn、Ag、Au等多元素組合水系沉積物異常、土壤及巖石異常特征;(4)遙感地質信息:有環(huán)形和線性構造影像以及大面積分布的羥基類和鐵染類蝕變異常。(3)綜合已經(jīng)獲得的地質、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異常特征以及遙感影像等信息,建立朱溪礦床勘查模型,開展成礦預測,并圈定出兩個可供勘查評價的找礦靶區(qū):朱溪—黃土坑、塘塢—塘嶺找礦遠景預測區(qū)。本文將對朱溪地區(qū)深部及外圍的找礦起到指示作用,甚至對同類型礦床的找礦與預測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61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芬蘭發(fā)現(xiàn)一大型多金屬礦床[J];世界采礦快報;1993年21期

2 王永慧;加拿大發(fā)現(xiàn)新的多金屬礦床[J];有色冶煉;1997年04期

3 楊武斌;羅勇;單強;牛賀才;于學元;;內蒙古巴爾哲稀有稀土多金屬礦床特征[J];礦物學報;2009年S1期

4 蘇宏志;;也談多金屬礦床的經(jīng)濟評價問題[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1980年01期

5 李澤臨;;關于多金屬礦床綜合評價的問題——并與張玉清同志商討[J];有色金屬(采礦部分);1976年01期

6 李公照;;各國多金屬礦床的開發(fā)[J];國外采礦技術快報;1987年18期

7 李有禹,陳淑珍;湘西北地區(qū)鎳鉬多金屬礦床的成因歸屬[J];湖南地質;1994年02期

8 毛景文,裴榮富,李紅艷,,王平安;柿竹園超大型鎢多金屬礦床形成的幾個異常因素芻議[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訊;1994年02期

9 毛景文,李紅艷,王登紅,彭聰;華南地區(qū)中生代多金屬礦床形成與地幔柱關系[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1998年02期

10 吳志軍;江西德興銀山多金屬礦床穩(wěn)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於崇文;岑況;龔慶杰;徐德義;王玉榮;沈鏞立;陸琦;;柿竹園超大型鎢-多金屬礦床的成礦復雜性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戴塔根;龍永珍;張起鉆;胡斌;;桂西鋁-多金屬礦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初步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葉暉;魏全民;陳建設;;西藏甲馬銅鉛多金屬礦床成因探討[A];第八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楊超群;;超大型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床形成的地質-地球化學條件[A];中國地質科學院宜昌地質礦產(chǎn)研究所文集(18)[C];1992年

5 孔令補;孫忠和;;甘肅白銀廠小鐵山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訂本)[C];1984年

6 張富鐵;汪禮明;;大寶山多金屬礦床硫、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A];第二屆全國成礦理論與找礦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宋叔和;;黃鐵礦型銅和多金屬礦床 世界范圍內一些主要礦帶和礦床類型的對比及研究趨勢[A];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8 毛景文;李紅艷;宋學信;王登紅;張景凱;;湖南柿竹園鎢錫鉬鉍多金屬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二——“十五”地質行業(yè)獲獎成果資料匯編[C];2006年

9 馬思根;何明勤;;貴州從江地虎銅金多金屬礦床銅和鐵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10 楊濤;宋忠寶;李智明;陳向陽;彭中發(fā);曹德智;;青海它溫查漢西鐵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模式[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1西北地區(qū)重要成礦帶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突破分會場[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通訊員 祝漢國 馬文軍 記者 常世榮;沽源開發(fā)特大型鈾鉬多金屬礦床[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2 通訊員 湯麗玲 特約記者 王路闊;多金屬礦床異常結構模型技術流程建立[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3 樊廣月 李海濤;武警黃金四支隊新近探明8萬噸多金屬富礦[N];解放軍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王家華;銀山:一串珍珠般的出奇故事[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5 樓江東;浙江探明一超大型鈧多金屬礦床[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6 特約記者 劉國榮;湖南大義山地區(qū)找礦基地浮出水面[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周志興;讓“世界鎢都”風采重現(xiàn)[N];地質勘查導報;2010年

8 特約記者 劉國榮;湖南大義山地區(qū)整裝勘查啟動在即[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歡;個舊超大型錫多金屬礦床地球化學及成因[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2 李關清;西藏扎西康銻硫鹽多金屬礦床成礦機制與區(qū)域成礦潛力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王磊;粵北大寶山鉬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前景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4 葉水盛;綜合信息礦產(chǎn)預測系統(tǒng)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東南部多金屬礦床密集區(qū)預測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來守華;湖南香花嶺錫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6 談樹成;個舊錫-多金屬礦床成礦系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7 孫興國;內蒙古龍頭山Ag-Pb-Zn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及找礦模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

8 司榮軍;云南省富樂分散元素多金屬礦床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9 董方瀏;云南巍山—永平礦化集中區(qū)銅金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及成礦潛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牛如;黑龍江寶山銅鉬多金屬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宋立強;崤山礦集區(qū)金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大比例尺成礦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楊春鵬;江西蓮花芯銅鉬多金屬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zhí)K坤;藏南扎西康銻多金屬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5 陳賢;黑龍江翠宏山鐵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6 楚春光;黑龍江省鐵力地區(qū)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學;2016年

7 徐榮;滇西鎮(zhèn)康蘆子園Pb-Zn-Fe多金屬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8 董鵬;滇西南蘆子園Pb-Zn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9 施珂;皖南伏嶺地區(qū)鎢—多金屬礦床成巖成礦作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李壯;西藏列廷岡鐵多金屬礦床礦物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2804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804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79b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