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煤粉熱解機理與燃燒過程NOx排放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細煤粉熱解機理與燃燒過程NOx排放特性研究
【摘要】:當代社會能源、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國作為能源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近年來一直面臨能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13年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達66.7%。煤炭燃燒帶來大量的顆粒物、SOx和NOx等污染,開發(fā)潔凈煤燃燒技術刻不容緩。超細煤粉再燃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潔凈煤燃燒技術,能夠有效控制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時能夠改善煤粉著火、燃燒特性,降低著火溫度、提高燃燒效率。在低NOx燃燒技術中,再燃技術是一個比較綜合全面的控制NOx生成的技術。它通過將爐膛分成主燃區(qū)、再燃區(qū)和燃盡區(qū)三級,將大部分燃料送入主燃區(qū)燃燒,余下的小部分燃料作為再燃燃料投入再燃區(qū),在再燃區(qū)控制氧濃度創(chuàng)造較強的還原性氣氛,還原主燃區(qū)生成的NOx,最后在燃盡區(qū)以較低溫度燃盡,控制新的NOx生成達到減排的目的。國內(nèi)的超細煤粉對超細煤粉再燃技術的研究始于上世紀末,其中以工業(yè)大實驗研究最為突出,但對超細煤粉的熱解和燃燒的機理研究仍然較少。本文從超細煤粉的熱解和燃燒機理研究著手,并結合大實驗臺的分級再燃實踐,研究超細煤粉的熱解、燃燒特性以及NOx排放特性等。此外,還研究了超細煤粉的灰樣的成分、熔融特性等,為超細煤粉的工業(yè)應用提供了相關的理論依據(jù)。本文先使用了TG-DSC、TG-FTIR等實驗研究了超細煤粉的熱解特性以及熱解過程中氣體析出特性,主要研究了煤粉粒徑、熱解氣氛、升溫速率和煤種對超細煤粉熱解過程的影響。接著使用熱天平進行了超細煤粉的燃燒實驗,研究超細煤粉的燃燒機理以及粒徑對超細煤粉燃燒的影響,并結合了一維管式沉降爐實驗臺進行了超細煤粉的再燃實驗,研究超細煤粉再燃過程NOx的排放特性等。最后再通過TG-DSC實驗研究了超細煤粉的標準灰樣熱解機理、熔融特性等,分析了粒徑、熱解氣氛對超細煤粉灰樣熔融特性的影響。實驗證明,超細煤粉燃燒技術能夠有效改善煤粉的燃燒特性。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Q5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秦;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脫除NOx的實驗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2 徐冕;;采用預熱器廢氣的多通道噴嘴可降低NOx含量[J];建材工業(yè)信息;1988年18期
3 榮桂安;魏廣學;陳五平;;純堿液吸收NOx制取硝酸鹽的動力學研究[J];化肥工業(yè);1992年01期
4 李宏剛;韓相春;;機動車在公路近路面層NOx排放擴散規(guī)律[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5 徐穎惠;;亞鐵絡合吸收法治理硝酸二次尾氣中NOx的研究[J];南平師專學報;2007年04期
6 阿蘭·奎肯努;瑪麗·約瑟—福妮桂;林彬;;工業(yè)燃燒器的運行和氮氧化物(NOx)生成[J];上海煤氣;1996年05期
7 李曉紅,吳繼平;NOx對工人肺功能影響的調(diào)查[J];山西醫(yī)藥雜志;1997年04期
8 ;應加快水泥工業(yè)NOx前端控制技術的研發(fā)和推廣[J];四川水泥;2014年04期
9 Cooltest;Nox系統(tǒng)詳解[J];電腦;2000年04期
10 童大懋;水泥窯的NOx排放[J];河南建材;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金珠;劉永春;賀泓;;礦質(zhì)氧化物表面蒽與NOx的非均相反應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朱榮淑;楊榮;郭明新;林松雪;歐陽峰;;富氧含硫含水條件下Ir催化同時去除PM和NOx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3 胡瑩潔;李競;高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糖尿病環(huán)境下人腎小球系膜細胞Nox和iNOS誘導的ROS生成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黃振洲;馬凡華;許忠厚;衛(wèi)曉輝;;492Q汽油機燃用LPG后NOx排放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A];2000年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天然氣汽車專委會天然氣汽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492Q汽油機燃用LPG后NOx排放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A];重慶汽車摩托車、焊接、涂裝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0年
6 倪哲明;方彩萍;王力耕;;Zn/Ni/Mg/Al-LDOs對NO_x的吸附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7 黃素華;蘇保興;華宇東;孫麗軍;王健;;降低燃氣輪機NOx排放技術研究[A];第八屆長三角電機、電力科技分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劉詠;孟明;;Pt/K/TiO_2-ZrO_2催化劑對NOx的儲存性能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金宗勇;;SCR脫銷技術在410t/h鍋爐的應用[A];全國火電300MWe級機組能效對標及競賽第三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賀泓;余運波;李毅;吳強;張秀麗;張長斌;;銀/氧化鋁催化劑選擇性催化含氧碳氫化合物還原NOx的基礎與應用研究[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催化與環(huán)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宏源證券 柴沁虎;NOx或成為大氣治理重要抓手[N];中國化工報;2013年
2 ;面向柴油車NOx凈化的尿素水傳感器在日亮相[N];中國汽車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馮洪慶;465汽油機稀薄燃燒及NOx排放催化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黃庠永;超細煤粉O_2/CO_2燃燒及NOx異相還原機理[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郭麗紅;Ba-Mn基鈣鈦礦及其負載型Ba/Mn/TiO_2-x (x=Al_2O_3/SiO_2/ZrO_2) NOx儲存還原催化劑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琳俊;超細煤粉熱解機理與燃燒過程NOx排放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張松濤;柴油機NOx催化器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郝樹甫;改性堇青石載體銅系催化劑催化還原NOx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4 吳禎祥;電站鍋爐NOx排放與效率混合建模及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秦嶺;410t/h鍋爐煤粉再燃低NOx控制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王馳明;基于進氣道噴水技術減少柴油機NOx排放的研究[D];集美大學;2012年
7 周寧;分級燃燒控制無煙煤NOX排放的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施鳳;熊果酸對大鼠活化型肝星狀細胞的NOX及其調(diào)控的信號網(wǎng)絡的影響[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9 王文輝;低溫等離子體改性碳納米管及其脫除NOx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劉濤;污泥基NOx催化劑的制備及性能表征[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28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2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