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4:2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處,屬我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過渡帶(巫山與雪峰山一線),緊鄰植物避難所“川東—鄂西地區(qū)”,因此在植物區(qū)系方面具有研究價值。但目前該區(qū)域尚缺乏較全面的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為了了解該區(qū)系的特性,作者系統地整理了相關的館藏標本(總計25236號)、文獻和實地調查數據。在此基礎上對科和屬的分布型、特有性、過渡性、古老性、區(qū)系歸屬及疑問種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主要結果如下:該地區(qū)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64科、856屬、2457種,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屬15種,被子植物157科844屬2442種。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薔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該地區(qū)的數量優(yōu)勢科;懸鉤子屬(Rubus)、苔草屬(Carex)、蓼屬(Polygonum)、鐵線蓮屬(Clematis)、冬青屬(Ilex)等是該地區(qū)的數量優(yōu)勢屬。種子植物區(qū)系成分多樣,具有過渡性和熱帶親緣性。首先,熱帶型科明顯多于溫帶型科。164個科可劃分為12個分布型,其中熱帶型科69個,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
【文章頁數】:1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區(qū)系概述
1.2 柑橘屬疑問種—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況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種子植物區(qū)系分析
3.2 區(qū)系調查新發(fā)現
3.3 天然枳橙的系統地位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4.1 湘西州種子植物區(qū)系特點
4.2 湘西州種子植物區(qū)系的歸屬及其區(qū)系聯系
4.3 新記錄及疑問種的研究意義探討
4.4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和取得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附錄Ⅰ DNA序列信息
附錄Ⅱ 湘西州種子植物科的數量結構及分布型
附錄Ⅲ 湘西州種子植物屬的大小及分布型
附錄Ⅳ 湘西州種子植物名錄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16058
【文章頁數】:1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區(qū)系概述
1.2 柑橘屬疑問種—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況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種子植物區(qū)系分析
3.2 區(qū)系調查新發(fā)現
3.3 天然枳橙的系統地位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4.1 湘西州種子植物區(qū)系特點
4.2 湘西州種子植物區(qū)系的歸屬及其區(qū)系聯系
4.3 新記錄及疑問種的研究意義探討
4.4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和取得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附錄Ⅰ DNA序列信息
附錄Ⅱ 湘西州種子植物科的數量結構及分布型
附錄Ⅲ 湘西州種子植物屬的大小及分布型
附錄Ⅳ 湘西州種子植物名錄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16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71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