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極拉斯曼丘陵泥質麻粒巖退變質演化
發(fā)布時間:2022-06-28 08:31
拉斯曼丘陵(Larsemann Hills)位于東南極普里茲灣帶的中部,本文主要對拉斯曼丘陵泥質麻粒巖進行研究,結合詳細巖相學觀察,礦物化學分析,年代學分析和相平衡模擬等方法,限定出該區(qū)域泥質麻粒巖的變質年齡和變質軌跡,從而對區(qū)域的地質構造和變質演化提供新的限定。通過對該區(qū)四個樣品(LSM178-2、LSM337-1、LSM319-2、LSM302-10)詳細巖相學觀察表明,退變質礦物組合主要為石榴子石+斜方輝石+黑云母+斜長石+鉀長石+石英+鈦鐵礦,石榴子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長石+石英+鈦鐵礦,石榴子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長石+石英+鈦鐵礦和石榴子石+黑云母+夕線石+尖晶石+鉀長石+石英+磁鐵礦+鈦鐵礦。樣品受退變質影響嚴重,不見峰期礦物組合。礦物化學分析結果指示部分樣品中的石榴子石成分上屬于富鎂鋁榴石的鐵鋁榴石,具有較弱的環(huán)帶。年代學研究表明樣品LSM337-1主要礦物對應變質年齡為508±6.6Ma,樣品LSM302-10中鋯石暗灰色邊年齡為531±5.7Ma,淺灰色邊年齡為509±5.9Ma,這些變質年齡可能反映了持續(xù)較長時間的泛非期構造熱事件(~510-540Ma)。結合礦...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1.4 論文的技術路線及工作量
1.4.1 技術路線
1.4.2 論文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第3章 巖相學特征與變質期次
3.1 巖相學特征
3.2 礦物共生組合分析
第4章 礦物化學
4.1 含黑云母石榴子石泥質麻粒巖LSM178-2
4.2 含堇青石泥質麻粒巖LSM319-2
4.3 含堇青石石榴子石泥質麻粒巖LSM337-1
4.4 含夕線石堇青石尖晶石泥質麻粒巖LSM302-10
第5章 鋯石U-Pb年代學
5.1 分析方法
5.2 鋯石分析結果
5.3 鋯石地球化學分析
第6章 變質相平衡模擬研究
6.1 P-T視剖面圖
6.2 T-X視剖面圖
第7章 討論
7.1 T-X(H2O)選擇及變質年齡
7.2 P-T演化歷史及構造意義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礦物縮寫
本文編號:3653897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1.4 論文的技術路線及工作量
1.4.1 技術路線
1.4.2 論文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第3章 巖相學特征與變質期次
3.1 巖相學特征
3.2 礦物共生組合分析
第4章 礦物化學
4.1 含黑云母石榴子石泥質麻粒巖LSM178-2
4.2 含堇青石泥質麻粒巖LSM319-2
4.3 含堇青石石榴子石泥質麻粒巖LSM337-1
4.4 含夕線石堇青石尖晶石泥質麻粒巖LSM302-10
第5章 鋯石U-Pb年代學
5.1 分析方法
5.2 鋯石分析結果
5.3 鋯石地球化學分析
第6章 變質相平衡模擬研究
6.1 P-T視剖面圖
6.2 T-X視剖面圖
第7章 討論
7.1 T-X(H2O)選擇及變質年齡
7.2 P-T演化歷史及構造意義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礦物縮寫
本文編號:3653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65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