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及單寧降解菌篩選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19:42
日本龜蠟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一種種群聚集性植食性昆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植物韌皮部的汁液,但其寄主植物營養(yǎng)成分不足以滿足日本龜蠟蚧生長所需,而腸道微生物能夠為其補充缺失的營養(yǎng),進而影響日本龜蠟蚧的生長發(fā)育。本研究通過高通量測序分析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并對腸道微生物調(diào)控營養(yǎng)代謝及單寧降解進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兩種寄主植物上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選取棗樹和柿樹兩種寄主植物上的日本龜蠟蚧成蟲,對這兩組樣品腸道細菌16S rDNA可變區(qū)(V3+V4)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兩種寄主植物上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經(jīng)過OTU分析,發(fā)現(xiàn)寄主為棗樹上的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約有1,290種,寄主為柿樹上的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約有1,306種,兩者并無顯著差異。厚壁菌門、變形菌門、擬桿菌門是日本龜蠟蚧腸道優(yōu)勢菌門。而厚壁菌門的梭菌綱、變形菌門的α-變形菌綱、擬桿菌門的擬桿菌綱在兩組樣品中占有主導地位。在目水平上,梭菌綱的梭菌目和擬桿菌綱的擬桿菌目占有絕對地位,其中擬桿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擬桿菌科,梭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韋榮氏球菌科...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日本龜蠟蚧危害狀(A)和背面觀(B)
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及單寧降解菌篩選8蠟蚧腸道細菌注釋到1,306種,包含2個界、36個門、90個綱、144個目、256個科、451個屬及327個種。由此可得日本龜蠟蚧在兩種寄主植物上腸道微生物的種類基本相差不多。2.2.2不同寄主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物種分布柱狀圖分別以門、綱、目、科、屬、種水平對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做分析,結(jié)果生成物種分布柱狀圖,其中每種顏色的色塊面積表示一種分類單元所占豐富度,低于1%合并為Others,未得到分類學注釋的OTU為Unknown。其中JAW和PAW分別為寄生在棗樹和柿樹上的成蟲腸道微生物的品名。圖2.1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在門(A)和綱(B)水平上的構成Figure2.1Speciesdistributionhistograminphylum(A)andclass(B)level在棗樹和柿樹上寄生的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的分布有相似性,在門水平主要由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酸桿菌門(Acidobacteria)、芽單胞菌門(Gemmatimonadetes)、綠彎菌門(Chloroflexi)、藍細菌門(Cya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門(Nitrospirae)構成,其中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的細菌含量最多,占到了總比例的87.7%以上(圖2.1,A)。說明在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的優(yōu)勢菌門是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在綱的水平上(圖2.1,B),豐富度集中在厚壁菌門的梭菌綱(Clostridia)、AB
第二章兩種寄主上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9Negativicutes、芽孢桿菌綱(Bacilli),變形菌門的α-變形菌綱(Alphaproteobacteria)β-變形菌綱(Betaproteobacteria)、γ-變形菌綱(Gammaproteobacteria)和δ-變形菌綱(Delta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的擬桿菌綱(Bacteroidia)和鞘脂桿菌綱(Sphingobacteriia)以及放線菌門的放線菌綱(Actinobacteria)。其中梭菌綱(Clostridia)、擬桿菌綱(Bacteroidia)、Negativicutes、α-變形菌綱(Alphaproteobacteria)和芽孢桿菌綱(Bacilli)在棗樹和柿樹上日本龜蠟蚧的腸道菌群中占有主導位置,分別為69.35%和70.23%。圖2.2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在目(A)和科(B)水平上的構成Figure2.2Speciesdistributionhistograminorder(A)andfamily(B)level在目水平上(圖2.2,A),主要由梭菌目(Clostridiales)、擬桿菌目(Bacteroidales)、Selenomonadales、乳桿菌目(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柄桿菌目(Caulobacterales)、噬甲基菌目(Methylophilales)、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腸桿菌目(Enterobacteriales)、假單胞菌目(Pseudomonadales)構成。在科水平上(圖2.2,B)擬桿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擬桿菌科(Bacteroidaceae),乳桿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乳桿菌科(Lactobacillaceae)梭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韋榮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其次是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以上在不同寄主植物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總體豐富水平上相對比較高。A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通量測序分析鞣花酸對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 沈起兵,李淑娟,劉同方,張國文,陳斌,董海勝,陳軍麗,于燕波.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18)
[2]三種抗生素去除大青葉蟬內(nèi)共生菌的效果[J]. 練啟仙,劉健鋒,楊茂發(fā),周小蕓,吳廣,羅亭,岑怡紅. 環(huán)境昆蟲學報. 2019(03)
[3]植食性昆蟲適應植物防御反應的研究進展[J]. 趙嬋,張蓬軍,余利星,俞曉平. 昆蟲學報. 2019(01)
[4]兩種象甲幼蟲腸道微生物組成及對高單寧食物的適應[J]. 郭淑華,易現(xiàn)峰. 微生物學報. 2019(04)
[5]昆蟲腸道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策略及研究進展[J]. 梅承,范碩,楊紅. 微生物學報. 2018(06)
[6]苗木龜蠟蚧殼蟲和角蠟蚧殼蟲防治技術[J]. 李廣遠,呂際成,李玉霞. 河南農(nóng)業(yè). 2017(31)
[7]昆蟲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功能及應用[J]. 張振宇,圣平,黃勝威,趙永順,張宏宇. 生物資源. 2017(04)
[8]耐低溫木質(zhì)纖維素降解菌群的富集培養(yǎng)及其種群結(jié)構分析[J]. 羅立津,萬立,陳宏,溫翠蓮,徐福樂,賈緯,聶毅磊,袁紅莉.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6)
[9]蚜蟲初級內(nèi)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研究進展[J]. 劉琳,黃曉磊,喬格俠. 應用昆蟲學報. 2013(05)
[10]草履蚧常用防治方法優(yōu)缺點淺談[J]. 陶佃五. 安徽林業(yè)科技. 2012(03)
博士論文
[1]暗黑鰓金龜不同發(fā)育階段腸道微生物及糖苷水解酶多樣性研究[D]. 圣平.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2]多尺度解譯木質(zhì)纖維生物質(zhì)天然抗降解屏障[D]. 馬建鋒.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褐紋甘蔗象腸道菌群的結(jié)構及其對宿主營養(yǎng)分配的影響[D]. 方亞.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6
[2]山羊瘤胃中降解單寧的細菌的分離、篩選及鑒定[D]. 秦紅玉.廣西大學 2012
[3]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腸道單寧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單寧酶酶學性質(zhì)研究[D]. 周倩.揚州大學 2009
[4]柿樹—日本龜蠟蚧—天敵之間的化學信息聯(lián)系[D]. 楊新根.山西大學 2006
[5]一株枯草芽孢桿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質(zhì)的研究[D]. 魯小城.浙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87835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日本龜蠟蚧危害狀(A)和背面觀(B)
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及單寧降解菌篩選8蠟蚧腸道細菌注釋到1,306種,包含2個界、36個門、90個綱、144個目、256個科、451個屬及327個種。由此可得日本龜蠟蚧在兩種寄主植物上腸道微生物的種類基本相差不多。2.2.2不同寄主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物種分布柱狀圖分別以門、綱、目、科、屬、種水平對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做分析,結(jié)果生成物種分布柱狀圖,其中每種顏色的色塊面積表示一種分類單元所占豐富度,低于1%合并為Others,未得到分類學注釋的OTU為Unknown。其中JAW和PAW分別為寄生在棗樹和柿樹上的成蟲腸道微生物的品名。圖2.1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在門(A)和綱(B)水平上的構成Figure2.1Speciesdistributionhistograminphylum(A)andclass(B)level在棗樹和柿樹上寄生的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的分布有相似性,在門水平主要由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酸桿菌門(Acidobacteria)、芽單胞菌門(Gemmatimonadetes)、綠彎菌門(Chloroflexi)、藍細菌門(Cya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門(Nitrospirae)構成,其中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的細菌含量最多,占到了總比例的87.7%以上(圖2.1,A)。說明在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的優(yōu)勢菌門是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在綱的水平上(圖2.1,B),豐富度集中在厚壁菌門的梭菌綱(Clostridia)、AB
第二章兩種寄主上日本龜蠟蚧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9Negativicutes、芽孢桿菌綱(Bacilli),變形菌門的α-變形菌綱(Alphaproteobacteria)β-變形菌綱(Betaproteobacteria)、γ-變形菌綱(Gammaproteobacteria)和δ-變形菌綱(Delta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的擬桿菌綱(Bacteroidia)和鞘脂桿菌綱(Sphingobacteriia)以及放線菌門的放線菌綱(Actinobacteria)。其中梭菌綱(Clostridia)、擬桿菌綱(Bacteroidia)、Negativicutes、α-變形菌綱(Alphaproteobacteria)和芽孢桿菌綱(Bacilli)在棗樹和柿樹上日本龜蠟蚧的腸道菌群中占有主導位置,分別為69.35%和70.23%。圖2.2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在目(A)和科(B)水平上的構成Figure2.2Speciesdistributionhistograminorder(A)andfamily(B)level在目水平上(圖2.2,A),主要由梭菌目(Clostridiales)、擬桿菌目(Bacteroidales)、Selenomonadales、乳桿菌目(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柄桿菌目(Caulobacterales)、噬甲基菌目(Methylophilales)、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腸桿菌目(Enterobacteriales)、假單胞菌目(Pseudomonadales)構成。在科水平上(圖2.2,B)擬桿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擬桿菌科(Bacteroidaceae),乳桿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乳桿菌科(Lactobacillaceae)梭菌目中豐富度最高的是韋榮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其次是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以上在不同寄主植物日本龜蠟蚧腸道菌群總體豐富水平上相對比較高。A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通量測序分析鞣花酸對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 沈起兵,李淑娟,劉同方,張國文,陳斌,董海勝,陳軍麗,于燕波.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18)
[2]三種抗生素去除大青葉蟬內(nèi)共生菌的效果[J]. 練啟仙,劉健鋒,楊茂發(fā),周小蕓,吳廣,羅亭,岑怡紅. 環(huán)境昆蟲學報. 2019(03)
[3]植食性昆蟲適應植物防御反應的研究進展[J]. 趙嬋,張蓬軍,余利星,俞曉平. 昆蟲學報. 2019(01)
[4]兩種象甲幼蟲腸道微生物組成及對高單寧食物的適應[J]. 郭淑華,易現(xiàn)峰. 微生物學報. 2019(04)
[5]昆蟲腸道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策略及研究進展[J]. 梅承,范碩,楊紅. 微生物學報. 2018(06)
[6]苗木龜蠟蚧殼蟲和角蠟蚧殼蟲防治技術[J]. 李廣遠,呂際成,李玉霞. 河南農(nóng)業(yè). 2017(31)
[7]昆蟲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功能及應用[J]. 張振宇,圣平,黃勝威,趙永順,張宏宇. 生物資源. 2017(04)
[8]耐低溫木質(zhì)纖維素降解菌群的富集培養(yǎng)及其種群結(jié)構分析[J]. 羅立津,萬立,陳宏,溫翠蓮,徐福樂,賈緯,聶毅磊,袁紅莉.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6)
[9]蚜蟲初級內(nèi)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研究進展[J]. 劉琳,黃曉磊,喬格俠. 應用昆蟲學報. 2013(05)
[10]草履蚧常用防治方法優(yōu)缺點淺談[J]. 陶佃五. 安徽林業(yè)科技. 2012(03)
博士論文
[1]暗黑鰓金龜不同發(fā)育階段腸道微生物及糖苷水解酶多樣性研究[D]. 圣平.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2]多尺度解譯木質(zhì)纖維生物質(zhì)天然抗降解屏障[D]. 馬建鋒.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褐紋甘蔗象腸道菌群的結(jié)構及其對宿主營養(yǎng)分配的影響[D]. 方亞.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6
[2]山羊瘤胃中降解單寧的細菌的分離、篩選及鑒定[D]. 秦紅玉.廣西大學 2012
[3]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腸道單寧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單寧酶酶學性質(zhì)研究[D]. 周倩.揚州大學 2009
[4]柿樹—日本龜蠟蚧—天敵之間的化學信息聯(lián)系[D]. 楊新根.山西大學 2006
[5]一株枯草芽孢桿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質(zhì)的研究[D]. 魯小城.浙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878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4878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