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先導的導電與傳輸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1-09-12 10:26
閃電先導的傳播特性是影響放電強度的重要因素,對深入研究放電過程的物理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利用高速攝譜儀在青海記錄的十一次云對地閃電發(fā)展過程的光譜資料和光學圖片,計算了閃電先導通道尖端的二維傳輸速度、溫度和電導率;分析了七個梯級先導、兩個直竄梯級先導和四個直竄先導通道的二維傳輸速度的變化特征,并進一步研究了其傳播速度與通道導電性和傳播方向的相關性。研究發(fā)現(xiàn),直竄先導的光譜譜線強度強于梯級先導過程的譜線強度,由此定性的推斷出直竄先導通道的溫度和電導率大于梯級先導。我們所計算的三個閃電梯級先導的通道溫度在1.50-1.53×104K,電導率為3.83-4.87×103S/m,傳輸速度的范圍為1.89-6.84×105m/s。而直竄梯級先導通道尖端的二維速度,溫度,電子密度和電導率均比梯級先導的高,但略低于直竄先導。直竄先導頭部的溫度比梯級先導的溫度平均高約7100 K,電子密度高平均約2個數(shù)量級,電導率平均比梯級先導大0.74×104S/m,相應的二維速度比梯級先導的大一個數(shù)量級。另外,在先導通道遇到結點或...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波段的閃電放電光譜,(a)紫外波段;(b)可見波段;(c)近紅外波段
閃電
云閃和地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ropagation of positive, negative, and recoil leaders in upward lightning flashes[J]. XiuShu Qie,ShanFeng Yuan,HongBo Zhang,RuBin Jiang,ZhiJun Wu,MingYuan Liu,ZhuLing Sun,YunJiao Pu,JinLiang Li,Abhay Srivastava,ZiLong Ma,GaoPeng L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9(02)
[2]多接地閃電的發(fā)展特征[J]. 樊斌,袁萍,王雪娟,趙陽,岑建勇,蘇延玲.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07)
[3]正地閃過程放電通道的特征參數(shù)[J]. 袁萍,蘇延玲,樊斌,王雪娟.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3)
[4]雷電先導放電通道內電場和電荷的分布特征[J]. 萬浩江,魏光輝,陳亞洲,王琳. 中國艦船研究. 2015(02)
[5]多回擊負地閃先導通道的輻射和光學特征[J]. 余海,張廣庶,李亞珺,王彥輝,武斌,張榮,呂偉濤. 高原氣象. 2013(03)
[6]廣州地區(qū)地閃放電過程的觀測及其特征分析[J]. 張義軍,呂偉濤,張陽,鄭棟,周方聰. 高電壓技術. 2013(02)
[7]一次人工觸發(fā)閃電上行正先導的傳輸特征[J]. 王彩霞,郄秀書,蔣如斌,楊靜. 物理學報. 2012(03)
[8]峰值電流達幾千安量級的閃電M分量放電特征及機理探討[J]. 蔣如斌,郄秀書,王彩霞,楊靜,張其林,劉明遠,王俊芳,劉冬霞,潘倫湘. 物理學報. 2011(07)
[9]云閃放電通道內的粒子密度及分布特征[J]. 王杰,袁萍,郭鳳霞,郄秀書,歐陽玉花,張義軍. 地球物理學報. 2010(06)
[10]華北一次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中的閃電活動特征及其與雷暴動力過程的關系研究[J]. 劉冬霞,郄秀書,馮桂力. 大氣科學. 2010(01)
本文編號:3394059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波段的閃電放電光譜,(a)紫外波段;(b)可見波段;(c)近紅外波段
閃電
云閃和地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ropagation of positive, negative, and recoil leaders in upward lightning flashes[J]. XiuShu Qie,ShanFeng Yuan,HongBo Zhang,RuBin Jiang,ZhiJun Wu,MingYuan Liu,ZhuLing Sun,YunJiao Pu,JinLiang Li,Abhay Srivastava,ZiLong Ma,GaoPeng L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9(02)
[2]多接地閃電的發(fā)展特征[J]. 樊斌,袁萍,王雪娟,趙陽,岑建勇,蘇延玲.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07)
[3]正地閃過程放電通道的特征參數(shù)[J]. 袁萍,蘇延玲,樊斌,王雪娟.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3)
[4]雷電先導放電通道內電場和電荷的分布特征[J]. 萬浩江,魏光輝,陳亞洲,王琳. 中國艦船研究. 2015(02)
[5]多回擊負地閃先導通道的輻射和光學特征[J]. 余海,張廣庶,李亞珺,王彥輝,武斌,張榮,呂偉濤. 高原氣象. 2013(03)
[6]廣州地區(qū)地閃放電過程的觀測及其特征分析[J]. 張義軍,呂偉濤,張陽,鄭棟,周方聰. 高電壓技術. 2013(02)
[7]一次人工觸發(fā)閃電上行正先導的傳輸特征[J]. 王彩霞,郄秀書,蔣如斌,楊靜. 物理學報. 2012(03)
[8]峰值電流達幾千安量級的閃電M分量放電特征及機理探討[J]. 蔣如斌,郄秀書,王彩霞,楊靜,張其林,劉明遠,王俊芳,劉冬霞,潘倫湘. 物理學報. 2011(07)
[9]云閃放電通道內的粒子密度及分布特征[J]. 王杰,袁萍,郭鳳霞,郄秀書,歐陽玉花,張義軍. 地球物理學報. 2010(06)
[10]華北一次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中的閃電活動特征及其與雷暴動力過程的關系研究[J]. 劉冬霞,郄秀書,馮桂力. 大氣科學. 2010(01)
本文編號:3394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940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