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紅海灘濕地菌群多樣性的時空分布及嗜鹽菌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11:27
作為極端環(huán)境中常見的微生物,嗜鹽菌存在于高鹽湖泊濕地等環(huán)境下。近年來,隨新的嗜鹽菌不斷分離,對其功能的探索也在同步開展。而對于嗜鹽菌的系統(tǒng)研究,是揭示其調節(jié)高鹽濕地功能、改善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基礎。盤錦濕地占地面積約31.5萬公頃,為高鹽堿地帶,其土地含鹽量較高,同時,其對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調節(jié)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圍繞盤錦濕地嗜鹽菌的構成進行系統(tǒng)研究,是全面揭示該濕地生態(tài)活性的重要切入點。基于此,本研究以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法、16s RNA測序法對盤錦濕地嗜鹽微生物開展了研究和分析,并通過比較濕地不同植物微生物的生活的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種群結構以及相關理化性質在不同季節(jié)和不同深度下進行了探索,獲得主要結論如下:(1)在4月、7月和11月堿蓬覆蓋下的土壤含水量整體上都大于蘆葦,且蘆葦和堿蓬土壤下的含水量呈現(xiàn)出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而空白對照下未表現(xiàn)出明顯變化趨勢。由于降水等原因,三個月份中,蘆葦及堿蓬下的土壤在7月含水量最高、4月次之而11月最低。該地區(qū)土壤呈堿性,pH值基本在7.9-9之間,在7月份時土壤的pH值最低。堿蓬植物下的土壤鹽度在176.20-341.50...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圖
不同季節(jié)土壤樣品的含水量變化
不同季節(jié)土壤樣品的pH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絲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結構的時空變化特征[J]. 趙夢賽,欒亞寧,戴偉,王兵,喬紅雍.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9(06)
[2]基于16S rDNA測序對茶園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研究[J]. 楊廣容,馬燕,蔣賓,馬會杰,謝瑾,呂才有,李永梅. 生態(tài)學報. 2019(22)
[3]外源Ca2+和K+作用下河口區(qū)堿蓬水質凈化效果和耐鹽堿提高機制[J]. 吳丹,孫萍,陳廣琳,陳友媛,彭昌盛. 環(huán)境科學. 2019(12)
[4]滇西北高原濕地植物凋落物在不同分解界面的質量衰減及其微生物驅動[J]. 閆鵬飛,展鵬飛,王行,劉振亞,張曉寧,張贇,肖德榮. 西北植物學報. 2019(04)
[5]察爾汗鹽湖嗜鹽菌CEH-ST79對馬鈴薯干腐病的抑制活性及鑒定[J]. 他永全,沈碩. 青海大學學報. 2018(06)
[6]盤錦蘆葦濕地土壤熱通量變化特征研究[J]. 呂國紅,王笑影,賈慶宇,溫日紅,謝艷兵.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6)
[7]一株極端耐鹽菌的分離鑒定及特性[J]. 樊霆,伍玲麗,李云云,劉亞樓,劉如,葉文玲,陳海燕,潘丹丹.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8(10)
[8]基于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和M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恩施地區(qū)臘肉的細菌多樣性[J]. 董蘊,王玉榮,王堯,廖華,趙慧君,郭壯. 肉類研究. 2018(10)
[9]堿蓬根系嗜鹽耐鹽真菌的分離與鑒定[J]. 吳曰福,顧愛星,王洪凱.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8(04)
[10]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微生物驅動的氮循環(huán)研究進展[J]. 楊雪琴,連英麗,顏慶云,賀志理. 微生物學報. 2018(04)
博士論文
[1]大慶鹽堿土可培養(yǎng)嗜鹽細菌與古菌多樣性及多相分類研究[D]. 王爽.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1
[2]中度嗜鹽菌BYS-1(Halomonas sp.)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耐鹽相關基因的克隆[D]. 洪青.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盤錦濕地微生物多樣性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D]. 趙思宇.沈陽師范大學 2019
[2]張家口天漠沙土中嗜鹽和耐鹽細菌多樣性及產胞外酶特征[D]. 楊玉婷.吉首大學 2018
[3]種植不同耐鹽植物對鹽漬化土壤理化和生物學性質的影響[D]. 曾玉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4]遼河口濕地微生物生態(tài)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D]. 尹寧寧.中國海洋大學 2011
[5]中度嗜鹽細菌和極端嗜鹽古菌的分離與鑒定[D]. 江南.汕頭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32989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圖
不同季節(jié)土壤樣品的含水量變化
不同季節(jié)土壤樣品的pH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絲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結構的時空變化特征[J]. 趙夢賽,欒亞寧,戴偉,王兵,喬紅雍.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9(06)
[2]基于16S rDNA測序對茶園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研究[J]. 楊廣容,馬燕,蔣賓,馬會杰,謝瑾,呂才有,李永梅. 生態(tài)學報. 2019(22)
[3]外源Ca2+和K+作用下河口區(qū)堿蓬水質凈化效果和耐鹽堿提高機制[J]. 吳丹,孫萍,陳廣琳,陳友媛,彭昌盛. 環(huán)境科學. 2019(12)
[4]滇西北高原濕地植物凋落物在不同分解界面的質量衰減及其微生物驅動[J]. 閆鵬飛,展鵬飛,王行,劉振亞,張曉寧,張贇,肖德榮. 西北植物學報. 2019(04)
[5]察爾汗鹽湖嗜鹽菌CEH-ST79對馬鈴薯干腐病的抑制活性及鑒定[J]. 他永全,沈碩. 青海大學學報. 2018(06)
[6]盤錦蘆葦濕地土壤熱通量變化特征研究[J]. 呂國紅,王笑影,賈慶宇,溫日紅,謝艷兵.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6)
[7]一株極端耐鹽菌的分離鑒定及特性[J]. 樊霆,伍玲麗,李云云,劉亞樓,劉如,葉文玲,陳海燕,潘丹丹.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8(10)
[8]基于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和M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恩施地區(qū)臘肉的細菌多樣性[J]. 董蘊,王玉榮,王堯,廖華,趙慧君,郭壯. 肉類研究. 2018(10)
[9]堿蓬根系嗜鹽耐鹽真菌的分離與鑒定[J]. 吳曰福,顧愛星,王洪凱.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8(04)
[10]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微生物驅動的氮循環(huán)研究進展[J]. 楊雪琴,連英麗,顏慶云,賀志理. 微生物學報. 2018(04)
博士論文
[1]大慶鹽堿土可培養(yǎng)嗜鹽細菌與古菌多樣性及多相分類研究[D]. 王爽.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1
[2]中度嗜鹽菌BYS-1(Halomonas sp.)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耐鹽相關基因的克隆[D]. 洪青.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盤錦濕地微生物多樣性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D]. 趙思宇.沈陽師范大學 2019
[2]張家口天漠沙土中嗜鹽和耐鹽細菌多樣性及產胞外酶特征[D]. 楊玉婷.吉首大學 2018
[3]種植不同耐鹽植物對鹽漬化土壤理化和生物學性質的影響[D]. 曾玉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4]遼河口濕地微生物生態(tài)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D]. 尹寧寧.中國海洋大學 2011
[5]中度嗜鹽細菌和極端嗜鹽古菌的分離與鑒定[D]. 江南.汕頭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32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23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