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黃沙坪鎢鉬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過程探討
本文選題:矽卡巖礦物 切入點:花崗斑巖 出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黃沙坪多金屬礦床位于湖南省桂陽縣境內(nèi),是南嶺成礦帶上重要的矽卡巖型鎢鉬多金屬礦床。本文對其區(qū)域地質、礦床地質、花崗斑巖巖石學特征、巖石地球化學以及礦物學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地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成礦過程探討。研究表明:1.黃沙坪花崗斑巖屬于亞堿性花崗巖系列。巖石中輕稀土略富集,Eu負異常明顯,輕重稀土分異明顯,為右傾型稀土配分模式;微量元素富集U、Pb、Th等高場強元素,巖漿巖屬于殼源、A型花崗巖,是板內(nèi)非造山環(huán)境局部伸展-減薄導致地殼重熔的產(chǎn)物;◢彴邘r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為160.7±1.1Ma,指示黃沙坪花崗斑巖體成巖時代為晚侏羅世,與前人獲得的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153.8±4.8 Ma等成礦年齡對比分析后認為:矽卡巖W、Mo成礦作用與黃沙坪花崗斑巖體成巖作用近同時發(fā)生。2.依據(jù)矽卡巖產(chǎn)出狀態(tài)、礦物共生組合和礦石的巖相學特征、金屬硫化物種類和成分,將黃沙坪多金屬礦床成礦分為矽卡巖期和石英-硫化物期,矽卡巖期又分為早期矽卡巖階段和退化蝕變階段,石英-硫化物期又分為早期硫化物階段和晚期硫化物階段。3.矽卡巖礦物主要包括石榴石、輝石、符山石、角閃石、綠簾石、綠泥石等,石榴石屬于鈣鐵榴石-鈣鋁榴石系列,并且由鈣鋁榴石向鈣鐵榴石演化;鈣鐵榴石的震蕩環(huán)帶記錄了熱液系統(tǒng)中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兩類石榴石中普遍含Sn,但鈣鐵榴石中Sn的含量要明顯高于鈣鋁榴石。輝石為透輝石-鈣鐵輝石系列,由內(nèi)接觸帶向外接觸帶,輝石中Fe和Mn的含量逐漸升高;角閃石為鐵淺閃石和鐵韭閃石;礦石礦物主要包括白鎢礦、磁鐵礦、輝鉬礦、輝鉍礦、錫石、閃鋅礦、方鉛礦等;4.矽卡巖礦物組合特征表明,成礦流體至少經(jīng)歷了兩次氧化還原性質的轉變;輝石中的Mn/Fe值反映了黃沙坪多金屬礦床W(Sn)-Mo-Bi→Fe→Zn-Pb的礦化分帶及多金屬成礦的特點。
[Abstract]:The Huangshaping polymetallic deposit, located in Guiy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skarn type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Rock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ore-forming process of Huangshaping granitic porphyry belongs to the subalkaline granite se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process of Huangshaping granitic porphyry belongs to the subalkaline granite series. The magmatic rocks belong to the crust-source A-type granite. The zircon U-Pb isotopic age of granitic porphyry is 160.7 鹵1.1 Ma, indicating that the Huangshaping granitic porphyry was late Jurassic.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Os isochron age of molybdenum ore obtained by predecessors (153.8 鹵4.8 M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f skarn Wimo and Huangshaping granitic porphyry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2.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state of skarn,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 of skarn and the diagenesis of Huangshaping granitic porphyry occur at the same time. Mineral symbiotic assemblage and litho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ores, types and composition of metallic sulphide, the metallogeny of Huangshaping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divided into skarn period and quartz-sulfide stage, skarn stage is divided into early skarn stage and degenerative alteration stage. Quartz-sulphide stage is divided into early sulphide stage and late sulphide stage .3.skarn minerals mainly include garnet, pyroxene, amurenite, hornblende, green curtain, chlorite, etc. The chang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is recorded in the oscillatory zone of the calcareous garnet, and the change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is recorded. The contents of Sn in the two kinds of garnet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alcium aluminite. The content of Fe and mn in the pyroxene is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inner contact zone to the external contact zone, which is a series of diopside and calciferopyroxene. Hornblende consists of amphibole and leeblende, and ore minerals mainly include scheelite, magnetite, molybdenum, bismuth, cassiterite, sphalerite, galena and so on. The ore-forming fluid underwent at least two redox changes, and the Mn/Fe value in the pyroxene reflected the wnn Sn-Mo-Bi of the Huangshaping polymetallic deposit. 鈫扚e. 鈫扵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zoning and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 Zn-Pb.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61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芬蘭發(fā)現(xiàn)一大型多金屬礦床[J];世界采礦快報;1993年21期
2 王永慧;加拿大發(fā)現(xiàn)新的多金屬礦床[J];有色冶煉;1997年04期
3 楊武斌;羅勇;單強;牛賀才;于學元;;內(nèi)蒙古巴爾哲稀有稀土多金屬礦床特征[J];礦物學報;2009年S1期
4 蘇宏志;;也談多金屬礦床的經(jīng)濟評價問題[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1980年01期
5 李澤臨;;關于多金屬礦床綜合評價的問題——并與張玉清同志商討[J];有色金屬(采礦部分);1976年01期
6 李公照;;各國多金屬礦床的開發(fā)[J];國外采礦技術快報;1987年18期
7 李有禹,陳淑珍;湘西北地區(qū)鎳鉬多金屬礦床的成因歸屬[J];湖南地質;1994年02期
8 毛景文,裴榮富,,李紅艷,王平安;柿竹園超大型鎢多金屬礦床形成的幾個異常因素芻議[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訊;1994年02期
9 毛景文,李紅艷,王登紅,彭聰;華南地區(qū)中生代多金屬礦床形成與地幔柱關系[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1998年02期
10 吳志軍;江西德興銀山多金屬礦床穩(wěn)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於崇文;岑況;龔慶杰;徐德義;王玉榮;沈鏞立;陸琦;;柿竹園超大型鎢-多金屬礦床的成礦復雜性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戴塔根;龍永珍;張起鉆;胡斌;;桂西鋁-多金屬礦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初步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葉暉;魏全民;陳建設;;西藏甲馬銅鉛多金屬礦床成因探討[A];第八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楊超群;;超大型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床形成的地質-地球化學條件[A];中國地質科學院宜昌地質礦產(chǎn)研究所文集(18)[C];1992年
5 孔令補;孫忠和;;甘肅白銀廠小鐵山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訂本)[C];1984年
6 張富鐵;汪禮明;;大寶山多金屬礦床硫、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A];第二屆全國成礦理論與找礦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宋叔和;;黃鐵礦型銅和多金屬礦床 世界范圍內(nèi)一些主要礦帶和礦床類型的對比及研究趨勢[A];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8 毛景文;李紅艷;宋學信;王登紅;張景凱;;湖南柿竹園鎢錫鉬鉍多金屬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二——“十五”地質行業(yè)獲獎成果資料匯編[C];2006年
9 馬思根;何明勤;;貴州從江地虎銅金多金屬礦床銅和鐵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10 楊濤;宋忠寶;李智明;陳向陽;彭中發(fā);曹德智;;青海它溫查漢西鐵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模式[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1西北地區(qū)重要成礦帶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突破分會場[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祝漢國 馬文軍 記者 常世榮;沽源開發(fā)特大型鈾鉬多金屬礦床[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2 通訊員 湯麗玲 特約記者 王路闊;多金屬礦床異常結構模型技術流程建立[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3 樊廣月 李海濤;武警黃金四支隊新近探明8萬噸多金屬富礦[N];解放軍報;2009年
4 本報通訊員 龍中平;黃沙坪鉛鋅礦——南嶺明珠[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王家華;銀山:一串珍珠般的出奇故事[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廖建華 葉龍斌 譚志文;地面的收獲[N];郴州日報;2011年
7 映平 澤鍵 勝昔;南嶺明珠耀三湘[N];郴州日報;2008年
8 劉非小 范軍威;湖南黃沙坪鉛鋅礦區(qū)屢遭盜挖哄搶[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9 通訊員 袁福政;黃沙坪礦先進性教育活動有特色[N];郴州日報;2005年
10 通訊員 譚映平 汪響良;黃沙坪鉛鋅礦50年寫就輝煌[N];郴州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歡;個舊超大型錫多金屬礦床地球化學及成因[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2 李關清;西藏扎西康銻硫鹽多金屬礦床成礦機制與區(qū)域成礦潛力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王磊;粵北大寶山鉬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前景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4 葉水盛;綜合信息礦產(chǎn)預測系統(tǒng)在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東南部多金屬礦床密集區(qū)預測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來守華;湖南香花嶺錫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6 談樹成;個舊錫-多金屬礦床成礦系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7 孫興國;內(nèi)蒙古龍頭山Ag-Pb-Zn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及找礦模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
8 司榮軍;云南省富樂分散元素多金屬礦床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9 董方瀏;云南巍山—永平礦化集中區(qū)銅金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及成礦潛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如;黑龍江寶山銅鉬多金屬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宋立強;崤山礦集區(qū)金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大比例尺成礦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楊春鵬;江西蓮花芯銅鉬多金屬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zhí)K坤;藏南扎西康銻多金屬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5 陳賢;黑龍江翠宏山鐵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6 楚春光;黑龍江省鐵力地區(qū)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學;2016年
7 徐榮;滇西鎮(zhèn)康蘆子園Pb-Zn-Fe多金屬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8 董鵬;滇西南蘆子園Pb-Zn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9 施珂;皖南伏嶺地區(qū)鎢—多金屬礦床成巖成礦作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李壯;西藏列廷岡鐵多金屬礦床礦物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35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63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