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火山盆地流紋英安巖及碎斑熔巖磁組構研究
本文關鍵詞:相山火山盆地流紋英安巖及碎斑熔巖磁組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相山 火山盆地 流紋英安巖 碎斑熔巖 磁化率各向異性 火山口
【摘要】:相山火山盆地位于贛-杭構造火山巖鈾多金屬成礦帶西南段,是世界第三大火山巖型鈾成礦區(qū),并且深部伴有Pb-Zn-Ag礦化。該礦區(qū)賦礦圍巖主要是早白堊世流紋英安巖及碎斑熔巖,并伴隨有一部分的前寒武紀變質巖及中生代花崗斑巖,其研究歷史有60余年,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地質資料。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爭論也從未間斷。爭論的焦點之一是:相山火山盆地有幾個火山通道?打鼓頂期與鵝湖嶺期火山通道間是否有繼承關系?本文選取相山火山盆地中廣泛分布的流紋英安巖和碎斑熔巖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系統(tǒng)的巖石磁學和磁組構研究,以探討相山盆地中的古火山通道相關問題。取得的主要認識和成果如下:(1)無論是流紋英安巖還是碎斑熔巖,它們都有高的磁化率(Km),多數集中在(1000-3000)×10-6SI;K-T曲線和磁滯回線表明,流紋英安巖主要的磁礦物為磁鐵礦和磁赤鐵礦(或者磁黃鐵礦),含部分硫化物及鈦鐵礦物;碎斑熔巖的磁礦物基本為磁鐵礦,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及鈦鐵礦物。多數的樣品都表現出扁平的磁化率量值橢球體(T0),以及相對低的Hc及Mrs/Ms比值(0.07-0.3)。粒徑分布上,流紋英安巖和碎斑熔巖均以PSD(假單疇)到MD(多疇)為主,但部分樣品中含有SP(超順磁)顆粒。(2)相山火山盆地中無論是流紋英安巖還是碎斑熔巖,其磁化率各向異性度(Pj)并沒有隨著磁化率值(Km)的增加而增加,并且Pj值多數集中在1.01-1.04之間,反映熔巖形成之后并沒有受到構造作用的影響,相山地區(qū)磁組構數據能有效反映巖漿的流動方向。(3)研究區(qū)的流紋英安巖以湖溪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的流紋英安巖絕大多數表現出低角度或者近水平NW-SE方向的磁線理,西部的流紋英安巖則表現出NNE-SSW方向的磁線理,可能反映其火山口位于鄒家山鈾礦床南側的書塘附近,但是并不能排除相山頂為其火山通道的可能性。碎斑熔巖的磁線理方向變化較大,這種變化很可能與多個火山口及其分布位置有關:從相山頂到湖溪鎮(zhèn)的大面積碎斑熔巖的磁線理呈現NWW-SEE向,游坊-響石線路的碎斑熔巖的磁線理為近NE-SW向。結合鉆孔及MT資料,這指示相山頂為一火山口;如意亭南側500-1500米地區(qū)的碎斑熔巖12個采點的磁線理呈環(huán)狀,指示火山口的存在;相山頂東側、南側的刁源及堆上地區(qū)的碎斑熔巖的采點磁線理呈近環(huán)狀,表明兩處亦存在火山口。總體來看,相山頂為碎斑熔巖主火山口,其周圍分別有4個規(guī)模相對小的火山口。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587;P619.1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張萬良;李子穎;;相山“流紋英安巖”單顆粒鋯石U-Pb年齡及地質意義[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7年01期
2 楊水源;蔣少涌;姜耀輝;趙葵東;范洪海;;江西相山流紋英安巖和流紋英安斑巖鋯石U-Pb年代學和Hf同位素組成及其地質意義[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0年08期
3 周春景;胡道功;Barosh P J;吳珍漢;張永清;耿建珍;郝爽;倪晉宇;張耀玲;;東昆侖三道灣流紋英安斑巖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力學學報;2010年01期
4 章人駿;;野外鑒別礬石礦方法[J];地質論評;1951年02期
5 張德志;郭福生;周萬蓬;謝財富;劉林清;周佐民;;江西潭港流紋英安巖LA-ICP-MS鋯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學特征[J];中國地質;2014年03期
6 戴傳固;王敏;陳建書;王雪華;盧定彪;彭成龍;;黔桂交界龍勝地區(qū)玄武巖-流紋英安巖組合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通報;2012年09期
7 Н.А.Титаева;А.И.Попяков;Ю.Б.Эорнина;張守本;;釷-鈾比值作為冰島流紋-玄武巖系火山巖同源巖漿的標志[J];國外鈾礦地質;1984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哲;相山火山盆地流紋英安巖及碎斑熔巖磁組構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300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0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