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域無單元逆時偏移
本文關鍵詞:頻率域無單元逆時偏移
【摘要】:在地震勘探領域中,波場模擬和偏移成像,作為勘探地震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越來越受到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關注。最常用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為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然而它們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之處,本文介紹了一種用于地震波場模擬和逆時偏移成像的頻率域無單元方法。在此之前,時間域無單元方法已經(jīng)成功的應用于地震波數(shù)據(jù)處理領域并且充分顯示了它的優(yōu)勢:節(jié)點之間沒有固定的單元,使無單元方法比有限元方法更加的靈活:同時能夠處理更加復雜的問題,例如不規(guī)則表面問題:由于使用了滑動最小二乘近似方法,使得變量以及變量的導數(shù)有著很好的連續(xù)性和光滑性:即使在低階基函數(shù)的情況下,無單元方法依然有著很高的精度和分辨率。然而,巨大的計算耗時限制了時間域無單元方法的應用范圍。為了提高計算時間效率,我們提出了一種頻率域無單元方法。和時間域的傳播算子不同,頻率域無單元方法通過求解矩陣方程來計算單頻波場。由于沒有時間迭代,也就沒有累積誤差,因此有著更好的穩(wěn)定性。由于震源的波譜分布特性,我們只需計算一部分頻率的波場即可,這就有效的降低了計算量。各個頻率之間相互獨立的特性,使得各個頻率之間的并行非常容易實現(xiàn),成倍的加快計算速度。頻率域算法的特性,使得我們可以同時計算多炮數(shù)據(jù)的單頻波場。本文詳細介紹了無單元方法的基本理論,介紹了基函數(shù)、影響域、權函數(shù)的概念和常用形式以及近似解的構造方式。在無單元方法應用于聲波方程的公式推導中,分別使用了變分方法和伽遼金方法并對兩種方法進行了對比。由于頻率域的獨特性質(zhì),頻率域和時間域的波場模擬算法的差別很大,其中邊界條件的影響尤為重要。為了消除人工邊界的影響,本文測試了頻率域幾種邊界條件的吸收效果,兼顧效果和編程的便捷性,選擇了 PML邊界條件。頻率域算法通過求解頻率域控制方程得到單頻波場,因此需要求解大型稀疏矩陣方程,本文討論了直接求解器和迭代求解器各自的優(yōu)缺點,分析了我們選擇直接求解器的原因。得到單頻波場之后,通過傅里葉反變換,可以由單頻波場得到時間域波場;通過頻率域的互相關成像條件,可以得到頻率域成像結果。在頻率域無單元方法的理論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充分的數(shù)值測試,文中給出了一些數(shù)值算例,包括層狀結構的頻率域模擬結果、2D SEG/EAGE和Marmousi模型的頻率域成像結果,這些算例充分說明了頻率域無單元方法在波場模擬和偏移成像方面都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效果。在成像效果保證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內(nèi)存和時間效率分析。通過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來節(jié)約內(nèi)存并加快計算速度:利用頻率域算法的特點和直接求解器的原理來同時計算正、反傳波場而不會產(chǎn)生干擾,也可以同時計算多炮數(shù)據(jù)偏移結果;通過并行加速算法來提高時間效率。在內(nèi)存效率相同的情況下,頻率域無單元方法的時間效率是時間域無單元方法的幾十倍。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631.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光明 ,吳律 ,邵紐倫;頻率域偏移[J];石油物探;1981年04期
2 李學圣;變傾角頻率域磁極轉(zhuǎn)換方法探討[J];桂林冶金地質(zhì)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3 范美寧,孫運生;頻率域中的歐拉方程[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楊寶俊;頻率域中有限元素法的探討[J];長春地質(zhì)學院學報;1986年04期
5 昌彥君,張桂青;電磁場從頻率域轉(zhuǎn)換到時間域的幾種算法比較[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5年03期
6 戰(zhàn)克,朱寶漢;均勻大地上頻率域中梯裝置的電磁耦合[J];物探與化探;1981年01期
7 陳遵德;頻率域中的小波變換方法[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4年03期
8 Einar Maeland ,三石;空間-頻率域三維帶限外推算子的構成[J];石油物探譯叢;1994年04期
9 阮百堯;王有學;;三維地形頻率域人工源電磁場的邊界元模擬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5期
10 徐志鋒;胡文寶;;層狀大地頻率域接地單電極激發(fā)的電磁場[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煥軍;林年添;郝繼杰;孫劍;劉建龍;;時間—頻率域的極化分析及其應用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曹思遠;牟永光;;時間-頻率域分析綜述[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3 王博;雷軍;;頻率域信號分離設計及其在環(huán)境振動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專題論文集[C];2013年
4 許琨;;頻率域最小二乘反演[A];工程地質(zhì)力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暨工程地質(zhì)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阮百堯;村上裕;徐世浙;;三維地形頻率域垂直磁偶極子場邊界元模擬方法[A];200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六屆年會論文集[C];2000年
6 阮百堯;;三維地形頻率域人工源電磁場的邊界元模擬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曹書紅;陳景波;;聲波方程頻率域高精度正演的17點格式及數(shù)值實現(xiàn)[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油氣資源研究室[C];2013年
8 張歡;李小凡;;基于信賴域理論的頻率域地震全波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紀曉琳;王萬銀;;頻率域偶層位曲面位場處理和轉(zhuǎn)換方法試驗研究[A];陜西地球物理文集(十)--資源與災害地球物理[C];2011年
10 焦靈秀;劉元龍;柳曉嵐;孫海明;;頻率域二維重力位場歸一化總梯度法初探[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紀曉琳;頻率域等效源曲面位場數(shù)據(jù)處理和轉(zhuǎn)換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李文杰;頻率域航空電磁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8年
3 高鳳霞;頻率域波動方程多參數(shù)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昊;二維頻率域聲波方程正演模擬及其全波形反演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2 強小冬;頻率域無單元逆時偏移[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3 苗廣文;頻率域自適應濾波技術及其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4 周道卿;頻率域航空電磁資料實用化處理解釋系統(tǒng)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6年
5 周聰;頻率域全波場有限差分數(shù)值模擬及特征分析[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2年
6 王小青;基于MPI+CUDA的頻率域二維波形正反演并行算法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2年
7 胡涂;探地雷達2.5D頻率域數(shù)值模擬[D];中南大學;2014年
8 邱之云;頻率域直立六面體重、磁異常正演問題[D];長安大學;2007年
9 孫東明;頻率域航空電磁法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荊磊;頻率域一維井地電磁快速正演方法技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86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8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