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阻擋空氣放電等離子體(DBD)處理揮發(fā)性有機物苯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介質阻擋空氣放電等離子體(DBD)處理揮發(fā)性有機物苯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 DBD處理技術 生物毒性評價 DBD協(xié)同技術 ACF及ACF/TiO_2
【摘要】: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來源廣泛,是形成“霧霾”的主要前體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直接與間接的危害,研發(fā)高效的處理技術與裝置成為工程界關注的焦點。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無選擇性、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本課題采用DBD等離子體技術,以苯作為目標污染物,系統(tǒng)地探討了能量輸入密度(SIE)、苯初始濃度及放電區(qū)長度對苯處理效果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尾氣中苯濃度隨SIE的增加或放電區(qū)長度的增加而降低;當苯初始濃度增大時,苯降解率隨之下降。同時借助尾氣吸收液對小球藻的脅迫效應,系統(tǒng)探討了排放尾氣的生態(tài)綜合毒性,結果表明DBD等離子體降解苯產生的多種副產物具有較強的綜合毒性,甚至超過未處理的含苯廢氣,同時不同放電條件產生的TVOC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生物綜合毒性。在此基礎上,將DBD低溫等離子體與ACF/TiO_2分別在放電區(qū)和后端進行耦合,并與ACF進行對比,進一步探討DBD等離子體協(xié)同技術處理苯的效果及中間產物構成特點,為DBD等離子體協(xié)同技術的研發(fā)奠定實驗基礎。在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時,電源輸入電壓為28V,ACF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效果最好;電源輸入電壓為18V,ACF/TiO_2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效果最好;而電源輸入電壓為23V時,兩種實驗條件對苯的處理效果相似。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時,電源輸入電壓為18V、23V時,苯去除效果比ACF及ACF/TiO_2置于放電區(qū)后端好,但是在電源輸入電壓為28V時,ACF及ACF/TiO_2置于放電區(qū)域內處理苯的效果較差,這是因ACF及ACF/TiO_2在放電區(qū)域內發(fā)生了燒蝕導致的。通過對氣相反應中間產物(如O_3、NOx、有機酸等)及ACF與ACF/TiO_2解析液組分的測定,發(fā)現(xiàn)裝填在DBD反應器中的ACF及ACF/TiO_2表面沉積的大量副產物是導致苯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并探討了苯的有關降解機理。
【關鍵詞】: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 DBD處理技術 生物毒性評價 DBD協(xié)同技術 ACF及ACF/TiO_2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70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24
- 1.1 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概述9-11
- 1.1.1 VOCs定義、來源及危害9
- 1.1.2 VOCs控制技術9-11
- 1.2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廢氣的研究現(xiàn)狀11-15
- 1.2.1 等離子概述11
- 1.2.2 低溫等離子體降解VOCs的原理11-12
- 1.2.3 低溫等離子體降解VOCs的研究現(xiàn)狀12-15
- 1.3 低溫等離子體為主體的復合技術處理廢氣的研究進展15-17
- 1.3.1 催化協(xié)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15-16
- 1.3.2 吸附(吸收)協(xié)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16-17
- 1.3.3 生化協(xié)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17
- 1.4 課題研究目的與內容17-19
- 1.4.1 研究目的17
- 1.4.2 主要研究內容及研究技術路線17-19
- 本章參考文獻19-24
- 第二章 DBD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含苯廢氣24-46
- 2.1 實驗部分24-29
- 2.1.1 實驗裝置24-25
- 2.1.2 實驗方法25-26
- 2.1.3 測定指標與分析方法26-28
- 2.1.4 實驗儀器和試劑28-29
- 2.2 結果與討論29-42
- 2.2.1 能量輸入密度(SIE)對苯降解效果的影響29-30
- 2.2.2 苯初始濃度對苯降解效果的影響30-31
- 2.2.3 反應器放電區(qū)長度對苯降解效果的影響31-33
- 2.2.4 反應器結構及操作條件對反應活性物種及副產物的影響33-39
- 2.2.5 尾氣綜合毒性的評價39-41
- 2.2.6 介質阻擋空氣放電等離子體技術降解苯可能機理探討41-42
- 2.3 本章小結42-44
- 本章參考文獻44-46
- 第三章 協(xié)同DBD技術處理含苯廢氣46-69
- 3.1 引言46-47
- 3.2 實驗部分47-48
- 3.2.1 實驗裝置47
- 3.2.2 實驗方法47-48
- 3.2.3 實驗材料與試劑48
- 3.3 結果與討論48-67
- 3.3.1 ACF和ACF/TiO_2吸附含苯氣流的穿透曲線48-49
- 3.3.2 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49-57
- 3.3.2.1 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DBD處理效果對比49-53
- 3.3.2.2 放電區(qū)外協(xié)同催化兩種材料解析液的組分分析與對比.453.3.3 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53-57
- 3.3.3 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協(xié)同DBD處理含苯廢氣57-66
- 3.3.3.1 ACF及ACF/TiO_2放電區(qū)協(xié)同DBD處理效果對比57-61
- 3.3.3.2 放電區(qū)協(xié)同催化兩種材料解析液的組分分析與對比61-64
- 3.3.3.3 放電區(qū)活性炭纖維的燒蝕現(xiàn)象64-66
- 3.3.4 ACF再生后處理含苯廢氣的研究66-67
- 3.4 本章小結67-68
- 本章參考文獻68-69
- 攻讀碩士期間研究成果69-70
- 致謝70-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靜;杜長明;張路路;張再利;張創(chuàng)榮;熊亞;劉惠;米瓊;黃志東;;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殺菌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工程;2010年06期
2 王靜;楊逸江;杜長明;;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殺菌的基礎研究[J];廣東化工;2013年13期
3 毛德才;;一種新型的電子槍 中空熱陰極放電等離子體電子束裝置[J];新技術新工藝;1984年03期
4 周黎明,馬虹斌;非平衡放電等離子體治理有害氣體[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1996年06期
5 李戰(zhàn)國;胡真;王守國;孫小亮;李穎;閆學鋒;;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洗消芥子氣染毒空氣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年03期
6 劉瑜;陳杰tb;趙菁;王剛;高麗;;雙通道放電等離子體對酸性嫩黃的脫色規(guī)律及機理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0年12期
7 張紅梅;金星龍;;輝光放電等離子體降解染料直接藍86[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Z1期
8 晏乃強,楊虹,吳祖成,譚天恩,李道棠;放電等離子體降解三氯乙烯[J];環(huán)境科學;2001年03期
9 李凌云,葉齊政,謝志輝,李勁;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中活性粒子的研究進展[J];高電壓技術;2005年01期
10 雪晶;陳礪;王紅林;胡蔚昱;黃芳敏;;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對茜素紅溶液的降解[J];化工學報;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書霞;王友年;;射頻感應耦合放電等離子體模式跳變的混合模擬[A];第十四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五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09年
2 宋春蓮;張芝濤;楊憲立;陳文艷;;放電等離子體轉化秸稈制取單糖的機理[A];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五屆靜電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閻克平;金華;;流光放電等離子體在環(huán)保方面的應用[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4 閆克平;;流光放電等離子體在環(huán)保方面的應用[A];第十一屆全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劉睿強;劉悅;Tagra Samir;劉倩;張向東;;低氣壓射頻和脈沖射頻氬氣放電等離子體的比較[A];第十六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等離子體醫(yī)學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3年
6 林啟富;倪國華;江貽滿;劉衛(wèi);孟月東;;一種新型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降解水中茜素紅的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等離子體醫(yī)學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3年
7 趙海洋;劉克富;;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污水處理可行性實驗研究[A];上海市照明學會成立30周年慶典暨四直轄市照明科技論壇、長三角照明科技論壇、上海市照明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傳輝;劉文正;孫光亮;張蓉蓉;;水表面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生成特性的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等離子體醫(yī)學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3年
9 蒲陸梅;李國琴;伏建明;虎玉森;;輝光放電等離子體對農藥毒性的消除作用[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年會、第七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張宏;黃青;柯志剛;余增亮;;放電等離子體降解水體微囊藻毒素及其機理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2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汪永安;科學島發(fā)現(xiàn)藍藻治理新方法[N];安徽日報;2014年
2 王慧敏;復旦學子實踐創(chuàng)新點亮關注民生之燈[N];文匯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婧;甲烷和甲醇在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中的反應[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郝玲艷;大氣壓沿面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3 薄拯;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處理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基礎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呂曉桂;大體積均勻納秒脈沖放電等離子體及制備碳納米顆粒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鐵成;場地有機物污染土壤的脈沖放電等離子體修復方法和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6 王慧娟;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流光光催化協(xié)同降解水中典型有機污染物[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7 姜楠;沿面—填充床復合放電等離子體及其協(xié)同催化降解苯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8 杜長明;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降解氣相及液相中有機污染物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9 王達望;新型大氣壓放電等離子體發(fā)生器及其在甲烷偶聯(lián)方面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王蕾;輝光放電等離子體降解水中有機污染物與還原六價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志勇;脈沖放電等離子體協(xié)同復合型催化劑去除甲醛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兆均;脈沖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處理廢水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3 廖華;基于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機理及樣機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榮少鵬;濕壁式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對水中磺胺嘧啶的去除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5 郭賀;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活性炭聯(lián)合降解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6 王梅;介質阻擋空氣放電等離子體(DBD)處理揮發(fā)性有機物苯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7 黃宏偉;C_2F_6、C_4F_8雙頻電容耦合等離子體特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楊水蛟;氣體放電等離子體在模擬廢水降解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9 文鳳;大氣壓介質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處理印染廢水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10 孟諾;沿面—填充床復合放電等離子體催化降解苯[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69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86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