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江水庫二氧化碳分壓及其通量
發(fā)布時間:2025-02-23 09:19
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循環(huán)密切相關,大氣CO2源匯機制受到科學界的廣泛關注。CO2的排放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這一觀點已被廣為接受,而水電站的建設長期被當作清潔能源而被大力推廣,但一些淡水水庫CO2釋放也相當可觀,進行水庫CO2分布與釋放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華南地區(qū)最大的水庫——新豐江水庫為研究對象,在豐水期采集樣品78個(表層水體40個,3m深水體38個),枯水期采集樣品46個(表層水體29個,3m水體17個),F(xiàn)場測定水庫水的理化性質(溫度、pH、電導率、溶解氧、葉綠素a),實驗室測定DSi、NO3-、堿度,并根據溫度、堿度、pH以及亨利常數(shù)(Kh)計算水體pCO2。本文分析了新豐江水庫pCO2的時空變化特征、探討了其影響因素并計算水-氣界面CO2交換通量,獲得以下主要的結論與認識:1.新豐江水庫庫區(qū)豐水期、枯水期表層水體pCO2平均值分別為1033.55μatm 和777.03μatm,均高于現(xiàn)場實測大氣pCO2。2.就垂直變化而言,豐水期表層水體pCO2遠高于3m深水體,枯水期兩者差 距較小。就水平變化而言,豐水期庫區(qū)表層水體和3m深水體pCO2自庫尾 到壩前逐...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34281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水庫碳循環(huán)示意圖(Varisetal,2012)
圖1-1水庫碳循環(huán)示意圖(Varisetal,2012)水庫的興建會使內陸水體在全球碳循環(huán)和氣候變化中的地位發(fā)生改變,它大增加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含量并且釋放大量的甲烷到大氣(Coleetal.,200
圖3-1新豐江水庫豐水期(圖a)和枯水期(圖b)采樣點示意圖
圖3-1新豐江水庫豐水期(圖a)和枯水期(圖b)采樣點示意圖豐水期現(xiàn)場用UltrameterModel6P型便攜式電導率儀(美國MyronL公司產)測量水體溫度(T)、電導率(EC)、pH,測試精度分別為±0.1℃,±0.01μS/cm,±0.01,用....
圖4-1豐水期、枯水期表層水體和3m深水體溫度空間分布
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新豐江水庫二氧化碳分壓及其通量
圖4-2豐水期、枯水期表層水體和3m深水體pH空間分布
25圖4-2豐水期、枯水期表層水體和3m深水體pH空間分布(a:豐水期表層水體;b:豐水期3m深水體;c:枯水期表層水體;d:枯水期3m深水體)豐水期表層水體電導率介于63.94-74.74μS/cm之間,平均66.63μS/cm;3m深水體電導率為6....
本文編號:4034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34281.html
上一篇:各級不透水面百分比區(qū)間城市熱環(huán)境影響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