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有機化合物定量結構-性質/活性相關以及聯(lián)合毒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03 01:37
本論文的研究分為兩部分:定量結構性質/活性相關(QSPR/QSAR)研究和混合物聯(lián)合毒性效應研究。 QSPR/QSAR 分析方法已經成為篩選、評價化學品的有效手段,當化學品的實驗數據缺乏時,QSPR/QSAR 可以用來初步評價、預測化學品的危險性。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的結構信息,可以揭示、反映性質/活性機制,描述符的篩選在QSPR/QSAR 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真實環(huán)境中的生物體常常暴露于復雜混合體系,混合物體系產生的生物活性和生態(tài)效應不同于各單一孤立組份的生物活性,混合體系可能發(fā)生聯(lián)合毒性效應;旌衔锏亩拘孕絹碓绞艿江h(huán)境科學工作者的重視。 本文以廣泛應用于農藥生產、石化工業(yè)和冶金行業(yè)中的含硫芳香酯類化合物為研究對象,對反映其環(huán)境行為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進行深入研究。實驗測定了該類化合物的水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數以及化合物對發(fā)光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效應,并應用TLSER 模型參數、原子電荷模型參數、電性拓撲態(tài)指數(the 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indice, for short, the E-state indice)、指示變量等作為分子結...
【文章頁數】:12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3489
【文章頁數】:12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人類在化學品中的暴露途徑
若干有機化合物定量結構-性質/活性相關以及聯(lián)合毒性研究潛藏在人們所喝的水中、呼吸的空氣中、吃的糧食、蔬菜、土壤中;有的通過遷移、轉化、富集,濃度水平可能會提高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目前,優(yōu)先污染物在諸多部分,然而隨著生產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優(yōu)先污染物。
圖4CoMFA分析流程圖
構效關系(3D-QSAR)就是在研究中引進了生物活性分符的QSAR研究方法。與傳統(tǒng)的2D-QSAR相比,3D-Q性分子與受體作用的圖象,更深刻地揭示化合物-受體3D-QSAR方法有:分子形狀分析法(MSA)[100-103]、距離幾何子力場分析法(CoMFA)[105-....
圖1β環(huán)糊精
分析表明:包合物形成機制類似于化合重要因素是βCD腔體中高能水分子的釋華相互作用以及化合物砜基氧原子與β物發(fā)光菌毒性,包合物穩(wěn)定常數(KS)正相關性。包合物的形成降低了化合物毒位點,包合物毒性減弱,穩(wěn)定的包合包合物的形成是βCD導致化合物發(fā)光菌關鍵詞:包合物,微生物毒性....
本文編號:3893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934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