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菌強化植物修復土壤鉛鎘污染的效應及機理
發(fā)布時間:2023-11-25 19:28
植物修復被認為是成本低廉、生態(tài)環(huán)境友好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根際促生菌可通過多種作用方式,影響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長和對重金屬的吸收,從而影響植物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效率,F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細菌和真菌,對于多功能密旋鏈霉菌在重金屬土壤污染植物修復的研究甚少。本文選用一株促生效果好的多功能放線菌Act12(密旋鏈霉菌),測定其抗鉛鎘性、耐旱性和促生特性;采用盆栽試驗,研究了該菌對半干旱及鉛、鎘脅迫下植物生長和鉛、鎘積累效果的影響,并探討了放線菌對植物修復土壤鉛鎘的生理生化和根際土壤的影響,旨在探明放線菌強化植物修復的效果和揭示其強化機理。此外,進一步研究了有機肥與菌劑聯(lián)合對Pb污染土壤中黑麥草的生長和修復效果的影響,以期為探討肥料-菌劑聯(lián)合強化植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1、供試密旋鏈霉菌對Pb、Cd有較強的抗性,對Pb、Cd的最低抑制濃度分別為1200 mg·kg-1、120 mg·kg-1;菌株有較強的耐旱性,能在-0.73 MPa的滲透壓下生長;菌株具有促生特性,能產IAA、鐵載體,具有較強的ACC脫氨酶活性,同時具有溶磷作用。2、研究了半干旱缺...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土壤鉛、鎘污染及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1.1.1 鉛、鎘的來源及危害
1.1.2 鉛、鎘的污染現狀
1.1.3 土壤鉛、鎘污染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1.2 土壤鉛、鎘污染植物修復技術
1.2.1 植物修復類型
1.2.2 提取植物的選擇
1.2.3 影響植物提取效果的因素
1.3 根際微生物在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作用
1.3.1 微生物對重金屬的耐受性和抗性
1.3.2 微生物對土壤重金屬有效性的影響
1.3.3 微生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1.3.4 微生物對植物抗重金屬脅迫和吸收的影響
1.4 有機肥對微生物植物聯(lián)合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作用
1.4.1 有機肥對植物生長和重金屬吸收的影響
1.4.2 有機肥對微生物協(xié)助植物修復的影響
1.5 立題依據、研究意義
1.6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密旋鏈霉菌對Pb、Cd的耐受性及促生特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對鉛、鎘的最低抑制濃度
2.2.2 密旋鏈霉菌的耐旱性
2.2.3 產吲哚乙酸的能力
2.2.4 ACC脫氨酶活性
2.2.5 產鐵載體的能力
2.2.6 溶磷能力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鉛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黑麥草生長和鉛耐受性的影響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黑麥草生長
3.2.2 葉綠素含量
3.2.3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
3.2.4 葉片還原性谷胱甘肽含量
3.2.5 MDA含量
3.2.6 根系活力
3.3 討論
3.4 小結
第四章 鉛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黑麥草鉛積累和根際土壤的影響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植物鉛積累
4.2.2 鉛植物修復效率
4.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4.2.4 土壤酶活性
4.2.5 土壤鉛生物有效性
4.3 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鎘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籽粒莧生長和耐受性的影響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2.1 籽粒莧生長
5.2.2 籽粒莧葉綠素和根系活力
5.2.3 籽粒莧葉片抗氧化性酶和保護性物質
5.3 討論
5.3.1 籽粒莧生長
5.3.2 籽粒莧Cd耐受性
5.4 小結
第六章 鎘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籽粒莧Cd積累和根際土壤的影響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結果與分析
6.2.1 植物鎘積累
6.2.2 鎘植物修復效率
6.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6.2.4 土壤酶活性
6.2.5 土壤鎘的生物有效性
6.3 討論
6.4 小結
第七章 鉛脅迫下菌肥配合施用對黑麥草生長及鉛耐受性的影響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結果與分析
7.2.1 黑麥草生長
7.2.2 葉綠素含量
7.2.3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
7.2.4 葉片谷胱甘肽含量
7.2.5 葉片MDA含量
7.3 討論
7.4 小結
第八章 鉛脅迫下菌肥配合施用對黑麥草鉛積累及根際土壤的影響
8.1 材料和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結果與分析
8.2.1 植物鉛積累量
8.2.2 鉛植物修復效率
8.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8.2.4 土壤酶活性
8.2.5 土壤pH和鉛含量
8.3 討論
8.4 小結
總結
創(chuàng)新點
存在問題及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67713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土壤鉛、鎘污染及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1.1.1 鉛、鎘的來源及危害
1.1.2 鉛、鎘的污染現狀
1.1.3 土壤鉛、鎘污染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1.2 土壤鉛、鎘污染植物修復技術
1.2.1 植物修復類型
1.2.2 提取植物的選擇
1.2.3 影響植物提取效果的因素
1.3 根際微生物在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作用
1.3.1 微生物對重金屬的耐受性和抗性
1.3.2 微生物對土壤重金屬有效性的影響
1.3.3 微生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1.3.4 微生物對植物抗重金屬脅迫和吸收的影響
1.4 有機肥對微生物植物聯(lián)合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作用
1.4.1 有機肥對植物生長和重金屬吸收的影響
1.4.2 有機肥對微生物協(xié)助植物修復的影響
1.5 立題依據、研究意義
1.6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密旋鏈霉菌對Pb、Cd的耐受性及促生特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對鉛、鎘的最低抑制濃度
2.2.2 密旋鏈霉菌的耐旱性
2.2.3 產吲哚乙酸的能力
2.2.4 ACC脫氨酶活性
2.2.5 產鐵載體的能力
2.2.6 溶磷能力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鉛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黑麥草生長和鉛耐受性的影響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黑麥草生長
3.2.2 葉綠素含量
3.2.3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
3.2.4 葉片還原性谷胱甘肽含量
3.2.5 MDA含量
3.2.6 根系活力
3.3 討論
3.4 小結
第四章 鉛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黑麥草鉛積累和根際土壤的影響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植物鉛積累
4.2.2 鉛植物修復效率
4.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4.2.4 土壤酶活性
4.2.5 土壤鉛生物有效性
4.3 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鎘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籽粒莧生長和耐受性的影響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2.1 籽粒莧生長
5.2.2 籽粒莧葉綠素和根系活力
5.2.3 籽粒莧葉片抗氧化性酶和保護性物質
5.3 討論
5.3.1 籽粒莧生長
5.3.2 籽粒莧Cd耐受性
5.4 小結
第六章 鎘脅迫下密旋鏈霉菌對籽粒莧Cd積累和根際土壤的影響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結果與分析
6.2.1 植物鎘積累
6.2.2 鎘植物修復效率
6.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6.2.4 土壤酶活性
6.2.5 土壤鎘的生物有效性
6.3 討論
6.4 小結
第七章 鉛脅迫下菌肥配合施用對黑麥草生長及鉛耐受性的影響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結果與分析
7.2.1 黑麥草生長
7.2.2 葉綠素含量
7.2.3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
7.2.4 葉片谷胱甘肽含量
7.2.5 葉片MDA含量
7.3 討論
7.4 小結
第八章 鉛脅迫下菌肥配合施用對黑麥草鉛積累及根際土壤的影響
8.1 材料和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結果與分析
8.2.1 植物鉛積累量
8.2.2 鉛植物修復效率
8.2.3 土壤微生物區(qū)系
8.2.4 土壤酶活性
8.2.5 土壤pH和鉛含量
8.3 討論
8.4 小結
總結
創(chuàng)新點
存在問題及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67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677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