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氯酚類化合物對稀有鮈鯽肝臟的毒性效應和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8 07:53
氯酚類化合物(Chlorophenols, CPs),尤其是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 PCP)和三氯酚(Trichlorophenol, TCP)作為廉價、高效的農(nóng)藥主要成分之一,在我國曾被廣泛地用于木材防腐、殺菌、滅螺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由于CPs殘留可以穩(wěn)定存在于環(huán)境中,且可通過呼吸道黏膜,或者皮膚接觸等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入生物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最后大量蓄積在肝和腎臟當中,造成肝臟、腎臟、免疫及生殖系統(tǒng)的嚴重損傷,對人類的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但其相關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尚未闡明。 隨著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和環(huán)境毒理學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污染環(huán)境與蛋白質組之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研究,已成為環(huán)境蛋白質組學研究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然而氯酚類化合物對肝臟毒性作用研究,目前還僅限于一些常規(guī)毒理學單一指標的分析。 本研究以PCP和TCP兩種典型氯酚類化合物為研究對象,采用我國特有實驗用魚—稀有鮈鯽(Gobiocypris rarus)為受試動物,以其肝臟蛋白表達譜的變化特征以及肝臟差異表達蛋白的基因轉錄水平等為切入點,利用比較蛋白質組學方法結合熒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技術...
【文章頁數(shù)】:11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略詞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細胞毒性效應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原代肝細胞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
1.3 肝細胞暴露實驗
1.4 細胞相對存活率的檢測(MTT assay)
1.5 單細胞凝膠電泳(SCGE)
1.6 鏡檢
1.7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
2.1 原代培養(yǎng)肝細胞暴露實驗
2.2 MTT實驗
2.3 單細胞凝膠電泳實驗
3 討論
3.1 原代培養(yǎng)細胞暴露實驗
3.2 TCP和PCP暴露對肝細胞DNA損傷的影響
4 小結
第二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實驗動物
1.3 組織病理學觀察
1.4 臟器指數(shù)
1.5 樣品的制備
1.6 肝臟組織酶活性和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1.7 流水暴露系統(tǒng)實際暴露濃度的測定
1.8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暴露體系TCP和PCP濃度控制及流水暴露體系評價
2.2 肝臟病理學改變
2.3 PCP和TCP暴露對稀有鮈鯽體長、體重的影響
2.4 稀有鮈鯽臟器系數(shù)的變化
2.5 PCP對稀有鮈鯽肝臟SOD、MDA、LDH、GST活性的影響
3 討論
3.1 TCP和PCP暴露對稀有鮈鯽臟細胞組織結構變化的分析
3.2 CPs對稀有鮈鯽肝臟SOD、MDA、LDH、GST活性影響的分析
4 小結
第三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效應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流水暴露實驗
1.3 蛋白樣品制備
1.4 二維凝膠電泳(2-DE)
1.5 膠的染色
1.6 2-DE圖像掃描及分析
1.7 質譜分析
2 結果
2.1 2-DE圖像掃描與分析
2.2 質譜鑒定
2.3 差異蛋白的功能分類
3 討論
4 小結
第四章 氯酚類化合物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效應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二維凝膠電泳(2-DE)
1.3 與損傷相關基因的熒光定量PCR檢測
2. 結果
2.1 稀有鮈鯽肝臟細胞總RNA
2.2 稀有鮈鯽肝臟細胞目的基因PCR產(chǎn)物
2.3 稀有鮈鯽肝臟損傷相關基因定量PCR產(chǎn)物
2.4 mRNA 表達水平的分析
2.5 CPs暴露組致肝臟損傷的 2-DE圖
2.6 mRNA 和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
3. 討論
3.1 與肝臟轉運功能相關的蛋白
3.2 和代謝相關功能相關的蛋白
3.3 和氧化應激功能有關的蛋白
3.4 和其他功能相關的蛋白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代表性論文
個人簡介、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氯酚暴露致稀有鮈鯽肝臟損傷的比較蛋白質組研究[J]. 房彥軍,高先軍,査金苗,寧保安,李曉麗,馬新華,高志賢,晁福寰.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9(06)
[2]三種氯代酚的水生態(tài)毒理和水質基準[J]. 羅茜,查金苗,雷炳莉,許宜平,王子健.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09(11)
[3]兩種典型氯酚類化合物暴露致稀有鮈鯽肝細胞的損傷效應[J]. 高先軍,房彥軍,王彩紅,高志賢,俞詩源,歐國榮.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9(05)
[4]珠江口地區(qū)表層水中氯酚化合物污染研究[J]. 董軍,孫麗娜,陳若虹,梁銳杰.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09(07)
[5]Vero細胞對2,4,6-三氯苯酚的毒性響應特征和敏感性分析[J]. 石艷玲,王磊,周琪.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8(05)
[6]五氯酚和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復合暴露對斑馬魚胚胎發(fā)育的毒性效應[J]. 蔣琳,周珍,胡俊,吳艷娣,張捷,梁勇,鄭明輝.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8(04)
[7]五氯酚暴露與腫瘤風險關系的Meta分析[J]. 鄭唯韡,周穎,屈衛(wèi)東,張皓,趙耐青,蔣頌輝,陳麗. 衛(wèi)生研究. 2008(02)
[8]五氯酚鈉致突變性研究[J]. 宋瑞霞,阮鴻潔,劉征濤.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8(03)
[9]水體硝基苯對日本青鳉和稀有鮈鯽的亞急性毒理學效應[J]. 周群芳,傅建捷,孟海珍,朱學艷,江桂斌,張建斌,劉杰民,時國慶. 中國科學(B輯:化學). 2007(02)
[10]甲基苯丙胺對大鼠腦組織中NO,SOD和MDA的影響[J]. 陳漢,王慧君,李學鋒,邱平明.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 2007(02)
本文編號:3721669
【文章頁數(shù)】:11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略詞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細胞毒性效應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原代肝細胞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
1.3 肝細胞暴露實驗
1.4 細胞相對存活率的檢測(MTT assay)
1.5 單細胞凝膠電泳(SCGE)
1.6 鏡檢
1.7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
2.1 原代培養(yǎng)肝細胞暴露實驗
2.2 MTT實驗
2.3 單細胞凝膠電泳實驗
3 討論
3.1 原代培養(yǎng)細胞暴露實驗
3.2 TCP和PCP暴露對肝細胞DNA損傷的影響
4 小結
第二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實驗動物
1.3 組織病理學觀察
1.4 臟器指數(shù)
1.5 樣品的制備
1.6 肝臟組織酶活性和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1.7 流水暴露系統(tǒng)實際暴露濃度的測定
1.8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暴露體系TCP和PCP濃度控制及流水暴露體系評價
2.2 肝臟病理學改變
2.3 PCP和TCP暴露對稀有鮈鯽體長、體重的影響
2.4 稀有鮈鯽臟器系數(shù)的變化
2.5 PCP對稀有鮈鯽肝臟SOD、MDA、LDH、GST活性的影響
3 討論
3.1 TCP和PCP暴露對稀有鮈鯽臟細胞組織結構變化的分析
3.2 CPs對稀有鮈鯽肝臟SOD、MDA、LDH、GST活性影響的分析
4 小結
第三章 TCP和PCP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效應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流水暴露實驗
1.3 蛋白樣品制備
1.4 二維凝膠電泳(2-DE)
1.5 膠的染色
1.6 2-DE圖像掃描及分析
1.7 質譜分析
2 結果
2.1 2-DE圖像掃描與分析
2.2 質譜鑒定
2.3 差異蛋白的功能分類
3 討論
4 小結
第四章 氯酚類化合物對稀有鮈鯽肝臟毒性效應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二維凝膠電泳(2-DE)
1.3 與損傷相關基因的熒光定量PCR檢測
2. 結果
2.1 稀有鮈鯽肝臟細胞總RNA
2.2 稀有鮈鯽肝臟細胞目的基因PCR產(chǎn)物
2.3 稀有鮈鯽肝臟損傷相關基因定量PCR產(chǎn)物
2.4 mRNA 表達水平的分析
2.5 CPs暴露組致肝臟損傷的 2-DE圖
2.6 mRNA 和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
3. 討論
3.1 與肝臟轉運功能相關的蛋白
3.2 和代謝相關功能相關的蛋白
3.3 和氧化應激功能有關的蛋白
3.4 和其他功能相關的蛋白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代表性論文
個人簡介、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氯酚暴露致稀有鮈鯽肝臟損傷的比較蛋白質組研究[J]. 房彥軍,高先軍,査金苗,寧保安,李曉麗,馬新華,高志賢,晁福寰.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9(06)
[2]三種氯代酚的水生態(tài)毒理和水質基準[J]. 羅茜,查金苗,雷炳莉,許宜平,王子健.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09(11)
[3]兩種典型氯酚類化合物暴露致稀有鮈鯽肝細胞的損傷效應[J]. 高先軍,房彥軍,王彩紅,高志賢,俞詩源,歐國榮.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9(05)
[4]珠江口地區(qū)表層水中氯酚化合物污染研究[J]. 董軍,孫麗娜,陳若虹,梁銳杰.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09(07)
[5]Vero細胞對2,4,6-三氯苯酚的毒性響應特征和敏感性分析[J]. 石艷玲,王磊,周琪.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8(05)
[6]五氯酚和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復合暴露對斑馬魚胚胎發(fā)育的毒性效應[J]. 蔣琳,周珍,胡俊,吳艷娣,張捷,梁勇,鄭明輝.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8(04)
[7]五氯酚暴露與腫瘤風險關系的Meta分析[J]. 鄭唯韡,周穎,屈衛(wèi)東,張皓,趙耐青,蔣頌輝,陳麗. 衛(wèi)生研究. 2008(02)
[8]五氯酚鈉致突變性研究[J]. 宋瑞霞,阮鴻潔,劉征濤.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8(03)
[9]水體硝基苯對日本青鳉和稀有鮈鯽的亞急性毒理學效應[J]. 周群芳,傅建捷,孟海珍,朱學艷,江桂斌,張建斌,劉杰民,時國慶. 中國科學(B輯:化學). 2007(02)
[10]甲基苯丙胺對大鼠腦組織中NO,SOD和MDA的影響[J]. 陳漢,王慧君,李學鋒,邱平明.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 2007(02)
本文編號:37216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216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