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寧酸鐵和單寧酸亞鐵對磷的吸附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6:03
以單寧酸、六水氯化鐵和七水硫酸亞鐵為原料,制備了單寧酸鐵[TA-Fe(Ⅲ)]和單寧酸亞鐵[TA-Fe(Ⅱ)]兩種磷吸附劑。采用FTIR、XRD、SEM-EDS和XPS對TA-Fe(Ⅲ)和TA-Fe(Ⅱ)的結(jié)構(gòu)、形貌和吸附機理進行了表征。結(jié)果表明,TA-Fe(Ⅲ)和TA-Fe(Ⅱ)對磷的吸附符合Pseudo-second-order動力學方程,以化學吸附為主;與Langmuir模型相比,Freundlich模型更加適合用描述TA-Fe(Ⅲ)和TA-Fe(Ⅱ)對磷的等溫吸附過程;TA-Fe(Ⅲ)和TA-Fe(Ⅱ)對磷的吸附量受pH影響較大;pH=3時,Langmuir模型模擬的飽和吸附量分別為15.14 mg/g和18.88 mg/g;共存陰離子Cl-、NO3-和SO42-對吸附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TA-Fe(Ⅲ)和TA-Fe(Ⅱ)吸附磷的機制是配體交換形成內(nèi)層配合物為主,靜電作用形成外層配合物為輔。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前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試劑
1.2 TA-Fe (III)和TA-Fe (II)的制備
1.3 表征
1.4 吸附實驗
1.5 數(shù)據(jù)處理
1.5.1 磷吸附量和去除率
1.5.2 吸附動力學擬合
1.5.3 吸附等溫線擬合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材料表征
2.1.1 FTIR表征
2.1.2 XR D表征
2.1.3 SEM-EDS表征
2.2 吸附實驗
2.2.1 吸附動力學
2.2.2 吸附等溫線
2.2.3 吸附機理研究
2.2.4 溶液p H值對磷的吸附性能影響
2.2.5 共存陰離子影響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連苯三酚改性的天然大分子和單寧酸配位交聯(lián)水凝膠的研究進展[J]. 石楚桐,宋彬,辜海彬.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20(01)
[2]鎂鐵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對磷酸鹽的吸附作用及對內(nèi)源磷釋放的控制效果及機制[J]. 吳俊麟,林建偉,詹艷慧,程永前,柏曉云,辛慧敏,常明玥. 環(huán)境科學. 2020(01)
[3]MgO改性蓮蓬殼生物炭的制備及其磷吸附特性[J]. 王盛華,朱丹晨,邵敬愛,向家濤,楊海平,易娟,張世紅,陳漢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9(11)
[4]短乳桿菌對Cr3+的吸附及動力學和熱力學擬合[J]. 代啟虎,李冉,葛俊苗,張雯,李柏林,歐杰. 環(huán)境化學. 2019(03)
[5]給水廠殘泥-海藻酸鈉膠珠對磷的吸附特性[J]. 陳翀宇,付廣義,趙媛媛,鐘宇,許友澤,李小明. 環(huán)境化學. 2019(03)
[6]鐵錳復合氧化物包覆海砂的吸附除磷研究[J]. 李海寧,陳靜,李秋梅,鳳翔,王卓,張高生.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3)
[7]中國磷礦資源現(xiàn)狀分析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議[J]. 張?zhí)K江,夏浩東,唐文龍,崔立偉. 中國礦業(yè). 2014(S2)
[8]鐵改性生物炭對磷的吸附及磷形態(tài)的變化特征[J]. 蔣旭濤,遲杰.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4(09)
[9]膠原纖維固載鋯(Ⅳ)對含氟、磷廢水中磷的去除[J]. 丁云,廖學品,石碧.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07(01)
[10]稀土離子Pr3+、Nd3+與單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紅外、紫外光譜分析[J]. 范小娜,丁冶春,程庚金生,余磊,譚雪蓮.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716208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前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試劑
1.2 TA-Fe (III)和TA-Fe (II)的制備
1.3 表征
1.4 吸附實驗
1.5 數(shù)據(jù)處理
1.5.1 磷吸附量和去除率
1.5.2 吸附動力學擬合
1.5.3 吸附等溫線擬合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材料表征
2.1.1 FTIR表征
2.1.2 XR D表征
2.1.3 SEM-EDS表征
2.2 吸附實驗
2.2.1 吸附動力學
2.2.2 吸附等溫線
2.2.3 吸附機理研究
2.2.4 溶液p H值對磷的吸附性能影響
2.2.5 共存陰離子影響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連苯三酚改性的天然大分子和單寧酸配位交聯(lián)水凝膠的研究進展[J]. 石楚桐,宋彬,辜海彬.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20(01)
[2]鎂鐵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對磷酸鹽的吸附作用及對內(nèi)源磷釋放的控制效果及機制[J]. 吳俊麟,林建偉,詹艷慧,程永前,柏曉云,辛慧敏,常明玥. 環(huán)境科學. 2020(01)
[3]MgO改性蓮蓬殼生物炭的制備及其磷吸附特性[J]. 王盛華,朱丹晨,邵敬愛,向家濤,楊海平,易娟,張世紅,陳漢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9(11)
[4]短乳桿菌對Cr3+的吸附及動力學和熱力學擬合[J]. 代啟虎,李冉,葛俊苗,張雯,李柏林,歐杰. 環(huán)境化學. 2019(03)
[5]給水廠殘泥-海藻酸鈉膠珠對磷的吸附特性[J]. 陳翀宇,付廣義,趙媛媛,鐘宇,許友澤,李小明. 環(huán)境化學. 2019(03)
[6]鐵錳復合氧化物包覆海砂的吸附除磷研究[J]. 李海寧,陳靜,李秋梅,鳳翔,王卓,張高生.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3)
[7]中國磷礦資源現(xiàn)狀分析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議[J]. 張?zhí)K江,夏浩東,唐文龍,崔立偉. 中國礦業(yè). 2014(S2)
[8]鐵改性生物炭對磷的吸附及磷形態(tài)的變化特征[J]. 蔣旭濤,遲杰.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4(09)
[9]膠原纖維固載鋯(Ⅳ)對含氟、磷廢水中磷的去除[J]. 丁云,廖學品,石碧.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07(01)
[10]稀土離子Pr3+、Nd3+與單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紅外、紫外光譜分析[J]. 范小娜,丁冶春,程庚金生,余磊,譚雪蓮.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716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16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