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水質生物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1-11 21:28
本文研究了中國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分類單元(科、屬、種)的耐污值,初步確定了我國BI指數評價溪流和湖泊水質的標準。在天目山-大別山闊葉林生態(tài)區(qū),建立了底棲動物生物完整性指數B-IBI溪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標準。并對溪流定量采樣法(索伯網樣)和半定量采樣法(踢網樣加D形抄網樣)進行了比較研究 一、溪流底棲動物定量和半定量采樣法比較研究 溪流底棲動物定量采樣多用于溪流生態(tài)學研究,半定量采樣法主要用于溪流水質生物評價研究。對定量采樣法和半定量采樣法在個體數、種類數和種類相似性及生物指數等方面關系的研究,為探討半定量采樣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完善水質快速生物評價采樣法(半定量采樣法)提供科學數據。 1.急流棲境中,半定量樣本(踢網樣)的個體數和種類數通常高于定量樣本(索伯網樣),但種類數無顯著差異;靜水-緩流棲境中,半定量樣本(D形抄網樣)的個體數和種類數一般也高于定量樣本,且種類數有顯著差異(z=-2.032,p<0.05)。 2.從種類相似性看,同一樣點半定量樣本(踢網樣加D...
【文章頁數】: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水污染問題
2 水質生物監(jiān)測
3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3.1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功能取食類群
3.2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4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水質生物評價研究
4.1 國外研究簡史
4.2 國內研究歷史與進展
4.3 底棲動物采樣方法
4.4 分類水平
4.5 生物參數
第二章 溪流底棲動物定量與半定量采樣法比較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
4 討論
第三章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類群耐污值計算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采集
2.2 室內處理
2.3 數據來源
2.4 耐污值計算法
3 研究結果
3.1 樣本數及在各水質級別的分布
3.2 初始耐污值研究結果
3.3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分類單元耐污值計算結果
3.4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部分分類單元臨時性耐污值的確定
4 討論
第四章 BI指數(Biotic Index)水質生物評價研究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結果
3.1 BI指數分級標準
3.2 河流、湖泊BI指數水質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3.3 BI指數對秦淮河流域的評價結果
3.4 BI指數與理化指標的關系
4 結論
5 討論
第五章 底棲動物生物完整性指數B-IBI溪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
1 引言
2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結果
3.1 分布范圍分析
3.2 判別能力分析
3.3 相關性分析
3.4 分值計算
3.5 評價標準
3.6 健康評價
3.7 B-IBI與其它因子的關系
4 結論
5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Ⅰ 采集到并鑒定出的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類單元
附錄Ⅱ 水生昆蟲部分科分屬簡易檢索圖譜
附錄Ⅲ 棲境質量定性評價標準
附錄Ⅳ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廬山地區(qū)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耐污值與水質生物學評價[J]. 王建國,黃恢柏,楊明旭,唐振華,趙鳳霞.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03(03)
[2]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研究現(xiàn)狀、問題分析與基本構架探索[J]. 賈寶全,張志強,張紅旗,慈龍駿. 生態(tài)學報. 2002(10)
[3]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Ⅱ.方法與案例[J]. 崔保山,楊志峰. 生態(tài)學報. 2002(08)
[4]昆承湖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研究[J]. 崇加榮,呂傳生,凌去非,錢培良. 水利漁業(yè). 2002(04)
[5]引灤入津流域底棲動物研究及水質評價[J]. 紀炳純,王新華,秦保平,孫韌.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2)
[6]天津市主要公園底棲動物及其水質評價(續(xù)完)[J]. 紀炳純,王新華,劉越.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 2002(06)
[7]農村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對策研究[J]. 朱亮,張文妍. 水資源保護. 2002(02)
[8]大興凱湖底棲動物[J]. 姜作發(fā),戰(zhàn)培榮,趙吉偉,趙春剛,董崇智. 水產學雜志. 2002(01)
[9]天津市主要公園底棲動物及其水質評價(待續(xù))[J]. 王新華,紀炳純,劉越.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 2002(05)
[10]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方法初探[J]. 孔紅梅,趙景柱,馬克明,張 萍,姬蘭柱,鄧紅兵,陸兆華.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2(04)
本文編號:3705774
【文章頁數】: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水污染問題
2 水質生物監(jiān)測
3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3.1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功能取食類群
3.2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4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水質生物評價研究
4.1 國外研究簡史
4.2 國內研究歷史與進展
4.3 底棲動物采樣方法
4.4 分類水平
4.5 生物參數
第二章 溪流底棲動物定量與半定量采樣法比較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
4 討論
第三章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類群耐污值計算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采集
2.2 室內處理
2.3 數據來源
2.4 耐污值計算法
3 研究結果
3.1 樣本數及在各水質級別的分布
3.2 初始耐污值研究結果
3.3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分類單元耐污值計算結果
3.4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部分分類單元臨時性耐污值的確定
4 討論
第四章 BI指數(Biotic Index)水質生物評價研究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結果
3.1 BI指數分級標準
3.2 河流、湖泊BI指數水質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3.3 BI指數對秦淮河流域的評價結果
3.4 BI指數與理化指標的關系
4 結論
5 討論
第五章 底棲動物生物完整性指數B-IBI溪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
1 引言
2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結果
3.1 分布范圍分析
3.2 判別能力分析
3.3 相關性分析
3.4 分值計算
3.5 評價標準
3.6 健康評價
3.7 B-IBI與其它因子的關系
4 結論
5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Ⅰ 采集到并鑒定出的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類單元
附錄Ⅱ 水生昆蟲部分科分屬簡易檢索圖譜
附錄Ⅲ 棲境質量定性評價標準
附錄Ⅳ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廬山地區(qū)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耐污值與水質生物學評價[J]. 王建國,黃恢柏,楊明旭,唐振華,趙鳳霞.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03(03)
[2]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研究現(xiàn)狀、問題分析與基本構架探索[J]. 賈寶全,張志強,張紅旗,慈龍駿. 生態(tài)學報. 2002(10)
[3]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Ⅱ.方法與案例[J]. 崔保山,楊志峰. 生態(tài)學報. 2002(08)
[4]昆承湖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研究[J]. 崇加榮,呂傳生,凌去非,錢培良. 水利漁業(yè). 2002(04)
[5]引灤入津流域底棲動物研究及水質評價[J]. 紀炳純,王新華,秦保平,孫韌.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2)
[6]天津市主要公園底棲動物及其水質評價(續(xù)完)[J]. 紀炳純,王新華,劉越.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 2002(06)
[7]農村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對策研究[J]. 朱亮,張文妍. 水資源保護. 2002(02)
[8]大興凱湖底棲動物[J]. 姜作發(fā),戰(zhàn)培榮,趙吉偉,趙春剛,董崇智. 水產學雜志. 2002(01)
[9]天津市主要公園底棲動物及其水質評價(待續(xù))[J]. 王新華,紀炳純,劉越.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 2002(05)
[10]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方法初探[J]. 孔紅梅,趙景柱,馬克明,張 萍,姬蘭柱,鄧紅兵,陸兆華.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2(04)
本文編號:3705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057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