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冬季城郊水溶性離子濃度的晝夜變化及粒徑分布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1:53
為研究寶雞市冬季城郊水溶性離子濃度的晝夜變化及粒徑分布特征,用分級采樣器在寶雞市城區(qū)和郊區(qū)同步采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大氣顆粒物,用離子色譜法分析9種離子的粒徑分布。結(jié)果表明:(1)寶雞市PM2.1(粒徑≤2.1μm的細粒子)和PM>2.1(粒徑>2.1μm的粗粒子)均呈郊區(qū)高于城區(qū)、夜間高于晝間的特征,PM2.1是顆粒物主要組成部分。二次離子(SO24-、NO3-和NH4+)是水溶性離子的主要成分,且主要存在于PM2.1中。城郊NO3-/SO24-(質(zhì)量比)均大于1.6,表明寶雞市移動污染源貢獻大;(2)城郊PM>2.1、PM2.1及6種主要離子均呈雙模態(tài)分布,二次離子主峰分布于>0.43~1.10μm粒徑段,Ca2+、Na+、K+的主峰分布于>4.70~5.80μm粒徑段;(3)不同粒徑段的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均呈雙模態(tài)分布,主峰分布于>0.43~1.10μm的細粒徑段,說明在PM2.1中更易發(fā)生硫氧化反應(yīng)和氮氧化反應(yīng)。人為活動及車流量的晝夜時段性差異是造成城郊SOR和NOR差異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20,42(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樣品采集與分析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晝夜變化特征
2.2 粒徑分布
2.2.1 顆粒物粒徑分布
2.2.2 水溶性離子的粒徑分布
2.3 不同粒徑段顆粒物的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
3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632848
【文章來源】: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20,42(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樣品采集與分析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晝夜變化特征
2.2 粒徑分布
2.2.1 顆粒物粒徑分布
2.2.2 水溶性離子的粒徑分布
2.3 不同粒徑段顆粒物的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
3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6328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328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