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陸架海區(qū)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和!獨馔垦芯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13:22
溴甲烷和氯甲烷是大氣中重要的痕量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和大氣化學具有重要作用。海洋在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中具有復雜的作用,海洋即是大氣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源,也是其匯,其中近岸海灣和陸架海域可能是大氣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源區(qū),雖然其面積只占到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小部分,但對溫室氣體釋放的貢獻較大。因此對這些海洋環(huán)境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溶解的狀態(tài)進行研究,對在全球尺度上準確地估算海洋對大氣溴甲烷和氯甲烷的貢獻和對未來氣候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中國近海有代表性的陸架區(qū)—東海和黃海以及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海灣—膠州灣為研究目標,對這些海域海水中溶解的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特征、飽和狀態(tài)和海-氣通量的時空變化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為估算中國海域對大氣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區(qū)域性貢獻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同時為全球海洋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數(shù)據(jù)庫提供了大量的近,F(xiàn)場調查數(shù)據(jù)。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別于2009年4-5月和2007年11月對東海、2008年8月對長江口附近海域海水中溶解的溴甲烷和氯甲烷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春季東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平均濃度分別為4.75±0.83和85.7±1...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獻綜述
1.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臭氧循環(huán)中的作用及其源匯平衡估算
1.1.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臭氧循環(huán)中的作用
1.1.2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中的源匯平衡估算
1.2 海洋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
1.2.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海水中的分布研究
1.2.2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研究
1.2.3 海洋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
1.3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若干方面
1.4 本論文的立題依據(jù)和研究思路
1.4.1 立題依據(jù)
1.4.2 研究思路
2 實驗方法
2.1 海水中溶解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方法概況
2.2 實驗部分
2.2.1 儀器與試劑
2.2.2 分析方法
2.2.3 分析測定步驟
2.2.4 質量控制
2.2.5 其它海水樣品的測定方法
2.2.6 樣品采集和保存
3 東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和討論
3.2.1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水平分布
3.2.2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來源及各種相關性探討
3.2.3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垂直分布
3.2.4 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3.2.5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3.2.6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3.3 小結
4 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4.1 南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
4.1.1 調查航次介紹
4.1.2 結果與討論
4.1.2.1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4.1.2.2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與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4.1.2.3 南黃海F03(C03)斷面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垂直分布
4.1.2.4 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4.1.2.5 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4.1.2.6 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4.2 北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
4.2.1 調查航次與樣品采集
4.2.2 結果與討論
4.2.2.1 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4.2.2.2 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垂直分布
4.2.2.3 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4.2.2.4 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4.3 小結
5 膠州灣及其鄰近海域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5.1 調查航次及樣品采集
5.2 結果與討論
5.2.1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5.2.2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5.2.3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5.2.4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5.3 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博士期間發(fā)表的相關學術論文
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膠州灣營養(yǎng)鹽研究概述[J]. 張哲,王江濤. 海洋科學. 2009(11)
[2]基于遙感資料的2008年黃海綠潮滸苔水文氣象條件分析[J]. 張?zhí)K平,劉應辰,張廣泉,管磊.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
[3]近30年膠州灣海水中主要化學污染物時空變化特征[J]. 錢國棟,漢紅燕,劉靜,梁生康,石曉勇,王修林.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4]膠州灣環(huán)境演變與治理研究[J]. 游奎,馬彩華,高會旺,李鳳岐,王波.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9(01)
[5]青島海域滸苔來源與外海分布特征研究[J]. 李大秋,賀雙顏,楊倩,劉俊鵬,于鳳,賀明霞,胡傳民. 環(huán)境保護. 2008(16)
[6]2008年黃海滸苔爆發(fā)的基本狀況與科學應對措施[J]. 喬方利,馬德毅,朱明遠,李瑞香,臧家業(yè),于洪軍. 海洋科學進展. 2008(03)
[7]膠州灣營養(yǎng)鹽及富營養(yǎng)化特征[J]. 姚云,鄭世清,沈志良. 海洋通報. 2007(04)
[8]北黃海冷水團溫、鹽多年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J]. 江蓓潔,鮑獻文,吳德星,許建平.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7(04)
[9]黃海冷水團演變過程及其與鄰近水團關系的分析[J]. 于非,張志欣,刁新源,郭景松,湯毓祥.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6(05)
[10]大型海藻與赤潮微藻以及赤潮微藻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J]. 王悠,俞志明,宋秀賢,張善東. 環(huán)境科學. 2006(02)
博士論文
[1]中國東海、黃海DMS和DMSP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D]. 張洪海.中國海洋大學 2009
[2]膠州灣海域海岸帶綜合管理研究[D]. 閆菊.中國海洋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中國東海、黃海和南海北部海水中揮發(fā)性鹵代烴的分布與通量研究[D]. 楊斌.中國海洋大學 2010
[2]東海和黃海中氯甲烷和溴甲烷的分布與!獨馔垦芯縖D]. 宋貴生.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34756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獻綜述
1.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臭氧循環(huán)中的作用及其源匯平衡估算
1.1.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臭氧循環(huán)中的作用
1.1.2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大氣中的源匯平衡估算
1.2 海洋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
1.2.1 溴甲烷和氯甲烷在海水中的分布研究
1.2.2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研究
1.2.3 海洋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
1.3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若干方面
1.4 本論文的立題依據(jù)和研究思路
1.4.1 立題依據(jù)
1.4.2 研究思路
2 實驗方法
2.1 海水中溶解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方法概況
2.2 實驗部分
2.2.1 儀器與試劑
2.2.2 分析方法
2.2.3 分析測定步驟
2.2.4 質量控制
2.2.5 其它海水樣品的測定方法
2.2.6 樣品采集和保存
3 東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和討論
3.2.1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水平分布
3.2.2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來源及各種相關性探討
3.2.3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垂直分布
3.2.4 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3.2.5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3.2.6 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3.3 小結
4 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4.1 南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
4.1.1 調查航次介紹
4.1.2 結果與討論
4.1.2.1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4.1.2.2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與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4.1.2.3 南黃海F03(C03)斷面溴甲烷和氯甲烷的垂直分布
4.1.2.4 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4.1.2.5 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4.1.2.6 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4.2 北黃海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研究
4.2.1 調查航次與樣品采集
4.2.2 結果與討論
4.2.2.1 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4.2.2.2 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垂直分布
4.2.2.3 北黃海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4.2.2.4 北黃海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4.3 小結
5 膠州灣及其鄰近海域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分布與海-氣通量
5.1 調查航次及樣品采集
5.2 結果與討論
5.2.1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濃度
5.2.2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濃度的日變化
5.2.3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飽和異常值
5.2.4 表層海水中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海-氣通量
5.3 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博士期間發(fā)表的相關學術論文
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膠州灣營養(yǎng)鹽研究概述[J]. 張哲,王江濤. 海洋科學. 2009(11)
[2]基于遙感資料的2008年黃海綠潮滸苔水文氣象條件分析[J]. 張?zhí)K平,劉應辰,張廣泉,管磊.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
[3]近30年膠州灣海水中主要化學污染物時空變化特征[J]. 錢國棟,漢紅燕,劉靜,梁生康,石曉勇,王修林.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4]膠州灣環(huán)境演變與治理研究[J]. 游奎,馬彩華,高會旺,李鳳岐,王波.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9(01)
[5]青島海域滸苔來源與外海分布特征研究[J]. 李大秋,賀雙顏,楊倩,劉俊鵬,于鳳,賀明霞,胡傳民. 環(huán)境保護. 2008(16)
[6]2008年黃海滸苔爆發(fā)的基本狀況與科學應對措施[J]. 喬方利,馬德毅,朱明遠,李瑞香,臧家業(yè),于洪軍. 海洋科學進展. 2008(03)
[7]膠州灣營養(yǎng)鹽及富營養(yǎng)化特征[J]. 姚云,鄭世清,沈志良. 海洋通報. 2007(04)
[8]北黃海冷水團溫、鹽多年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J]. 江蓓潔,鮑獻文,吳德星,許建平.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7(04)
[9]黃海冷水團演變過程及其與鄰近水團關系的分析[J]. 于非,張志欣,刁新源,郭景松,湯毓祥.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6(05)
[10]大型海藻與赤潮微藻以及赤潮微藻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J]. 王悠,俞志明,宋秀賢,張善東. 環(huán)境科學. 2006(02)
博士論文
[1]中國東海、黃海DMS和DMSP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D]. 張洪海.中國海洋大學 2009
[2]膠州灣海域海岸帶綜合管理研究[D]. 閆菊.中國海洋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中國東海、黃海和南海北部海水中揮發(fā)性鹵代烴的分布與通量研究[D]. 楊斌.中國海洋大學 2010
[2]東海和黃海中氯甲烷和溴甲烷的分布與!獨馔垦芯縖D]. 宋貴生.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347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347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