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河涌磷污染及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4 23:54
水體中磷過剩帶來的直接危害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在淡水湖泊或河流產生“水華”現象,在海灣或近海出現“赤潮”。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口年均發(fā)生4次不同規(guī)模的赤潮,對生態(tài)平衡和經濟發(fā)展都產生了重大的不利影響。珠江廣州河段河涌磷污染對珠江口“赤潮”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研究廣州市河涌磷污染及其控制技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本論文中,通過現場采樣,分析并評價了廣州市典型河涌磷污染現狀;通過實驗室模擬,現場中試等技術手段,探討了河涌上覆水、懸浮物、底泥磷的平衡關系,并研究了相關控制技術對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對底泥磷釋放的抑制等。 研究結果表明,所選取6條河涌:芳村A涌、新河浦涌、沙河涌、獵德涌、棠下涌、車陂涌TP值為1.38 mg/L—2.53 mg/L,均為劣V類水質;各河涌底泥TP含量為2550—4210 mg/Kg;懸浮物TP含量為底泥TP含量的1.64—3.21倍,平均為2.36倍。采用生物制劑、底質改良劑,輔以人工復氧等措施對黑臭河涌進行生態(tài)修復的技術對水中TP具有明顯的去除效果,水體的水質指標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GB3838—2002),基本實現了對水體的生態(tài)修復。 河涌底泥—上...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
【文章頁數】: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P分別在單一溶質和混合液中吸附在凹凸棒上的吸附量混合液配比為:NaCI(1mM),NaNO3(1mM),NaHCO
日期10120圖7一2現場實驗上覆水TP的變化F19.7一2VariationofTPofoverlyingwaterduringinsituexPeriment試驗期間,定期取河涌底泥于培養(yǎng)皿中,自然風干后測TP,實驗結果見圖7一3。由圖7一3可知,試驗期間,底泥TP由2.14mg/g上升至4.16mg/g,底泥TP值增加近一倍。底泥TP這一污染指標有所升高,說明TP除極少部分被沉水植物吸收外,基本都沉降或吸附到底泥之上。這說明,采用生態(tài)修復的方法對水體進行治理,水體中的藝P并不能減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磷與湖泊富營養(yǎng)化[J]. 余先旭,孫石,朱寶平,胡永康. 云南環(huán)境科學. 2005(S1)
[2]三峽水庫蓄水后氮、磷營養(yǎng)鹽的特征分析[J]. 張遠,鄭丙輝,劉鴻亮,富國,羅專溪. 水資源保護. 2005(06)
[3]永定河沉積物中磷的存在形態(tài)及其指示意義[J]. 陳紅軍,黃懷曾,馮流,陳明. 巖礦測試. 2005(03)
[4]三峽水庫成庫初期氮、磷分布特征[J]. 張晟,劉景紅,張全寧,黎莉莉,李崇明,高吉喜. 水土保持學報. 2005(04)
[5]重慶長壽湖富營養(yǎng)化評價及氮磷平衡研究[J]. 楊志敏,熊海靈,張晟,張可,魏世強. 水土保持學報. 2005(02)
[6]杭州市水域的磷污染與禁限含磷洗滌劑的響應關系研究[J]. 谷慶寶,李發(fā)生,顏昌宙,韓梅.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05(02)
[7]蘇北地區(qū)農業(yè)非點源氮磷污染對水體的影響研究[J]. 朱建文,李秀華,梁琳玲,石美霞. 干旱環(huán)境監(jiān)測. 2005(01)
[8]硫酸改性凹凸棒粘土的性能表征及吸附PbⅡ工藝研究[J]. 王紅艷,張艷,周守勇,張莉莉,趙宜江.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1)
[9]幾種粘土礦物和粘粒土壤吸附凈化磷素的性能和機理[J]. 袁東海,張孟群,高士祥,尹大強,王連生. 環(huán)境化學. 2005(01)
[10]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復與水生生態(tài)修復[J]. 吳芝瑛,吳潔,虞左明.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5(01)
本文編號:3418583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
【文章頁數】: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P分別在單一溶質和混合液中吸附在凹凸棒上的吸附量混合液配比為:NaCI(1mM),NaNO3(1mM),NaHCO
日期10120圖7一2現場實驗上覆水TP的變化F19.7一2VariationofTPofoverlyingwaterduringinsituexPeriment試驗期間,定期取河涌底泥于培養(yǎng)皿中,自然風干后測TP,實驗結果見圖7一3。由圖7一3可知,試驗期間,底泥TP由2.14mg/g上升至4.16mg/g,底泥TP值增加近一倍。底泥TP這一污染指標有所升高,說明TP除極少部分被沉水植物吸收外,基本都沉降或吸附到底泥之上。這說明,采用生態(tài)修復的方法對水體進行治理,水體中的藝P并不能減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磷與湖泊富營養(yǎng)化[J]. 余先旭,孫石,朱寶平,胡永康. 云南環(huán)境科學. 2005(S1)
[2]三峽水庫蓄水后氮、磷營養(yǎng)鹽的特征分析[J]. 張遠,鄭丙輝,劉鴻亮,富國,羅專溪. 水資源保護. 2005(06)
[3]永定河沉積物中磷的存在形態(tài)及其指示意義[J]. 陳紅軍,黃懷曾,馮流,陳明. 巖礦測試. 2005(03)
[4]三峽水庫成庫初期氮、磷分布特征[J]. 張晟,劉景紅,張全寧,黎莉莉,李崇明,高吉喜. 水土保持學報. 2005(04)
[5]重慶長壽湖富營養(yǎng)化評價及氮磷平衡研究[J]. 楊志敏,熊海靈,張晟,張可,魏世強. 水土保持學報. 2005(02)
[6]杭州市水域的磷污染與禁限含磷洗滌劑的響應關系研究[J]. 谷慶寶,李發(fā)生,顏昌宙,韓梅.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05(02)
[7]蘇北地區(qū)農業(yè)非點源氮磷污染對水體的影響研究[J]. 朱建文,李秀華,梁琳玲,石美霞. 干旱環(huán)境監(jiān)測. 2005(01)
[8]硫酸改性凹凸棒粘土的性能表征及吸附PbⅡ工藝研究[J]. 王紅艷,張艷,周守勇,張莉莉,趙宜江.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1)
[9]幾種粘土礦物和粘粒土壤吸附凈化磷素的性能和機理[J]. 袁東海,張孟群,高士祥,尹大強,王連生. 環(huán)境化學. 2005(01)
[10]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復與水生生態(tài)修復[J]. 吳芝瑛,吳潔,虞左明.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5(01)
本文編號:34185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185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