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化方式對城市淤泥中重金屬固化效果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6 16:18
為了獲得一種高效、穩(wěn)定的城市淤泥固化技術(shù),研究了淤泥∶水泥∶粉煤灰∶重金屬捕捉劑質(zhì)量比分別為100∶7.5∶0∶0(SC7.5L0H0)、100∶7.5∶0∶0.1(SC7.5L0H0.1)、100∶5∶2.5∶0(SC5L2.5H0)和100∶5∶2.5∶0.1 (SC5L2.5H0.1)的淤泥固化配方對淤泥中重金屬形態(tài)和浸出質(zhì)量濃度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固化處理后淤泥中的重金屬由生物易利用態(tài)和生物中等可利用態(tài)向生物惰性態(tài)轉(zhuǎn)化,降低了其環(huán)境風(fēng)險;4種固化方式固化效果排序為SC7.5L0H0.1>SC5L2.5H0.1>SC7.5L0H0>SC5L2.5H0;經(jīng)4種固化方式處理后,淤泥中7種重金屬的浸出質(zhì)量濃度均達到了GB 5085.3—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biāo)準(zhǔn)浸出毒性鑒別》的限值要求;綜合考慮成本、固化效果和重金屬浸出質(zhì)量濃度,試驗淤泥宜采用SC5L2.5H0.1進行固化處理。重金屬被固化主要是由水泥、粉煤灰和重金屬捕捉劑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其機理包括共沉淀、吸附、螯合、包裹等作用。
【文章來源】:市政技術(shù). 2020,38(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固化方式處理后各重金屬賦存形態(tài)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污泥新型固化技術(shù)及其力學(xué)特性[J]. 楊愛武,胡垚,楊少坤. 巖土力學(xué). 2019(11)
[2]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耐久性研究[J]. 王東星,王宏偉,鄒維列,徐學(xué)勇. 巖土力學(xué). 2019(12)
[3]基于核磁共振技術(shù)的淤泥固化水分轉(zhuǎn)化機制研究[J]. 王士權(quán),魏明俐,何星星,張亭亭,薛強. 巖土力學(xué). 2019(05)
[4]堿性氧化劑對水泥固化淤泥強度的影響研究[J]. 王臻華,項偉,吳雪婷,崔德山. 巖土工程學(xué)報. 2019(04)
[5]固定化藥劑處理重金屬污染圍填海工程疏浚淤泥效果研究[J]. 廖樹妹,彭勃,汪元南,蔡素燕,洪鴻加,歐英娟. 廣東化工. 2019(04)
[6]基于碳化-固化技術(shù)的武漢東湖淤泥耐久性演變微觀機制[J]. 王東星,肖杰,李麗華,肖衡林. 巖土力學(xué). 2019(08)
[7]離子土固化劑固化淤泥的微觀機理研究[J]. 吳雪婷,項偉,王臻華,張美霞. 工程地質(zhì)學(xué)報. 2018(05)
[8]東北地區(qū)冬季水庫清淤重金屬超標(biāo)淤泥處置控制要點[J]. 王為碩,張宇浩. 中國金屬通報. 2018(09)
[9]響應(yīng)面分析外加固化材料對灘涂淤泥早期強度的影響[J]. 程倫旭,祝建中,嚴(yán)雷鳴,吳紹凱,徐迪,朱秋子. 應(yīng)用化工. 2018(07)
[10]水泥固化淤泥中重金屬擴散的試驗研究[J]. 喬兵,趙仲輝,王蘇娜,郭洪喜,江超. 河南科學(xué). 2017(03)
碩士論文
[1]活性MgO/堿-粉煤灰固化淤泥力學(xué)特性與微觀機理研究[D]. 王宏偉.武漢大學(xué) 2018
[2]新型金屬離子捕捉劑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 任龍.華東理工大學(xué) 2013
[3]腐殖酸對淤泥固化效果的影響及其機理[D]. 曾科林.河海大學(xué) 2006
本文編號:3214730
【文章來源】:市政技術(shù). 2020,38(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固化方式處理后各重金屬賦存形態(tài)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污泥新型固化技術(shù)及其力學(xué)特性[J]. 楊愛武,胡垚,楊少坤. 巖土力學(xué). 2019(11)
[2]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耐久性研究[J]. 王東星,王宏偉,鄒維列,徐學(xué)勇. 巖土力學(xué). 2019(12)
[3]基于核磁共振技術(shù)的淤泥固化水分轉(zhuǎn)化機制研究[J]. 王士權(quán),魏明俐,何星星,張亭亭,薛強. 巖土力學(xué). 2019(05)
[4]堿性氧化劑對水泥固化淤泥強度的影響研究[J]. 王臻華,項偉,吳雪婷,崔德山. 巖土工程學(xué)報. 2019(04)
[5]固定化藥劑處理重金屬污染圍填海工程疏浚淤泥效果研究[J]. 廖樹妹,彭勃,汪元南,蔡素燕,洪鴻加,歐英娟. 廣東化工. 2019(04)
[6]基于碳化-固化技術(shù)的武漢東湖淤泥耐久性演變微觀機制[J]. 王東星,肖杰,李麗華,肖衡林. 巖土力學(xué). 2019(08)
[7]離子土固化劑固化淤泥的微觀機理研究[J]. 吳雪婷,項偉,王臻華,張美霞. 工程地質(zhì)學(xué)報. 2018(05)
[8]東北地區(qū)冬季水庫清淤重金屬超標(biāo)淤泥處置控制要點[J]. 王為碩,張宇浩. 中國金屬通報. 2018(09)
[9]響應(yīng)面分析外加固化材料對灘涂淤泥早期強度的影響[J]. 程倫旭,祝建中,嚴(yán)雷鳴,吳紹凱,徐迪,朱秋子. 應(yīng)用化工. 2018(07)
[10]水泥固化淤泥中重金屬擴散的試驗研究[J]. 喬兵,趙仲輝,王蘇娜,郭洪喜,江超. 河南科學(xué). 2017(03)
碩士論文
[1]活性MgO/堿-粉煤灰固化淤泥力學(xué)特性與微觀機理研究[D]. 王宏偉.武漢大學(xué) 2018
[2]新型金屬離子捕捉劑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 任龍.華東理工大學(xué) 2013
[3]腐殖酸對淤泥固化效果的影響及其機理[D]. 曾科林.河海大學(xué) 2006
本文編號:3214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147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