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衛(wèi)星遙感的中國典型人為源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04:30
氮氧化物(NOx)排放對我國大氣復合污染具有重要貢獻,其來源包括電廠、工業(yè)和機動車等。在空間分布方面,典型的NOx排放源或以電廠等大點源形式存在,或聚集于城市形成高排放區(qū)域。基于排放清單等傳統(tǒng)方法的城市和電廠NOx排放的不確定性較大。衛(wèi)星遙感技術的發(fā)展為定量排放提供了新方法。在NO2衛(wèi)星圖像下,電廠和城市所在的高排放區(qū)和周邊區(qū)域之間存在明顯的濃度梯度,均呈現近似大點源排放的特點。本研究從這一特點出發(fā),基于衛(wèi)星遙感數據定量了中國城市和電廠的NOx排放量和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校驗了城市和電廠清單的準確性,并分析了排放變化的影響因素。首先,在收集整理約8000個機組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方法,建立了中國燃煤電廠高時空分辨率排放數據庫,計算了1990–2012年逐個機組的NOx排放。與之前研究相比,本研究建立的電廠排放清單在排放量和時空分布方面均具有更高精度;谥袊喑叨扰欧徘鍐蜯EIC模型,利用分省排放總量和空間代用參數分配方法獲取了城市尺度NOx排放清單。受空間分配方法限制,基于MEIC模型構建的城市NOx清單不確定性較大,年際排放變化特征與所屬省份的變化特征一致,難以反映城市真...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典型人為源排放清單概述
1.2.1 電廠排放清單研究現狀
1.2.2 城市排放清單研究現狀
1.3 衛(wèi)星遙感概述
1.3.1 大氣遙感原理
1.3.2 衛(wèi)星傳感器
1.4 衛(wèi)星遙感反演地面排放研究進展
1.5 研究目的、意義和內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5.2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第2章 中國電廠和城市排放清單
2.1 基于機組的電廠排放清單方法
2.1.1 活動水平
2.1.2 排放因子
2.2 電廠排放趨勢
2.2.1 發(fā)電效率演變
2.2.2 排放年際變化
2.2.3 排放空間分布
2.2.4 月排放變化
2.3 與已有電廠排放清單的對比
2.3.1 其他長時間序列排放清單
2.3.2 CARMA排放清單
2.4 電廠排放清單的不確定性分析
2.4.1 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2.4.2 不確定性定量結果
2.5 本研究采用的城市排放清單概述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衛(wèi)星遙感的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量反演
3.1 本章引論
3.2 排放量反演模型的建立
3.2.1 衛(wèi)星數據概述
3.2.2 建;A
3.2.3 存活時間定量
3.2.4 排放定量
3.3 排放量分析
3.3.1 存活時間反演結果
3.3.2 排放量反演結果
3.3.3 與排放清單的對比
3.4 反演排放可靠性分析
3.4.1 地形因素
3.4.2 不確定性定量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衛(wèi)星遙感的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變化反演
4.1 本章引論
4.2 排放變化反演模型的建立
4.2.1 高空間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數據處理
4.2.2 建;A
4.2.3 模型改進
4.3 排放變化分析
4.3.1 排放變化反演結果
4.3.2 與排放清單的對比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變化影響因素分析
5.1 本章引論
5.2 電廠排放變化影響因素
5.2.1 時間序列分析
5.2.2 電廠煙氣脫硝政策實施效果分析
5.3 城市排放變化影響因素
5.3.1 時間序列分析
5.3.2 不同類型城市排放趨勢差異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衛(wèi)星遙感觀測中國1996~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變化[J]. 張強,耿冠楠,王斯文,RICHTER Andreas,賀克斌. 科學通報. 2012(16)
[2]鍋爐NO_x排放控制技術及應用[J]. 曹定華,劉海洋. 華電技術. 2011(03)
[3]煤質變化對鍋爐設備的影響及其治理對策[J]. 沈魯鋒,宋紹偉. 山東電力技術. 2010(04)
[4]空氣分級低NO_X燃燒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錢琛林. 上海電力. 2010(01)
[5]火電廠NO_X排放及控制對策審視[J]. 朱法華,劉大鈞,王圣. 環(huán)境保護. 2009(21)
[6]立體分級燃燒對NO_x排放特性的影響[J]. 張曉輝,孫銳,孫紹增,秦明. 機械工程學報. 2009(02)
[7]大容量燃煤鍋爐性能與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試驗研究[J]. 王學棟,欒濤,程林. 發(fā)電設備. 2008(06)
[8]燃煤電廠排煙中NO_X構成及濃度換算的研究[J]. 馮淼,閻寒冰. 山西電力. 2007(S1)
[9]煤質變化對電廠安全經濟運行的影響及對策[J]. 劉瑛. 煤質技術. 2007(06)
[10]330MW機組鍋爐燃燒調整對NO_x排放濃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 王學棟,辛洪昌,欒濤,程林.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7(03)
本文編號:2911863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典型人為源排放清單概述
1.2.1 電廠排放清單研究現狀
1.2.2 城市排放清單研究現狀
1.3 衛(wèi)星遙感概述
1.3.1 大氣遙感原理
1.3.2 衛(wèi)星傳感器
1.4 衛(wèi)星遙感反演地面排放研究進展
1.5 研究目的、意義和內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5.2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第2章 中國電廠和城市排放清單
2.1 基于機組的電廠排放清單方法
2.1.1 活動水平
2.1.2 排放因子
2.2 電廠排放趨勢
2.2.1 發(fā)電效率演變
2.2.2 排放年際變化
2.2.3 排放空間分布
2.2.4 月排放變化
2.3 與已有電廠排放清單的對比
2.3.1 其他長時間序列排放清單
2.3.2 CARMA排放清單
2.4 電廠排放清單的不確定性分析
2.4.1 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2.4.2 不確定性定量結果
2.5 本研究采用的城市排放清單概述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衛(wèi)星遙感的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量反演
3.1 本章引論
3.2 排放量反演模型的建立
3.2.1 衛(wèi)星數據概述
3.2.2 建;A
3.2.3 存活時間定量
3.2.4 排放定量
3.3 排放量分析
3.3.1 存活時間反演結果
3.3.2 排放量反演結果
3.3.3 與排放清單的對比
3.4 反演排放可靠性分析
3.4.1 地形因素
3.4.2 不確定性定量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衛(wèi)星遙感的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變化反演
4.1 本章引論
4.2 排放變化反演模型的建立
4.2.1 高空間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數據處理
4.2.2 建;A
4.2.3 模型改進
4.3 排放變化分析
4.3.1 排放變化反演結果
4.3.2 與排放清單的對比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中國城市和電廠排放變化影響因素分析
5.1 本章引論
5.2 電廠排放變化影響因素
5.2.1 時間序列分析
5.2.2 電廠煙氣脫硝政策實施效果分析
5.3 城市排放變化影響因素
5.3.1 時間序列分析
5.3.2 不同類型城市排放趨勢差異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衛(wèi)星遙感觀測中國1996~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變化[J]. 張強,耿冠楠,王斯文,RICHTER Andreas,賀克斌. 科學通報. 2012(16)
[2]鍋爐NO_x排放控制技術及應用[J]. 曹定華,劉海洋. 華電技術. 2011(03)
[3]煤質變化對鍋爐設備的影響及其治理對策[J]. 沈魯鋒,宋紹偉. 山東電力技術. 2010(04)
[4]空氣分級低NO_X燃燒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錢琛林. 上海電力. 2010(01)
[5]火電廠NO_X排放及控制對策審視[J]. 朱法華,劉大鈞,王圣. 環(huán)境保護. 2009(21)
[6]立體分級燃燒對NO_x排放特性的影響[J]. 張曉輝,孫銳,孫紹增,秦明. 機械工程學報. 2009(02)
[7]大容量燃煤鍋爐性能與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試驗研究[J]. 王學棟,欒濤,程林. 發(fā)電設備. 2008(06)
[8]燃煤電廠排煙中NO_X構成及濃度換算的研究[J]. 馮淼,閻寒冰. 山西電力. 2007(S1)
[9]煤質變化對電廠安全經濟運行的影響及對策[J]. 劉瑛. 煤質技術. 2007(06)
[10]330MW機組鍋爐燃燒調整對NO_x排放濃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 王學棟,辛洪昌,欒濤,程林.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7(03)
本文編號:2911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118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