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紅樹林濕地沉積物重金屬的環(huán)境地球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9 23:16
福建省九龍江、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是我國兩處重要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近年來隨著地區(qū)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排入海灣河口的重金屬污染物迅速增多,大量的污染物匯集于河口海灣區(qū),使得紅樹林濕地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重金屬污染物的沖擊。本研究以這兩處紅樹林濕地為典型地區(qū),選擇七種主要的重金屬元素(Fe、Mn、Zn、Pb、Cu、Ni、Cd)為研究對象,采用連續(xù)提取法(SEPs: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分析幾種重金屬元素在紅樹林濕地沉積物中含量、賦存形態(tài)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其與沉積物理化性狀的關系,探討重金屬污染物在紅樹林濕地累積、遷移的規(guī)律;結合根際模擬試驗,探尋紅樹植物根系行為對重金屬(Cd)含量、形態(tài)的影響。最后通過研究酸可揮發(fā)性硫化物(AVS)與同時可提取重金屬(SEM)在試驗紅樹林濕地中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來評價紅樹林濕地重金屬污染的現(xiàn)狀。以期為紅樹林濕地重金屬的污染評價、紅樹林生態(tài)系的保護和恢復提供理論依據(jù)。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在試驗紅樹林濕地沉積物中,七種重金屬含量的大小順序均表現(xiàn)為:Fe Mn Zn Pb Cu Ni Cd。按照國家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在九龍江口、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林內(nèi)表層沉積物中, Zn的含量分別超過二類(≤350 mg.kg-1干重)和一類沉積物(≤150 mg.kg-1干重)標準;Pb的含量分別接近、超過了一類沉積物標準(≤60 mg.kg-1干重);Cu的含量均超過了一類沉積物標準(≤35mg.kg-1干重);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林內(nèi)表層沉積物Cd的含量為0.36mg.kg-1干重(0.48-0.25mg.kg-1干重),未超過一類沉積物標準(≤0.5mg.kg-1干重),但九龍江口紅樹林濕地林內(nèi)表層沉積物中Cd的含量為3.19mg.kg-1干重(1.95-5.37 mg.kg-1干重),超過了國家二類沉積物的標準(1.5mg.kg-1干重)。研究紅樹林濕地表層沉積物中,不同重金屬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形態(tài)分布。除Fe外,其余六種重金屬殘渣態(tài)比例均較低,非殘渣態(tài)比例較高。九龍江口紅樹林濕地林內(nèi)表層沉積物中,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是重金屬的主要賦存形態(tài),其占重金屬總量的比例分別為:73%(Pb)、52%(Fe)、51%(Mn)、48%(Cu)、35%(Zn)、31%(Cd)、28%(Ni);與九龍江口紅樹林濕地相比,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林內(nèi)沉積物中重金屬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比例均較高,使得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和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成為該濕地重金屬結合的兩種主要形態(tài)。兩種形態(tài)重金屬占重金屬總量的比例分別為:Fe(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41%;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8%);Mn(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35%;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25%);Zn(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27%;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32%);Pb(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38%;有機質硫化物結合態(tài):33%);Cu(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26%;有機質
【學位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X142
【部分圖文】:
圖 2.1 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樣點6取樣分布Figure 2.1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ite 6 in mangrove wetland of ZhangjiangEstuary所有沉積物樣品均在取樣后及時放置于放有致冷劑的塑料箱中,然后于冰庫中(-4℃)存放,返回實驗室后存放于冰柜中。沉積物柱狀樣移出冰柜輕微解凍
和非根際區(qū)(圖 2.2)。每個根際箱裝處理后沉積物約 13k復,共 21 個根際箱,置于溫室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 8 個多月。蒸發(fā)損失的水量。1月8日拆開根際箱后分層移出沉積物及植物樣品,部分沉測定Cd的形態(tài)分布及含量[64],部分沉積物經(jīng)風干后測定p量。部分植物樣品按根、莖、葉、下胚軸分開后,殺青(648h),用瑪瑙研缽研磨,過篩(0.5mm),測其中Cd含量。
沉積物酸可揮發(fā)性硫測試裝置示意圖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77092
【學位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X142
【部分圖文】:
圖 2.1 漳江口紅樹林濕地樣點6取樣分布Figure 2.1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ite 6 in mangrove wetland of ZhangjiangEstuary所有沉積物樣品均在取樣后及時放置于放有致冷劑的塑料箱中,然后于冰庫中(-4℃)存放,返回實驗室后存放于冰柜中。沉積物柱狀樣移出冰柜輕微解凍
和非根際區(qū)(圖 2.2)。每個根際箱裝處理后沉積物約 13k復,共 21 個根際箱,置于溫室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 8 個多月。蒸發(fā)損失的水量。1月8日拆開根際箱后分層移出沉積物及植物樣品,部分沉測定Cd的形態(tài)分布及含量[64],部分沉積物經(jīng)風干后測定p量。部分植物樣品按根、莖、葉、下胚軸分開后,殺青(648h),用瑪瑙研缽研磨,過篩(0.5mm),測其中Cd含量。
沉積物酸可揮發(fā)性硫測試裝置示意圖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軍廣;趙志忠;趙廣孺;張忠偉;王鵬;;紅樹林濕地沉積物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及其存在形態(tài)研究進展[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2 王妍;蔡體久;張功寶;劉斌;;小興安嶺典型濕地土壤Cu化學形態(tài)空間分布及干擾對其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0年06期
3 王妍;蔡體久;滿秀玲;劉斌;;小興安嶺典型濕地土壤Fe化學形態(tài)空間分布及干擾對其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細香;重金屬污染對可口革囊星蟲的毒性效應[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妍;小興安嶺典型濕地土壤重金屬化學形態(tài)分布及干擾的影響[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王軍廣;海南島北部紅樹林地區(qū)沉積物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鮑麗麗;膠州灣陸源污染物排?偭靠刂茮Q策支持系統(tǒng)建模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王鵬;海南島北部紅樹林濕地重金屬富集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江婧;根際微域重金屬形態(tài)變化及其遷移轉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77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77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