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電化學處理含鹽有機廢水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X703
【圖文】:
同極板材料活性氯產生差異最主要的原因體現在極板表面結構的差異上面呈現多孔結構,在電解過程中由于極板表面的析氧反應會引起水質的酸孔陽極表面所表現的 pH 比溶液中更低,而且其與溶液之間會存在一個 pH 條件有利于活性氯在電解過程中的產生量[62]。鑒于此種情況,即使電解件下進行,由于多孔陽極表面獨立的酸性層的作用,亦可產生少量活性氯液中的污染物。H 的影響氯間接電化學氧化在反應過程中會發(fā)生很多副反應,不同的 pH 會對這些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影響溶液中水和氯離子的氧化過程,低氯反應的發(fā)生,產生更多的活性氯氧化劑從而增強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降各類氯化物(Cl2(aq)、Cl3-、HClO、ClO-)在溶液中的相對含量。Martínez- M NaCl 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活性氯物質在不同 pH 條件下的分配規(guī)律進圖 1-3 所示,當 pH 小于 3 時,主要產生 Cl2,并存在少量 Cl3-,pH 在 4以 HClO 的形式存在,當 pH 大于 8 時,主要以 ClO-的形式存在。通常情況電位是 1.36 V vs. SHE,HClO 的析出電位為 1.49 V vs. SHE,ClO-的析出
圖 1-3 不同 pH 下溶液中活性氯的存在形式Fig. 1-3 Speciation diagram for the chlorine vs pH使用 Ti/PbO2電極處理某工業(yè)廢水的二沉池出水時,在 COD 的去除效率基本保持不變,但是當 pH 繼續(xù)增加至低。相似的,Aquino 等[65]使用 Si/BDD 電極對含氯化鈉擬廢水進行處理,在 pH4~7.5 時分別獲得了較高和較低下氯酸鹽和高氯酸鹽的產生,使得電解過程中產生較少指出的是,由于電解過程中會產生緩沖物質,因此在整持在 8.0~8.5 之間[66]。的影響氯的過程與諸多因素有關,通常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由電解液流速/轉速控制的質量傳質過程同時存在且相互影電化學氧化過程進行了分析,具體可分為兩類[67]:應強于析氯反應:主要表現在 NaCl 含量較低、pH 較高、機污染物種類難以被活性氯分解等要素。在 Donaghue
圖 1-4 電芬頓反應過程的主要機理示意圖[92]ematic diagram of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electric Fenton reactionenton工藝相比,電芬頓廢水處理工藝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在以有效的避免了在運輸、儲存或處理過程中的風險;可通過力學過程,從而為機理研究提供可能;由于陰極表面 Fe染物的降解率被提高,同時污泥產量得到極大的削減;等量的有機污染物質所需運行成本能夠被有效的控制[86]過程中的作用效果,研究者們從 pH、電流密度、催化劑能夠參與反應的溶解氧含量等多個方面對反應條件進行性,優(yōu)化反應器設計,以期提高廢水中羥基自由基的產解效果[88,93-98]。,溶液中芬頓試劑由 Fe2+轉化為 Fe3+后與氫氧根結合產程中能夠產生的 OH 極度減少,直至隨著 Fe2+完全轉化yrkowicz 和 Kavitha 等[100,101]分別指出過高和過低 pH 都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史奇;;化工行業(yè)有機廢水的處理工藝[J];化工設計通訊;2019年01期
2 張文文;鞠燁;;基于傳統(tǒng)濕式氧化技術處理難降解高有機廢水的應用研究[J];建筑與預算;2017年03期
3 趙書敏;周慧君;;高濃度有機廢水濃縮技術研究進展[J];山東化工;2017年07期
4 楊金明;楊卉;李緒坤;王清作;莫倩雯;潘學軍;楊本芹;;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蒸發(fā)處理技術及展望[J];工業(yè)水處理;2017年06期
5 張錦泰;黃亞繼;劉秀寧;梁晶;楊釗;王健;;浸沒燃燒技術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研究[J];環(huán)境工程;2017年07期
6 夏兵;;硫酸鹽還原菌處理含硫酸鹽有機廢水的原理及其應用[J];石化技術;2017年07期
7 王琦;楊彥超;王文江;;高鹽有機廢水熱力學組合工藝應用[J];水運工程;2017年08期
8 ;煤制油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J];山西化工;2014年06期
9 劉守成;金艷芳;隋志強;張燁;寇煥起;;“UASB+微電解+BCO+BAC”組合工藝處理有機廢水的中試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年17期
10 李瑞波;;讓“重茬癥”土地豐收 變高污染有機廢水為寶[J];中國農資;2017年3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毋偉;高爽;涂偉霞;陳建峰;;顆粒穩(wěn)定乳液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2 劉鴻;王川;劉元;黃秋云;宋誠;;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染控制的電化學原理與技術[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二十六分會:環(huán)境化學[C];2016年
3 崔秋;魏殿禮;孫昕;孫昀;;高濃度有機廢水厭氧處理試驗研究[A];中國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論文集(第六期)[C];2000年
4 朱昌平;黃波;韓慶邦;倪才華;朱光軍;余建剛;;兩種典型有機廢水的超聲降解實驗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功率超聲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胡加茂;余志龍;;焚燒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A];金華生態(tài)·人居環(huán)境城市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朱志昂;;磁電效應在玉米淀粉有機廢水回收利用應用實驗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7 羅慧東;曾國驅;王文秀;李登蘭;孫國萍;;厭氧折流板反應器處理高濃度含硫酸鹽有機廢水研究[A];第十次全國環(huán)境微生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吳昌永;周岳溪;宋玉棟;席宏波;;松花江石化行業(yè)有毒有機廢水預處理技術評估方法研究[A];2016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6年
9 李昭;王寶慶;劉士琪;汪敬恒;任保增;;溶劑萃取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研究[A];2013中國水處理技術研討會暨第33屆年會論文集[C];2013年
10 李維軍;曹鵬;李春;魯建江;;好氧-厭氧耦合法處理番茄醬加工有機廢水的基礎研究[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軍;西洽會展示一批石化成果[N];中國化工報;2015年
2 記者 楊希偉 熊金超;湖北安琪公司表示加緊建設治污項目[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3 張興剛邋張建民;有機廢水治理難在哪里[N];中國化工報;2007年
4 蔡忠仁;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有了新技術[N];中國化工報;2008年
5 特約記者 李權生;高濃度有機廢水排放難題初解[N];中國化工報;2002年
6 記者 馬云霄;高濃度有機廢水從此“有治”了[N];黑龍江日報;2005年
7 彭萬峰;高濃度有機廢水凈化好幫手[N];中國水利報;2003年
8 任洪強;有機廢水治理技術亟待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5年
9 鐘昕;有效治理高濃度有機廢水[N];中國環(huán)境報;2007年
10 張淑英;高濃度有機廢水有克星[N];中國化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鵬飛;低能耗電化學處理含鹽有機廢水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9年
2 潘欣榮;有機廢水選擇性厭氧產酸發(fā)酵過程的調控與產物回收新技術[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3 趙光明;有機廢水過熱近臨界水氧化理論與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5年
4 劉春爽;有機廢水同步脫硫脫氮組合工藝運行特性及關鍵影響因素[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劉琳東;基于Ni/PS和Mo-Sch/H_2O_2高級氧化體系處理含酚有機廢水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李天成;重金屬有機廢水電生物修復及生物膜結構與生物吸附模擬[D];天津大學;2003年
7 聶艷秋;廢水產氫產酸/同型產乙酸耦合系統(tǒng)厭氧發(fā)酵產酸工藝及條件優(yōu)化[D];江南大學;2007年
8 陳武;三維電極處理幾種模擬有機廢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曹禮梅;電加熱—液態(tài)氣相催化法在環(huán)境中的應用探索[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劉亞納;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生化法降解有機廢水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紫宇;基于生物質棉纖維的功能材料制備及其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洪永強;高鹽有機廢水蒸餾壓縮過程污染物遷移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3 孟泓杉;GA基陰極的制備及其對有機廢水降解的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祁文強;藻菌體系下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營養(yǎng)回收和能量利用機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8年
5 趙書敏;反滲透法分離濃縮化工企業(y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實驗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7年
6 苗雨;高濃度硫酸鹽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及其微生物學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7 魏超;微波協同敏化劑+高級氧化降解高鹽有機廢水中有機物[D];浙江理工大學;2019年
8 許碩;含鹽有機廢水生物降解群落結構分析及其耐鹽機理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
9 孫芳立;集成電滲析分離強化有機廢水厭氧發(fā)酵產酸和膜污染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
10 楊昭;過硫酸鹽氣液兩相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處理有機廢水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751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5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