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水、沉積物和魚體中的合成麝香及人體暴露評估
【圖文】:
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37卷年間分3次(7月、11月和次年3月)采集表層水和沉積物樣品各48個,采樣點位置如圖1所示.采樣時用采水器采集表層水5L,同時用抓斗采泥器收集該采樣點的表層沉積物,保存于密實袋中.在湖區(qū)采集野生魚類,采集的品種為中國花鱸(Lateolabraxjaponicus,n=5)、花魚骨(Hemibarbusmaculatus,n=5)、黃榊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n=5)、青梢紅湆(Erythroculterdabryi,n=5)、泥鰍(Orientalweatherfish,n=5)、刀鱭(Coiliamystus,n=5)、團頭魴(Megalobramaamblycephala,n=2)、鳙魚(Aristichysnobilis,n=3)、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n=3)、鯉魚(Cyprinuscarpio,n=3)、青魚(Mylopharyngodonpiceus,n=1),,共計42個魚樣.圖1淀山湖采樣位置分布示意圖Fig.1SamplinglocationsattheDianshanLake注:S1#(31°11'13.6″N,120°58'53.3″E)、S2#(31°08'35.4″N,120°55'13.2″E)、S3#(31°07'05.1″N,120°54'28.8″E)、S4#(31°06'46.3″N,120°55'12.3″E)、S5#(31°05'17.8″N,120°54'29.1″E)、S6#(31°05'02.2″N,120°54'12.0″E)、S7#(31°06'02.9″N,120°59'09.4″E)、S8#(31°05'33.4″N,120°58'30.9″E)、S9#(31°05'24.7″N,120°58'38.2″E)、S10#(31°09'52.6″N,120°58'20.9″E)、S11#(31°08'01.6″N,120°58'00.6″E)、S12#(31°07'26.8″N,121°00'05.3″E)、S13#(31°06'14.6″N,120°56'08.8″E)、S14#(31°05'10.0″N,120°55'27.9″E)、S15#(31°06'26.7″N,120°59'51.4″E)、S16#(31°04'55.6″N,120°56'27.6″E)2.3樣品處理取5L表層水樣,用0.45μm玻璃纖維濾膜分
脂重)表層水/(ng·L-1)沉積物/(ng·g-1干重)薩利麝香(ADBI)<LOD~2.04<LOD<LOD粉檀麝香(AHMI)<LOD<LOD<LOD特拉斯(ATII)<LOD<LOD<LOD佳樂麝香(HHCB)9.84~2562.71~25.80.30~2.50吐納麝香(AHTN)3.03~18.20.09~3.60<LOD~0.31二甲苯麝香(MK)<LOD~21.10.02~1.07<LOD~0.05酮麝香(MX)<LOD~75.2<LOD~0.08<LOD~0.09Σmusks15.45~2672.81~26.000.40~2.82注:LOD為儀器檢出限.3.2污染物的組成分布特征和時空分布特點合成麝香污染物濃度百分比組成如圖2所示,不同介質(zhì)的污染物濃度百分比組成情況比較相似,3種介質(zhì)中的主要污染物均為HHCB.在表層水和沉積物中,HHCB占總濃度的81%和94%;魚肉樣本中所占的濃度百分比也超過了80%.這說明國內(nèi)目前個人護理用品的主要添香化合物為HHCB.3類圖2不同合成麝香的濃度分布特征Fig.2The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syntheticmusks39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莊云龍,石秀春;重金屬由水相到沉積物相的標(biāo)準(zhǔn)遷移自由能[J];上海環(huán)境科學(xué);2003年11期
2 李敏,倪晉仁,王光謙,韋鶴平;環(huán)境因素對長江口水域沉積物吸附磷酸鹽的影響研究[J];應(yīng)用基礎(chǔ)與工程科學(xué)學(xué)報;2005年01期
3 高敏;張生;計亞麗;馮偉瑩;;烏粱素海沉積物對磷的吸附特征[J];節(jié)水灌溉;2011年06期
4 詹旋燦;蘇玉萍;莊一廷;陳友震;鄢晶;;微生物對杜塘水庫沉積物氮元素釋放的影響[J];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學(xué)報;2013年01期
5 王曉麗;包華影;郭博書;;黃河沉積物對磷的吸附行為[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2009年06期
6 王宇;尹華;秦華明;葉錦韶;彭輝;何寶燕;張娜;;珠江河口沉積物對十溴聯(lián)苯醚的吸附[J];環(huán)境化學(xué);2013年04期
7 李敏,韋鶴平,王光謙,倪晉仁;長江口、杭州灣水域沉積物對磷吸附行為的研究[J];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2004年01期
8 張長;曾光明;余健;黃國和;王琴;;雙酚A在湘江沉積物上的吸附特征[J];中國環(huán)境科學(xué);2006年05期
9 王曉麗;郭博書;;黃河沉積物對磷酸鹽吸附的固體濃度效應(yīng)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漢文版);2010年01期
10 史貴濤;陳振樓;畢春娟;孫超;孫月娣;許世遠(yuǎn);;城郊小河流沉積物吸附Pb~(2+)的動力學(xué)過程[J];環(huán)境科學(xué);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史貴濤;陳振樓;許世遠(yuǎn);孫超;畢春娟;;Pb2+在城郊小河道沉積物上吸附的動力學(xué)過程和機制[A];地理學(xué)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中國地理學(xué)會2008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夏黎莉;鄱陽湖沉積物中磷的形態(tài)及吸附釋放特征研究[D];南昌大學(xué);2007年
2 方力;浙江省表層土壤和沉積物中鹵代阻燃劑污染特征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2012年
3 虞堅;錢塘江沉積物多氯聯(lián)苯的釋放規(guī)律及其污染控制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2年
4 徐昕照;正磷酸鹽在北京市景觀水體—沉積物界面上的吸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0年
5 王宇;十溴聯(lián)苯醚在沉積物中的吸附與微生物降解[D];暨南大學(xué);2013年
6 薩茹莉;黃河包頭段分粒級沉積物磷吸附特征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8年
7 劉培怡;黃河上游沉積物中磷形態(tài)分布及其對磷的吸附特征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劉立丹;典型工業(yè)地區(qū)及流域沉積物中持久性有機物的分布特征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11年
9 劉婷;硝基苯在河水中氣—液—固相間遷移規(guī)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2697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9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