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減排溫室氣體估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鐵紅,林英姿,彭舉威,崔玉波,韓相奎,王翠蘭;潛流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特性[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尹連慶,張建平,董樹軍,何鳳鳴;粉煤灰基質人工濕地系統(tǒng)凈化污水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3 李志剛;蔣越華;陳海鳳;黃海連;李素麗;;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對三種植物幼苗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英文)[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4 劉春常,夏漢平,簡曙光,任海,張倩媚,劉家寶,郁向東;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研究——以深圳石巖河人工濕地為例[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5年04期
5 肖恩榮;梁威;吳振斌;;污水處理中的人工濕地強化技術研究[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6年07期
6 吳梅生;文屹;張嘯楚;;人工濕地在高校污水中水回用處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0年30期
7 王紅強;張列宇;朱慧杰;余海靜;張奎;史樂君;;人工濕地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2期
8 于宏兵,張萬友;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人工濕地處理污水[J];中國給水排水;2004年12期
9 吳春英;胡慶余;;關于吉林市人工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規(guī)劃的設想[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6期
10 吳春英;胡慶余;;吉林市人工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規(guī)劃的設想[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左文濤;康蘇花;;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及其應用[A];《河北環(huán)境科學》-華北五省市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黃金;喬亮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及應用前景[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1卷)[C];2009年
3 常高峰;;人工濕地水處理技術生態(tài)價值的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余杰;田寧寧;錢靖華;李燕林;高成杰;;人工濕地在回用水中的應用及須考慮的問題[A];2009水業(yè)高級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張歡歡;黃玉明;;表面活性劑對人工濕地污泥揮發(fā)性有機硫化物產生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6 周文敏;肖華;喻曼;許育新;符建榮;;人工濕地技術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A];十一五農業(yè)環(huán)境研究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水循環(huán)處理與園林景觀的融合——以鄭州市鄭東新區(qū)人工濕地公園為例[A];中國公園協會2009年論文集[C];2009年
8 馬建國;劉月敏;陸明;;人工濕地中氮代謝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機理[A];十一五農業(yè)環(huán)境研究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李德斌;李建;劉正實;段秋宴;;基于人工濕地的組合式無能耗污水處理技術及工程示范[A];2011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1年專刊(二)[C];2011年
10 李杰;徐竟成;李光明;黃翔峰;;人工濕地深度處理焦化廢水的毒性消減試驗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高麗;澄海鹽鴻建人工濕地[N];廣東建設報;2006年
2 記者 蔣貴有 通訊員 夏德喜;玉溪人工濕地建設全國領先[N];云南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宗寶泉 通訊員 姜寶泉;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作用有多大?(下)[N];科技日報;2011年
4 王威克;經營管理及生態(tài)系恢復成交流重點[N];中國漁業(yè)報;2009年
5 胡崇良;昆陽磷礦人工濕地處理污水效果好[N];中國化工報;2010年
6 記者 吳劍林;人工濕地每天可處理污水4萬噸[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7 記者 鄧建華;我省開始推行城鎮(zhèn)人工濕地技術[N];海南日報;2007年
8 桐廬記者站 程大鵬邋記者 陳瑋 桐廬記者站 裘一琳;上面養(yǎng)花種草 下面過濾污水[N];杭州日報;2007年
9 董仁杰;人工濕地凈化機理[N];中國水利報;2010年
10 記者 蘇曉梅;獲國家千萬元資金支持[N];天津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濤;人工濕地減排溫室氣體估算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司萬童;人工濕地構建及其對污染的黃河灌溉水處理效應[D];蘭州大學;2011年
3 修春海;人工濕地預處理引黃水庫水的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肖海文;城市徑流特征與人工濕地處理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練建軍;人工濕地基質植物除鉬機理與效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6 陳明輝;人工濕地系統(tǒng)氯離子分布特征及其綜合生態(tài)效益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劉冬;人類—自然耦合系統(tǒng)中生產和分解子系統(tǒng)功能強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昊;北方都市生態(tài)人工濕地深度處理污水廠二級出水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9 張一丁;水田氮磷運移規(guī)律及排水凈化再利用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10 李淑蘭;人工濕地處理城鎮(zhèn)污水和豬場廢水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守波;微電場—人工濕地耦合系統(tǒng)處理重金屬廢水初探[D];東華大學;2011年
2 楊帆;應用人工濕地處理城鎮(zhèn)生活污水[D];吉林大學;2011年
3 溫小鵬;污水廠升級改造人工濕地深度處理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肖婷;寒冷地區(qū)人工濕地基質的篩選及凈化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劉峰;復合式人工濕地處理小城鎮(zhèn)生活污水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劉波;農田徑流人工濕地處理中磷的去除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曾永剛;人工濕地對微污染水中污染物去除特征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8 張鍵;人工濕地處理源水中兩種典型POPs物質的效果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9 張蔚;修復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植物篩選與人工濕地基質凈化性能比較[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安麗娜;厭氧發(fā)酵與人工濕地組合處理小城鎮(zhèn)污水的效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02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0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