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混凝強化重力流MBR除污染效能及膜污染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3-31 11:52
【摘要】:在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時期,分散式污水的隨意排放,造成嚴重的水環(huán)境污染,制約著經(jīng)濟和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分散式污水處理是解決村鎮(zhèn)污水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關鍵技術。重力流膜生物反應器(Gravity-driven membrane bioreactor,GDMBR)因其具有低能耗、低維護的特點,在分散式污水處理與回用領域極具潛力。不過GDMBR長期運行過程中穩(wěn)定通量較低,極大地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炷鳛樗幚眍I域常用的工藝,具有除污效能好、操作簡單、適用性強等優(yōu)點,且可有效控制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的膜污染。然而在無(低)剪切力的GDMBR中混凝是否也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提高膜通量,目前國內外尚無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故本論文針對性地開展了混凝調控控制GDMBR膜污染,強化其產(chǎn)水及除污染效能研究。根據(jù)混凝方式不同,先考察了原位混凝和預混凝對GDMBR污水處理效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原位混凝可以降低污泥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含量,提高污泥混合液的碳源含量,加快脫氮菌群的生長,但后期鋁鹽積累會對微生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削弱脫氮效果。預混凝出水中殘存的少量鋁鹽對GDMBR去除有機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預混凝降低了進水中有機物含量,延緩脫氮菌群生長。此外,兩種反應器的出水TP和余鋁均達到高標準排放。其次,論文探討了原位混凝GDMBR出水通量的穩(wěn)定特性及其膜污染特性。結果表明:原位投加聚合氯化鋁(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l)可以顯著提升GDMBR的膜滲透效能,然而膜通量隨運行時間逐漸下降,通量無法穩(wěn)定。一方面PACl可形成大顆粒絮體進而沉積在表面,使生物濾餅層的孔隙率增加,另一方面PACl也可阻止SMP和EPS粘附在膜表面,緩解這些物質在膜表面聚集和堵塞膜孔的影響。然而,長期運行過程中,原位混凝會導致鋁鹽的積累,減弱生物濾餅層的生物作用,生物濾餅層的ATP含量是空白組的五分之一。持續(xù)的原位混凝過程會影響混合液中生物的增長,進而影響生物濾餅層中的生物作用,這是膜通量無法維持穩(wěn)定的首要原因。此外,本文進一步開展了預混凝對GDMBR出水通量的通量穩(wěn)定特性及其膜污染機制。結果表明:預混凝也可顯著提升GDMBR的穩(wěn)定通量,且長期運行過程中通量能夠維持穩(wěn)定。預混凝可降低GDMBR進水中有機物含量(12%),進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是GDMBR膜通量提高的原因。預混凝GDMBR中的殘余絮體顆粒會吸附混合液及濾餅層中的EPS,同時構筑膜表面生物濾餅層的無機顆粒骨架,增加濾餅層的多孔性,進而改善膜表面生物濾餅層的結構和組成,提高膜通量。此外,預混凝GDMBR生物濾餅層的ATP含量與空白組相當,這表明預混凝GDMBR中逐漸形成了非均相的、多孔的生物濾餅層結構。因此,預混凝GDMBR高穩(wěn)定通量的原因在于生物濾餅層具有高ATP活性,低EPS含量的特性。綜上可知,原位混凝和預混凝均可顯著緩解GDMBR膜污染,提高通量,強化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然而實際應用中,應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技術、人員、成本及土地利用等),靈活選擇。當用地緊張時、技術條件好時,可以使用原位混凝GDMBR,但需要定期物理清洗以減緩膜通量下降,清洗后通量可恢復90%以上。當占地面積不受限制、技術條件差時,優(yōu)先推廣使用預混凝GDMBR,維護更簡單。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X7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Ruyuan Jiao;Rolando Fabris;Christopher W.K.Chow;Mary Drikas;John van Leeuwen;Dongsheng Wang;Zhizhen Xu;;Influence of coagulation mechanisms and floc formation on filterabil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年07期

2 王德美;王曉昌;唐嘉陵;夏四清;;不同回流比和SRT對A/O-MBR脫氮除磷的影響[J];工業(yè)水處理;2016年01期

3 潘賽;邢美燕;王寅;張國貞;楊健;;蚯蚓生物濾池污水處理研究進展[J];中國給水排水;2015年22期

4 鄭欣鈺;鄭懷禮;趙斯怡;陳偉;閆正乾;董林輝;;混凝工藝去除水源水中藻類物質研究進展[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5年11期

5 廖日紅;顧華;申穎潔;黃峗芳;;北京市農(nóng)村生活污水排放現(xiàn)狀調研與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1年02期

6 俞開昌;黃霞;;再生水回用工程MBR工藝設計及運行[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08年06期

7 柴世偉;裴曉梅;張亞雷;李建華;趙建夫;;農(nóng)業(yè)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術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6年06期

8 趙立志;趙永鵬;代加林;;陽離子丹寧絮凝劑的制備及其性能評價[J];重慶環(huán)境科學;199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薛梅;韓洪軍;馬文成;王卓藝;梁杰;;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分散式污水處理[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丁安;重力流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灰水效能及膜通量穩(wěn)定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馮華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開發(fā)及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宮徽;以資源化為目標的新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預處理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508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508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f3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