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孔結(jié)構(gòu)對活性炭動態(tài)吸附高濃度甲苯的影響
[Abstract]:The effects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adsorption site of toluene at high concentr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oluene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oluene by the increase of micropore volume of 0.6 nm. When the pore volume reaches 0.32 times of the micropore volum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micropore reaches 100. Toluene is first adsorbed in the micropore, and the adsorption potential is transferred to the mesopore, which not only acts as a channel, but also plays an adsorption role. The increase of the mesoporous capacity of the mesoporous volume is mainly an adsorption effect,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is 565 mg g ~ (-1), which is 2.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dsorption temperature, the amount of saturated adsorption de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oluene by activated carbon is mainly physical adsorption.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化工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
【基金】:華僑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基金(11BS215)
【分類號】:X701;O647.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興寶;李桂蓮;谷海燕;;論活性炭在輸液生產(chǎn)中的合理使用[J];黑龍江醫(yī)藥;2001年01期
2 ;連續(xù)式活性炭灰化爐介紹[J];黃金科學技術(shù);2002年04期
3 車洪;活性炭趣話[J];林產(chǎn)化工通訊;2002年02期
4 李蘭廷;趙諶琛;魏寧;;功能化活性炭研究進展綜述[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07年05期
5 陶德寧;;用苯甲;螂屦じ降幕钚蕴课解(Ⅳ)[J];鈾礦冶;2010年02期
6 戴偉娣;孫康;;我國活性炭技術(shù)標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需求分析[J];生物質(zhì)化學工程;2010年03期
7 王雙振;韓曉春;;應用活性炭在燃燒后捕獲二氧化碳的研究[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謝賡年;;近年來國外活性炭生產(chǎn)和研究動態(tài)[J];林化科技;1974年02期
9 ;煉油廠污水活性炭吸附裝置建成投產(chǎn)[J];石油煉制與化工;1977年02期
10 章知德;用活性炭吸附硝酸廢氣[J];勞動保護;1988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青芝;肖德濤;趙桂芝;;活性炭局部降氡效率的理論模型研究[A];第十屆全國固體核徑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劉守新;;光催化再生型活性炭的研制[A];第19屆炭—石墨材料學術(shù)會論文集[C];2004年
3 高麒麟;包玉明;代仁勝;;微波再生活性炭的研究[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4 張聲俊;劉吉平;闞美秀;江玉玲;;以褐煤為原料制備活性炭的新技術(shù)[A];中國化工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陳燕丹;黃明X&;黃彪;;富鉀商陸原位活化制備活性炭的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shù)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zhì)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論文集[C];2009年
6 劉錦周;謝安國;朱穎;龐秋鳴;;煙氣吸附脫硫的活性炭熱物性的模擬分析[A];2010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娜;章征寶;龍yN錕;;活性炭改性處理水中砷的研究進展[A];全國給水排水技術(shù)信息網(wǎng)41屆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李登新;江旭佳;仝偉;;廢棄麻織物制備活性炭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9 彭紹洪;李春娟;朱秀蓮;王連彬;倪曉連;;用廢棄香蕉樹制取活性炭的工藝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10 林鳳玲;葉李藝;沙勇;陳思源;;兩步法制備竹質(zhì)活性炭[A];中國顆粒學會2006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威力;活性炭七成低價出口兩頭不落好[N];中國化工報;2007年
2 趙寧 張長喜;活性炭出口再敲能源消耗警鐘[N];國際商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常素莉;“綠世界”活性炭走上“神五”[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4 記者 葉濱 胡占富;活性炭治污方案由實驗室轉(zhuǎn)入“實戰(zhàn)”[N];哈爾濱日報;2005年
5 張素霞;活性炭在自來水供水中的應用[N];中國建設(shè)報;2005年
6 記者 高天賦;已儲備16噸活性炭[N];黑龍江日報;2005年
7 本報實習記者 謝微微;黑炭真能吸走臟空氣?[N];健康時報;2004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王媛;活性炭包沒那么神[N];中國質(zhì)量報;2013年
9 王清;濾毒盒使用須細辨現(xiàn)場復雜情況[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1年
10 張志亮;PE/VC緊盯中國“活性炭” 產(chǎn)品亟待升級[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際會;小麥秸稈炭改性活化及其氮磷吸附效應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周保華;土霉素菌渣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王魯香;新疆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4 宋劍飛;活性炭吸附VOCs及其構(gòu)效關(guān)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5 屈廣周;DBD等離子體降解活性炭吸附的有機物及活性炭再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肖平;活性炭腸道驅(qū)鉛治療鉛中毒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劉劍;微纖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志鵬;活性炭及磁性碳材料吸附金納米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薛蓓;基于活性炭吸附及組合工藝對洗消廢水處理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趙欣;我國活性炭出口貿(mào)易及其競爭力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4 張曉明;煤基乙二醇變色機理及脫色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張博;吸附法/微波紫外輻射深度處理氯霉素工業(yè)廢水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廖炳權(quán);活性炭在制糖清凈工藝中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7 王陽龍;基于孔道中NOx催化醇和硫醚有氧氧化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王守濱;活性炭吸附有機氣體對其電阻率影響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9 蔡夢琦;活性炭吸附煙氣中CO_2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10 龍虎;蓄電池鉛膏預脫硫母液凈化及副產(chǎn)品回收新技術(shù)實驗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09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0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