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SBR反應柱中好氧污泥顆;捌涮匦
本文選題:好氧顆粒污泥 + 集成電路工業(yè)廢水 ; 參考:《工業(yè)水處理》2017年10期
【摘要】:應用高徑比為3.67的SBR反應柱R1培養(yǎng)好氧顆粒污泥,結果表明,經(jīng)90 d培養(yǎng)即可獲得粒徑主要分布在0.5~1.0 mm、形狀規(guī)則、結構密實的好氧顆粒污泥。R1中顆粒污泥MLSS為5 500 mg/L,SVI_(30)為36 m L/g,好氧顆粒污泥沉降性能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活性污泥。應用培養(yǎng)的好氧顆粒污泥處理實際集成電路工業(yè)綜合廢水,廢水COD、氨氮、TP和TN去除率分別在85%、80%、60%和47%以上。通過污泥產(chǎn)率分析得出,好氧顆粒污泥比活性污泥污泥原位減量41.5%。
[Abstract]: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as cultured on SBR reaction column R1 with a ratio of height to diameter of 3.6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90 days of culture, the particle size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0.510 mm and the shape was regular.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R1, the MLSS of granular sludge is 5 500 mg / L / L SVI / L) = 36 mL / g, and the settling performance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as used to treat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of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 NH3-N, TP and TN were more than 60% and 47%,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ludge yield,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s 41.5% less than activated sludge in situ.
【作者單位】: 國家環(huán)境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管理技術重點實驗室深圳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基金】:深圳市科技應用示范項目(KJYY20150430175426620) 深圳市科技基礎研究項目(JCYJ20150730155600636)
【分類號】: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成武;紀樹蘭;高景峰;任海燕;Naeem ud din Ahmad;;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理[J];水處理技術;2006年02期
2 朱靈峰;何衛(wèi)衛(wèi);張杰;;好氧顆粒污泥的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前景[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8年05期
3 王品;;好氧顆粒污泥處理實際污水的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年05期
4 桂永馨;姚嘉;;好氧顆粒污泥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2年06期
5 王瑛;孟愛;張瀚月;張磊;;反應器類型對好氧顆粒污泥形成與運行穩(wěn)定性的影響試驗分析[J];甘肅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6 藍惠霞,陳中豪,陳元彩;影響好氧顆粒污泥形成和性能的因素分析[J];環(huán)境保護;2004年05期
7 崔成武,紀樹蘭,任海燕,吳之麗;好氧顆粒污泥形成的影響因素及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05年10期
8 王海磊,魏麗莉,李宗義;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過程、形成機理及相關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5年07期
9 王芳;楊鳳林;張興文;張捍民;劉毅慧;周軍;;好氧顆粒污泥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6年01期
10 李玉瑛;李冰;鄭西來;;好氧顆粒污泥的研究現(xiàn)狀[J];工業(yè)水處理;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光;張穎;郝延強;;好氧顆粒污泥培養(yǎng)的影響因素及其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志平;劉莉莉;蔡偉民;;不同底物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3 蔡偉民;;好氧顆粒污泥處理系統(tǒng)[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麗麗;黃玉峰;方亮;蔡偉民;;鈰離子在好氧顆粒污泥上吸附行為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5 劉曉云;王琳;林躍枚;譚金山;范瑞青;;好氧顆粒污泥胞外多糖的細胞化學定位研究[A];2006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岳欽艷;張棟華;王曙光;李久義;高寶玉;;好氧顆粒污泥形成因素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朱亮;徐向陽;羅偉國;田志娟;張妮妮;;高效降解苯胺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及動力學研究[A];第十次全國環(huán)境微生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玉蘭;于水利;汪皓東;;好氧顆粒污泥/膜工藝同步脫氮除有機物特性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姚婧婧;李慧;李彥鵬;;SBR反應器內(nèi)好氧顆粒污泥的流體動力學特性研究[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浦華環(huán)保優(yōu)秀論文集[C];2013年
10 高景峰;陳冉妮;蘇凱;張倩;;好氧顆粒污泥同時脫氮除磷的常溫啟動和低溫維持[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泥客莊主;污泥潛在風險有多大?[N];中國環(huán)境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霞;好氧顆粒污泥系統(tǒng)處理含PPCPs污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龍焙;SBR及連續(xù)流反應器中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yǎng)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倪丙杰;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過程、作用機制及數(shù)學模擬[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林躍梅;好氧顆粒污泥中細菌藻酸鹽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5 王玉蘭;好氧顆粒污泥—膜組合工藝低溫條件下脫氮除磷效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玉蘭;好氧顆粒污泥-膜組合工藝低溫條件下脫氮除磷效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馬登月;好氧顆粒污泥對兩種典型染料處理作用的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8 阮文權;好氧顆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過程研究[D];江南大學;2004年
9 周軍;兩種類型反應器內(nèi)好氧顆粒污泥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10 藍惠霞;微好氧顆粒污泥同時好氧—厭氧降解廢水中五氯酚(PCP)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理;基于畜禽養(yǎng)殖廢水處理的好氧顆粒污泥系統(tǒng)啟動與穩(wěn)定運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郭安;常溫與低溫好氧顆粒污泥培養(yǎng)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劉浩;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啟動及其對高氨氮化肥工業(yè)廢水處理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常笑麗;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yǎng)及其處理高含鹽廢水的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代雅潔;好氧顆粒污泥的穩(wěn)定性研究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6 魏圳遠;好氧顆粒污泥顆;^程及脫氮除磷特性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7 劉玉;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處理高氨氮廢水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8 姚力;連續(xù)流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yǎng)及其除污性能[D];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14年
9 袁瑞;好氧顆粒污泥對殺蟲劑噻蟲嗪的響應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張易培;基于ANSYS的好氧顆粒污泥微觀力學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60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6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