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生物膜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對比研究
本文選題:曝氣生物濾池 切入點:生物膜 出處:《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5期
【摘要】:以曝氣生物濾池生物膜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去離子水作為提取液,對比考察了8種方法對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提取效率及其組分含量的影響,同時利用紫外可見光(UV-vis)光譜分析不同方法在EPS提取過程中對細胞的破壞程度,確定生物膜EPS提取的最佳方法.結果表明,熱提法(60℃)對生物膜緊密結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提取效率最高,提取量可達132.0mg/g,且對細胞破壞程度最輕,DNA含量約占TB-EPS總量的7.0%,表明熱提法是生物膜EPS提取的有效方法.
[Abstract]:The effects of eight methods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component content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rates of biological aerated biofilter were studied by using deionized water as the extraction solution and biological membrane of aerated biofil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using UV-vis spectroscopy to analyze the degree of cell damage caused by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EPS extra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best method of EPS extraction from biofilm.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B-EPS on biofilm was the highest, the amount of TB-EPSwas 132.0 mg / g, and the content of DNA was about 7.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B-EP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rmal extraction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EPS from biofilm.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東華大學國家環(huán)境保護紡織工業(yè)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08086) 東華大學“勵志計劃”資助項目
【分類號】:TQ317;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暉;生物膜簡介[J];醫(yī)院藥學雜志;1981年02期
2 楊福愉;;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J];膜科學與技術;1981年01期
3 曹文娟;徐祖信;王晟;;生物膜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進展[J];水處理技術;2012年01期
4 李久義,左華,欒兆坤,朱寶霞,賈智萍;不同基質條件對生物膜細胞外聚合物組成和含量的影響[J];環(huán)境化學;2002年06期
5 孔德雙;孔令仁;史俊;楊瑞成;黃栩瑤;;蜂窩陶瓷載體生物膜技術處理農藥廢水[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6 劉毅;周順桂;袁勇;劉志;;電活性生物膜介導Cu~(2+)生物還原的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4年04期
7 童敏;李真;黃民生;徐歡;徐玉榮;;多功能人工水草生物膜處理黑臭河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1年08期
8 趙洪波;生物膜A/O法處理PTA廢水的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1994年06期
9 徐冉;王海峰;李風亭;;溶菌酶脂質體的制備及其對生物膜的剝離作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嚴杰能;許燕濱;段曉軍;杜妍曄;;陽離子交換樹脂法提取一株除鉻(Ⅵ)優(yōu)勢菌(Bacillus sp.)的胞外聚合物[J];環(huán)境化學;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朱東強;康福星;;微生物胞外聚合物質對二硝基苯及銀、金離子的還原及機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0分會:環(huán)境與健康[C];2014年
2 謝益民;;電化學與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制漿造紙綜合廢水的研究[A];中國科協第13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華偉;劉天晴;郭榮;;非離子囊泡的的制備及其對蛋白的性質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母海缽;基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抗細菌生物膜和胞內寄生菌的藥物設計和活性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馬一玫;電化學—生物膜耦合技術處理廢水中的苯酚與NH_4~+-N及NO_3~--N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2 安永真;碳纖維表面性能與EM生物膜應用的關聯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3 尚學峰;膠原蛋白/殼聚糖復合微球及生物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海南大學;2016年
4 熊偉;微藻生物膜光生物反應器內傳遞與生化反應特性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5 江孟;Pb~(2+)及載體材料表面理化性質對生物膜EPS的影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6 郭景玉;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化肥工業(yè)廢水的中試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7 成國棟;改性聚氨酯填料的生物膜附著性能及廢水處理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8 史龍月;膜生物反應器中胞外聚合物的模擬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梁丹;北京有機化工廠二級生化出水回用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688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8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