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固定床對苯酚廢水的動態(tài)吸附研究
本文選題:酚 切入點:活性炭固定床 出處:《水處理技術》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研究了活性炭固定床對水中苯酚的動態(tài)吸附特性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活性炭對苯酚廢水的動態(tài)吸附隨進水苯酚含量和流量的增大穿透時間縮短,但最大設計體積流量不能超過6.47 m L/min;隨固定床高度增加,穿透時間推遲,但最小設計高度不能小于8 cm。無效層厚度隨進水流量和固定床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隨進水苯酚含量增大而減少。經擬合發(fā)現(xiàn)實驗結果更符合Yoon-Nelson模型,且相關系數都在0.9以上。
[Abstract]:The dynamic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enol in water by activated carbon fixed be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adsorption time of phenol wastewate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enol content and flow rate of influent. However, the maximum design volume flow rate should not exceed 6.47 mL / min; with the increase of fixed bed height, the penetration time is delayed, but the minimum design height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8 cm. The thickness of invalid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fluent flow rate and fixed bed height. With the increase of phenol content in the influ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Yoon-Nelson model,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above 0.9.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671322)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ZRB01615) 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610433120)
【分類號】:TQ424.1;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惲松;騫偉中;魏飛;;流化床與固定床耦合反應器中的顆粒磨損[J];過程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2 王曉新,袁修干;固定床及流化床中橡膠顆粒氣固傳熱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3 何澤超,萬海清,蔣弟勇;固定床中碳酸鉀化學脫硫的數學模型[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0年06期
4 王衡亮;脫鹽固定床再生順流改逆流可行性探討[J];大氮肥;2001年02期
5 吳慧雄,張樹增,李成岳,傅舉孚;二氧化硫強制動態(tài)氧化過程的模型化(Ⅰ)——釩催化劑固定床的軸向傳熱特性[J];化工學報;1995年04期
6 洪若瑜,李洪鐘;徑向流固定床數學模型研究進展[J];化工冶金;1996年04期
7 姜曉花,盧春喜;連續(xù)重整催化劑固定床內氣體徑向擴散規(guī)律的研究[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1年02期
8 劉玉蘭,吳勇強,徐志剛,朱子彬;固定床有效導熱系數的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楊玉峰;;磺化分子篩固定床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2012年04期
10 程振民,袁渭康;一個大范圍適用的固定床傳熱參數估計方法[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199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科群;Oliver Braaβ;Bernd Niemeyer;羅行;;固定床顆粒親合吸附研究[A];第三屆全國傳質與分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孫合勝;馬宏方;應衛(wèi)勇;房鼎業(yè);;固定床內錯流傳熱床層溫度分布[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姚勇;羅德禮;黃志勇;宋江鋒;;固定床微型反應器水分解實驗與模擬[A];2012年中西部地區(qū)無機化學化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董香梅;施金亮;劉民;郭新聞;;2-乙基蒽醌綠色合成工藝的探索[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催化與環(huán)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劉守新;;光催化再生型活性炭的研制[A];第19屆炭—石墨材料學術會論文集[C];2004年
6 高麒麟;包玉明;代仁勝;;微波再生活性炭的研究[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7 張聲俊;劉吉平;闞美秀;江玉玲;;以褐煤為原料制備活性炭的新技術[A];中國化工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陳燕丹;黃明X&;黃彪;;富鉀商陸原位活化制備活性炭的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論文集[C];2009年
9 張文輝;李書榮;梁大明;王嶺;趙玉福;陳鵬;劉春蘭;肖宏生;;金屬化合物催化活化煤質活性炭機理研究[A];2003年度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匯編[C];2004年
10 孫康;蔣劍春;崔丹丹;盧辛成;;油茶果殼基活性炭的制備及其中孔結構調控研究[A];第22屆炭—石墨材料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常素莉;“綠世界”活性炭走上“神五”[N];河北經濟日報;2010年
2 張素霞;活性炭在自來水供水中的應用[N];中國建設報;2005年
3 張志亮;PE/VC緊盯中國“活性炭” 產品亟待升級[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魯香;新疆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龍武;固定床內冷卻錯流傳熱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2 王春雷;固定床內壓降和流場的CFD分析[D];天津大學;2013年
3 祝春進;KL-Ⅲ型吸附劑在固定床吸附器中的吸附特性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晏天;甲苯和異丙醇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動力學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姚志鵬;活性炭及磁性碳材料吸附金納米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張曉明;煤基乙二醇變色機理及脫色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7 廖炳權;活性炭在制糖清凈工藝中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8 王陽龍;基于孔道中NOx催化醇和硫醚有氧氧化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王守濱;活性炭吸附有機氣體對其電阻率影響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10 蔡夢琦;活性炭吸附煙氣中CO_2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60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6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