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時代的碰撞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23:12
本文關鍵詞:信仰與時代的碰撞
更多相關文章: 吳耀宗 教會觀 政教關系 三自愛國運動 社會福音
【摘要】:吳耀宗是20世紀中國基督教歷史上一位極為重要的教會領袖,同時也是中國教會史上最富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從現(xiàn)今國內(nèi)外研究的狀況來看,學者們對吳耀宗思想的學術性研究十分缺乏,這與他在中國教會所處的地位以及對中國基督教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不相稱的。因此,對吳耀宗的教會思想及實踐活動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不僅是人們正視和評價吳耀宗歷史功績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理解近現(xiàn)代中國基督教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把握基督教發(fā)展方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吳耀宗的教會觀是他的基督教信仰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相碰撞的產(chǎn)物。20世紀初,中國處于社會劇變之中,中國人民尋求救國之路的渴望十分迫切,救亡圖存的歷史處境成為吳耀宗教會觀產(chǎn)生的最為重要的社會背景。與此同時,經(jīng)過基督教在華百余年的發(fā)展,不管是西方傳教士還是中國教會領袖都意識到基督教本色化的重要意義。1922年非基督教運動爆發(fā),它給中國基督教的發(fā)展帶來嚴重的災難,但同時也為中國基督教實現(xiàn)本地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中國教會領袖和信徒開始登上中國基督教歷史發(fā)展的舞臺,為建立本色教會、實現(xiàn)教會自立而努力。在這一處境下,吳耀宗開始積極探索基督教在華未來的發(fā)展出路。肩負著救國與護教的雙重使命,吳耀宗站在社會福音的神學立場上,將教會的未來發(fā)展與中國的命運前途相聯(lián)系。在吳耀宗看來,教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具體的社會處境,因此教會必須履行社會使命、承擔社會責任,發(fā)揮先知的作用,指引社會的發(fā)展。在這一基本的認識上,吳耀宗批判了教會忽視社會、偏重個人的傳統(tǒng)。30年代初期,隨著中國社會危機的加重,吳耀宗在對上帝國降臨于世的美好向往中,對“未來中國”進行了理想建構,他相信中國的發(fā)展出路在于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教會要站在耶穌主義的立場上與共產(chǎn)黨合作,參與社會革命,反對資本主義,建立理想的“新中國”。謀求教會革新是吳耀宗教會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前夕,吳耀宗深信謀求教會革新是基督教在新中國發(fā)展的唯一出路。1950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吳耀宗等人發(fā)起了三自革新運動。運動的目的不僅在于斷絕基督教與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促進教會實現(xiàn)獨立自主的目標,也在于使基督教能夠在新的政權下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合法權。因此三自運動與以往的本色化運動之間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它不僅是一個宗教革新運動,也是一個具有政治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從運動的發(fā)展過程來看,三自運動受到當時社會處境特別是政治環(huán)境的很大影響,整個發(fā)展過程沒有脫離中央政府對其的管制。從發(fā)展的結果來看,三自運動在某種意義上使中國基督教獲得了生存的空間,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中國教會與眾不同的新形態(tài),形成了當今中國教會頗具爭議的新景象。吳耀宗的教會觀是他自由主義的神學立場與20世紀特定歷史環(huán)境碰撞的處境化產(chǎn)物,是他對基督教與中國社會適切性反思后的碩果。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吳耀宗的教會思想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但是強調(diào)教會的社會使命,引導教會與社會處境相適應則無疑是貫穿其教會觀始終的主線。
【關鍵詞】:吳耀宗 教會觀 政教關系 三自愛國運動 社會福音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978
【目錄】: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導論12-21
- 一、選題背景及選題意義12-13
- 二、文獻綜述13-19
- (一) 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13-15
- (二) 海外(港臺地區(qū))學者的研究狀況15-19
- 三、研究方法與文章結構19-21
- 第二章 吳耀宗教會觀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21-30
- 一、歷史轉(zhuǎn)折中的國家命運21-23
- 二、傳教士關于基督教本地化的早期探索23-25
- 三、本土新教領袖的文化調(diào)適與國家認同25-28
- (一) 非基督教運動的沖擊25-26
- (二) 本色化運動的全面探索26-28
- 四、小結28-30
- 第三章 大時代中的教會使命30-47
- 一、對耶穌福音的認識30-36
- (一) 社會福音30-33
- (二) 對教會忽略社會的批判33-36
- 二、基督教與“新中國”的理想建構36-46
- (一) 基督教與資本主義37-40
- (二) 基督教與共產(chǎn)主義40-44
- (三) 基督教與政治44-46
- 三、小結46-47
- 第四章 中國基督教的涅i糜脛厴,
本文編號:985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8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