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會禪學思想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神會禪學思想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神會 荷澤宗 無念 知見 法統(tǒng)之爭
【摘要】: 神會禪師,慧能大師的十大弟子之一,荷澤宗的創(chuàng)宗始祖。關(guān)于神會的禪法思想,古今之人表達出了各自的觀點,這些觀點說法不一,或立場不同或角度不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禪觀上,神會繼承了慧能的“無念”禪法,并對其作出了理論上的改造和境界上的提升,因此神會的禪法又被稱為“無念禪”。神會極其注重“知見”這一禪法觀念,“知”并不是通常所說的“知覺”這種心理現(xiàn)象,而是“靈知之知”,也就是“心靈”、“靈覺”之性體,“見”就是知心本體空寂,頓見真如本性!爸迸c“見”皆反映出般若體上的特性,無論從般若觀照的意義上,還是從最終的解脫目的上來看,兩者都是相一致的。 從禪宗史的發(fā)展來看,神會自與北宗“法統(tǒng)之爭”之后,便名聲大振,其禪法思想辦遠播聞名!胺ńy(tǒng)之爭”是神會一生中的關(guān)鍵性事件,在這場爭論中神會提出了“為學道者辨其是非,為學道者定其宗旨”的口號,這一口號的提出掀起了南北禪宗真正意義上的對立。通過分析“法統(tǒng)之爭”這一史實亦可以窺見神會禪法思想全貌,掌握佛學文化交流的歷史經(jīng)驗。 本文采用禪法義理分析方法,具體是比較分析法,以“不斷章取義”為基本原則,并將禪宗史實作為分析論說的重要基礎(chǔ),結(jié)合現(xiàn)有資料分析神會禪法思想內(nèi)容及其建構(gòu)體系,以期揭示神會禪法特質(zhì),體會其文化因緣和禪學精神。
【關(guān)鍵詞】:神會 荷澤宗 無念 知見 法統(tǒng)之爭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B94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2
- 第2章 神會生平簡介12-21
- 2.1 生卒年歲12-14
- 2.2 參學慧能14-17
- 2.3 北上傳法17-20
- 2.4 神會著作20-21
- 第3章 荷澤宗法脈源流21-33
- 3.1 荷澤宗法脈傳承22-26
- 3.2 圭峰宗密26-29
- 3.3 壇經(jīng)傳宗29-33
- 第4章 神會禪法思想內(nèi)容33-58
- 4.1 無念禪理論33-47
- 4.1.1 “無念”思想淵源及其建構(gòu)33-41
- 4.1.2 神會“無念”禪法的基本內(nèi)容41-47
- 4.2 神會“知”的禪法觀念47-58
- 4.2.1 空寂之心與知見之用47-53
- 4.2.2 宗密對于神會“知見”之闡揚53-58
- 第5章 神會“法統(tǒng)之爭”與南北禪宗對立58-82
- 5.1 禪宗思想的創(chuàng)立與衍變58-68
- 5.2 祖統(tǒng)之爭與南北禪宗之對立68-77
- 5.3 頓漸法門之爭與南北禪宗之對立77-82
- 第6章 神會與道一禪法思想略比82-101
- 6.1 神會與道一禪法思想的印證與契合83-91
- 6.1.1 “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與“即心即佛”83-87
- 6.1.2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與“非心非佛”87-91
- 6.2 荷澤洪州,參商之隙91-101
- 6.2.1 “尊教”與“慢教”92-97
- 6.2.2 “直指知見”與“一切皆真”97-101
- 第7章 結(jié)語101-104
- 致謝104-105
- 參考文獻105-110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11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席藝洋;;王士禎與“神韻”詩論中的生態(tài)美學觀[J];文化學刊;2011年04期
2 姜彗;;補天[J];中國作家;2010年05期
3 ;藏族酒歌《白馬酒歌》[J];廣播歌選;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車柱環(huán);;一個郭沫若讀者的回憶[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2 黃文虎;;鄉(xiāng)人儺東西交流管窺[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3 王志鵬;;從敦煌歌辭看唐代敦煌地區(qū)禪宗的流傳與發(fā)展[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黃文虎;;“馬披”瑣談[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張瑞君;;禪宗思維方式與李白詩歌藝術(shù)[A];中國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6 李潔尉;;談談我對科技報道中科學精神的認識[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八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馬格俠;張文超;;西夏地區(qū)流傳的宗密著作考述[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楚青;;紀念粟總百年誕辰[A];宏愿付青山——粟裕大將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莉;財富之神會青睞它們嗎?[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0年
2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郭立中;周仲瑛談中醫(yī)診法技巧[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3 葉 歆;干細胞救心“心領(lǐng)神會”[N];大眾科技報;2003年
4 趙金九;從頤和園想到的[N];中國藝術(shù)報;2003年
5 鄧穎 張秋穎;揮桿萬柳悠然神會王者風[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6 李志起;股神會買下比亞迪?[N];經(jīng)濟參考報;2011年
7 趙金九;與頤和園創(chuàng)始者的對話[N];中國建材報;2002年
8 劉宇;宣傳文化系統(tǒng)要做好八項重點工作[N];山西日報;2004年
9 張阿利;性格現(xiàn)魅力 樸實見真情[N];文藝報;2003年
10 金壇市岸頭實驗學校 錢桂芳;個性閱讀“三步曲”[N];江蘇教育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軍峰;神會禪學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2 張軍;胡適禪宗研究及其禪學思想述評[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鴻雁;以禪喻詩的誤區(qū)[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秀英;安史之亂后南宗禪迅速發(fā)展的原因探析[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5 馬巖芳;西寧城鄉(xiāng)社火的文化比較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谷青;盛中唐禪學流變中王維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D];中南民族大學;2007年
7 陸燕;外向/內(nèi)向與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韓維善;五種禪宗語錄中的虛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9046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0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