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周易禪解》的佛易會通思想
發(fā)布時間:2017-08-28 22:13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周易禪解》的佛易會通思想
【摘要】: 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資源中,易學(xué)和佛學(xué)是至今尚在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兩大系統(tǒng)。因此,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幾乎歷代都有試圖會通二者的學(xué)者,相對于其他會通佛易的學(xué)者,智旭是比較突出的,在其佛易會通的代表作《周易禪解》中明確提出易理即佛理,他以乾元喻佛性,目的在說明佛性無所不在,眾生皆具佛性,又運用周易的大過卦來說明佛教定慧雙修的問題,力圖振興瀕臨衰落的佛教。他通過著《周易禪解》,一方面從《周易》中讀出了佛教的意義;另一方面又借助《周易》中形象的卦爻原理顯明了佛教晦澀的道理,尤其是使佛教中的某些概念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更為清晰明朗,易于為人理解。因此無論是對于佛教還是對于儒家,都是有益的。
【關(guān)鍵詞】:智旭 佛易會通 周易禪解
【學(xué)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248;B948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序言7-12
-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7
- 二、目前關(guān)于周易禪解的研究成果綜述7-12
- 第一章 佛教傳入中國后與周易融合的幾個階段12-16
- 一、佛易會通的初期階段12-13
- 二、佛易會通的第二個階段13-14
- 三、佛易會通的第三個階段14-15
- 四、佛易會通的第四個階段15-16
- 第二章 智旭儒佛融通思想的發(fā)展與形成16-25
- 一、禪、教、律只是眾生現(xiàn)前一念16-18
- 二、參禪、念佛、止觀非同非異18-19
- 三、教外別傳即教內(nèi)真?zhèn)?/span>19-21
- 四、智旭的援儒入佛一家思想21-25
- 第三章 智旭的佛理即易理思想25-29
- 一、仁義禮智與常樂我凈25-26
- 二、“四悉檀”與《周易》的四個發(fā)展層次26-27
- 三、佛性無處不在與乾道大明終始27-28
- 四、佛陀教化與周易主旨無二28-29
- 第四章 周易中的卦象爻辭與佛教修行的問題29-34
- 一、六爻喻六即位29
- 二、卦象爻辭喻佛教修行心法29-30
- 三、借周易河圖喻佛教十波羅密30-32
- 四、乾健坤順與止觀定慧無二32-34
- 第五章 智旭著周易禪解的目的和意義34-38
- 一、智旭會通佛易的目的34-36
- 二、智旭會通佛易的意義36-38
- 結(jié)論38-40
- 參考文獻40-42
- 發(fā)表的文章42-43
- 后記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仲堯;中國人間佛教思想的先驅(qū)[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1期
2 趙行良;;梁漱溟論儒佛異同與會通[J];湖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04期
3 陳堅;智旭對《周易·大過卦》的佛學(xué)解讀[J];周易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749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74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