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凝望:藏族“村民影像”中的神山崇拜
本文關鍵詞:神圣的凝望:藏族“村民影像”中的神山崇拜
【摘要】:藏區(qū)的神山崇拜是該地區(qū)藏、羌等族群的傳統(tǒng)信仰,也是人類學界研究的重點對象。近年來,也有一些人類學者通過攝影與紀錄片影像拍攝的方式進行神山信仰的影像民族志創(chuàng)作。2000年至今,云南、青海、四川等地藏族村民影像創(chuàng)作活動是當代藏區(qū)最為活躍、豐富、自覺的文化運動。在村民拍攝的紀錄片作品中,神山信仰這一藏族文化的核心主題在村民影像作品中反復呈現(xiàn)。其文化主體性、信仰本真性、崇拜地方性的文化意義以及由影像這一現(xiàn)代性媒介所展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文化變遷,都值得人類學界審視與研究。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關鍵詞】: 藏族 村民影像 神山崇拜 民族文化
【基金】:北京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影視人類學教學與影視媒體創(chuàng)作實踐”(2014-lh11)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33
【正文快照】: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及分布于四川、青海、云南、甘肅等省份的藏族世居地區(qū),因其雪山高聳、巨澤遍布的特殊地貌,造就了藏族民眾對“神山”、“圣湖”的虔誠信仰。無論是更具本土色彩的苯教,還是自印度舶來卻在藏區(qū)得以繁榮發(fā)展的藏傳佛教,都將“神山”——被人格化與神圣化的山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郁丹;;在神的懷抱里:一個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態(tài)-顯圣景觀[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潘;;藏傳佛教寺院教育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2 牛達生;西夏學研究中藏學研究成果的應用[J];中國藏學;2002年01期
3 張建世;20世紀藏族多偶家庭調查研究述論[J];中國藏學;2002年01期
4 任小波;;連綴殘片 聚沙成塔——陳楠《明代大慈法王研究》評介[J];中國藏學;2008年01期
5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與日耳曼民族“贖罪金”制度的比較研究[J];中國藏學;2010年01期
6 朱悅梅;;吐蕃王朝人口研究[J];中國藏學;2012年01期
7 朱悅梅;;從出土文獻看唐代吐蕃占領西域后的管理制度[J];敦煌研究;2012年02期
8 王啟元;;蒼雪與木增交游因緣考[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02期
9 田峰;;《大唐西域記》中所載西域女國考論[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耿筱青;才華加;;藏傳佛教八關齋戒行持特征探微[J];中國藏學;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寶海;張亞生;李楊;;青稞文化——西藏高原農業(yè)生產能力的代表[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7分會場——城鄉(xiāng)一體化與“三農”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1年
2 朱悅梅;;從出土文獻看吐蕃占領西域后的管理制度[A];“絲綢之路與龜茲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淡樂蓉;;“賠命價”習慣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識性規(guī)則[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4 溫玉成;;丹丹烏里克佛寺遺址中的“圣母子像”[A];龜茲學研究(第五輯)[C];2012年
5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與藏傳佛教之關系及其流變[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高亞斌;藏族當代漢語詩歌:本土經驗的現(xiàn)代表達[D];蘭州大學;2011年
3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4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查[D];蘭州大學;2011年
5 陳鑒濰;寧瑪派隆欽饒絳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徐振燕;任乃強的西南圖景[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王蓓;《格薩爾王傳》與多康地區(qū)藏族族群認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卓么措;藏傳佛教藝術傳承中信息技術應用的價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徐國寶;《格薩爾》與中華文化的多維向心結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趙心愚;納西族與藏族歷史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顏福;藏傳佛教“十善”中的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謝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紀青藏高原東北緣的歷史地名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王康康;熱貢“六月會”儀式的社會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卓瑪吉;論夏瓊寺的宗教地位及文化價值[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林馬健在;九寨溝達吉寺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秀多吉;化隆卡力崗地區(qū)的社會文化變遷探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尼瑪草;甘肅藏族霍爾藏部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孟娜;清末民初十三世達賴喇嘛兩次出走述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索南多杰;論貴德乜那寺對周邊地區(qū)的文化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李陽華;藏族民事習慣法調查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索南多杰;簡析寄魂物在《格薩爾王傳·霍嶺大戰(zhàn)》中的重要地位[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735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73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