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2013年12月講于北京師范大學
本文關鍵詞: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2013年12月講于北京師范大學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學視角 心性之學 阿賴耶識 菩薩乘 一切眾生 聲聞乘 唯識宗 根本煩惱 八識 佛教心理學
【摘要】:正非常高興來到心理學界的名校北師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這一話題,我覺得很有意義。佛教自古就被稱作心性之學,并被國人奉為修身養(yǎng)性的指南。因為佛教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心",包括對各種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靈的凈化、改善和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行就是修心。
【作者單位】: 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
【關鍵詞】: 心理學視角;心性之學;阿賴耶識;菩薩乘;一切眾生;聲聞乘;唯識宗;根本煩惱;八識;佛教心理學;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非常高興來到心理學界的名校北師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這一話題,我覺得很有意義。佛教自古就被稱作心性之學,并被國人奉為修身養(yǎng)性的指南。因為佛教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心”,包括對各種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靈的凈化、改善和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行就是修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心理學探新》二○○八年總目錄[J];心理學探新;2008年04期
2 李湛榮;;心理學視角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9年01期
3 劉洋;;從心理學視角詮釋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原因及其對策[J];科技資訊;2008年31期
4 鄭佳燕;;心理學視角下苔絲的自尊與自卑[J];綏化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孔海燕;;心理學視角之職教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0年31期
6 李玲;和諧社會構建的心理學視角[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奚彥輝;高申春;;心理學視角的《莊子》自我觀探究[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8 黃天翼;;語文教學的心理學視角[J];語文學刊;2010年24期
9 李君春;唐昕輝;;心理學視角下的工作倦怠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7年23期
10 倪凌;;從心理學視角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皓;;心理學視角下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秀廣;楊帆;;世界金融危機成因分析的心理學視角——兼論我國經(jīng)濟信心的重建機制[A];建設經(jīng)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3 丁閩江;;以心理學視角加強高校學風建設[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4 肖安平;;從宗教心理學視角探索心理輔導和治療的新方法[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吳振云;;老年心理與積極老齡化——從心理學視角看待積極老齡化[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焦德武;;《一部緊扣發(fā)展前沿脈搏的力作——讀劉京林教授修訂本,〈大眾傳播心理學〉》[A];第五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暨中國心理學會新聞與傳播心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吳振云;;老年心理與積極老齡化——從心理學視角看待積極老齡化[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一)——積極老齡化研究之三[C];2006年
8 吳振云;;老年心理與積極老齡化——從心理學視角看待積極老齡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老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裴學進;;沖動與習慣控制障礙形成機理的心理學分析[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裴學進;;沖動與習慣控制障礙形成機理的心理學分析[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靜平;梅開二度帶來生命新春[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2 叢中;從心理學視角看性騷擾問題[N];健康報;2003年
3 侯玉波;心理學視角中的文化[N];浙江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朱廣菁;科學評價公民科學素質的心理學維度[N];大眾科技報;2006年
5 程實;市場異動源于心動[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6 張素華;從心理學視角看新聞敏感[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7 東南大學醫(yī)學部 孫慕義;珍視今天 告訴未來[N];健康報;2001年
8 程實;國際商品市場的“期望效應”[N];上海金融報;2006年
9 禾呈;近期安保任務強度大[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8年
10 王文亮;解讀“80后”大學生心理[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中慎;心理學理論框架下的外語教學[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2 高芳芳;心理學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3 馮桂芹;“拒絕”事件的修辭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王葉芳;影視語言模因的成因:心理學視角[D];山西大學;2008年
5 蘆玲;論人際關系心理學視角下中英非言語交際失誤[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6 馬春雨;心理學視角下的語文教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吳鳳云;抗日救亡時期救國會蓬勃發(fā)展原因探析—心理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高岑;心理學視角的設計藝術[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9 謝卉;弗洛姆的社會心理學視角解讀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最藍的眼睛》[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10 蔣翠云;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983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69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