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量論》的量之性相略探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03:19
本文關鍵詞:《釋量論》的量之性相略探
【摘要】:陳那的《集量論》與法稱的《釋量論》是佛教量學的主要理論系統(tǒng)論著,對于量的性相,雖然在《釋量論》的《成量品》中已經(jīng)提出"量是無虛妄知"、"且非知叉能顯"二偈,但后世印度學者卻有不同的看法與解釋,傳至西藏后,經(jīng)藏傳佛教學者加以辯證抉擇,提出個人的主張,使量學的研究更為深廣。藏傳佛教主要派系都有對《釋量論》中有關量的性相解釋,各有不同主張。本文以法稱以降的印度佛教學者、藏傳佛教主要派系學者對量的性相以及所發(fā)揮的新意等量的性相作為論述重點,進一步探討《釋量論》對量的性相真義。
【關鍵詞】: 性相 知 新的 無虛妄者 義之能顯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前言量,梵文稱為“巴拉瑪拉”(PramANa)(JiW|),藏文譯為“策瑪”(氣巧),“巴拉”有第一、最、主要的意思;“瑪拉”有衡量或見解、相遇的意思。它是印度思想史上各派哲學、宗教探究一切知識的究竟。雖然佛教對于量學學說的發(fā)展極早,但尚無一有系統(tǒng)的主張,直到陳那以后,才將量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繼歐;;緬懷恩師尊公上人[J];法音;1991年02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西藏自治區(qū)古籍保護中心 白張 薩仁高娃;西藏博物館藏《釋量論》元至元間第三帝師達瑪巴拉大都刻本[N];光明日報;2013年
2 柯志雄;林清渠:飲水思佛源[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彭毛卡先;“量識”是否必為“新知”探析[D];青海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43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64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