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08:13

  本文關鍵詞: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儒家 中國伊斯蘭 忠孝觀 異同 現(xiàn)實意義


【摘要】:在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儒家的“忠孝”倫理道德思想為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影響著人們的社會道德和倫理生活。同時作為禮儀之邦的文明古國,也以她博大的胸懷接納、吸收、融合了許多外來文化中的優(yōu)秀的東西。在眾多外來文化中,中國伊斯蘭文化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之一。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后,采取的不是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沖入的趨向,而是在與中國儒家文化的漫長互動中,在保持自身固有宗教信仰、價值內核的前提下,積極融入中國社會,主動向儒家思想靠攏,盡可能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和滲透,用儒家的語言將自己的教理和教義闡釋出來,并從中吸取益于自身發(fā)展的因素,在“忠孝觀”上作適當?shù)淖兺?以“孝”為融合基礎,對“忠”的差異性進行調整。不斷適應中國社會而發(fā)展變化,逐漸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這種倫理道德就約束、規(guī)范著中國穆斯林的語言、行為和生活,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對中國穆斯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文大概分為以下幾部分首先分別介紹儒家和伊斯蘭教的忠孝思想,然后分析二者的異同點,找出二者可以融合的基點,最后介紹融合后的具體內容及對中國當今社會的影響。
【關鍵詞】:儒家 中國伊斯蘭 忠孝觀 異同 現(xiàn)實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968;B8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4
  •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8-11
  • 1.1.1 選題背景8-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思路11-12
  • 1.2.1 研究現(xiàn)狀11-12
  • 1.2.2 研究思路12
  • 1.3 研究方法與本文創(chuàng)新12-14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本文創(chuàng)新13-14
  • 第二章 儒家“忠孝觀”的基本思想14-25
  • 2.1 儒家“忠孝觀”的形成與發(fā)展14-19
  • 2.1.1 先秦:“忠孝觀”的初步形成14-16
  • 2.1.2 兩漢:“忠孝觀”的基本成型16-18
  • 2.1.3 宋明:“忠孝觀”的后續(xù)發(fā)展18-19
  • 2.2 儒家“忠孝觀”的主要內容19-23
  • 2.2.1 儒家“忠”的核心思想19-21
  • 2.2.2 儒家“孝”的基本內容21-23
  • 2.3 儒家“忠孝觀”的主要特點23-25
  • 2.3.1 “家國同構”的等級制度23-24
  • 2.3.2 具有非常鮮明的人倫關系的現(xiàn)實性24-25
  • 第三章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25-34
  • 3.1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形成25-27
  • 3.2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內容27-31
  • 3.2.1 忠主是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核心27-28
  • 3.2.2 孝親是中國伊斯蘭教忠主核心的具體表現(xiàn)28-31
  • 3.3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主要特點31-34
  • 3.3.1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突出了眾人平等的思想31-32
  • 3.3.2 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凸顯了濃重的宗教氛圍32-34
  • 第四章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異同34-49
  • 4.1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孝”的相通性34-39
  • 4.1.1 養(yǎng)親34-35
  • 4.1.2 敬親35-36
  • 4.1.3 諫親36-37
  • 4.1.4 愛親37-38
  • 4.1.5 善始全終38-39
  • 4.2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的差異性39-42
  • 4.2.1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具有絕對不同的“忠”的對象39-40
  • 4.2.2 二者具有不同“忠”的順序40-42
  • 4.2.3 它們“忠”的目的不同42
  • 4.3 儒家對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的影響42-49
  • 4.3.1 中國伊斯蘭教接受儒家影響的必然性43-44
  • 4.3.2 儒家對中國伊斯蘭教的滲透和影響44-49
  • 第五章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融合的歷史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49-58
  • 5.1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融合的歷史作用49-53
  • 5.1.1 推動了伊斯蘭教本土化、民族化的進程49-51
  • 5.1.2 形成了“忠君忠主”思想51-52
  • 5.1.3 豐富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52-53
  • 5.2 儒家和中國伊斯蘭教“忠孝觀”融合的現(xiàn)實意義53-58
  • 5.2.1 在穆斯林中形成了強烈的愛國愛教思想53-55
  • 5.2.2 有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55-56
  • 5.2.3 融洽了中國穆斯林和各民族的關系56-58
  • 結束語58-59
  • 參考文獻59-61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61-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淑華;《古蘭經》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王建平;清季云南回回學者對伊斯蘭教和佛教、道教的比較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黃維民;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文化[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

本文編號:5932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932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a3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