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當代反思
本文關鍵詞:宗教信仰的當代反思
更多相關文章: 宗教信仰 超越理性 社會文化功能 異端危害 馬克思主義信仰
【摘要】:宗教信仰,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近些年,宗教及宗教信仰在全球范圍內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人們曾經認為宗教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逐漸沒落,然而事實卻相反,當今社會宗教越來越活躍。在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人們思想逐步開明,但信仰宗教的人數(shù)不減反增。宗教及宗教信仰仍舊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時至今日,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不管在是西方世界還是東方世界,均對社會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及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都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同時我們也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新問題。我國社會上涌現(xiàn)了一批宗教信徒,“宗教升溫”現(xiàn)象日益凸顯,宗教信仰漸漸成為人們多元化的信仰選擇之一,開始積極而強勢地影響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這一問題既關系到個人的價值觀念、文化素養(yǎng),還涉及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在“宗教升溫”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對宗教信仰的內涵有著正確理解,充分認識到宗教信仰的社會作用,積極發(fā)揮宗教信仰的教化功能,推動宗教信仰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力量。本文通過闡述宗教信仰的歷史起源與本質、宗教信仰的社會文化功能及其異端危害,明確宗教信仰的相關內容,進而辯證地探析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更理性、更全面地去認識宗教信仰。最后,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指導,從三個方面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宗教信仰。一是通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看待宗教信仰;二是全面認識和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三是積極引導宗教信仰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
【關鍵詞】:宗教信仰 超越理性 社會文化功能 異端危害 馬克思主義信仰
【學位授予單位】:延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920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一)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8-9
- (二)文獻綜述9-10
-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10-11
- 一、宗教信仰的歷史起源與本質11-16
- (一)宗教信仰的歷史起源11-13
- (二)宗教信仰的本質13-16
- 二、宗教信仰的社會文化功能及其異端危害16-25
- (一)宗教信仰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17-18
- (二)宗教信仰滿足人生的五大需求18-21
- (三)宗教信仰具有撫慰心靈,提高道德教化的作用21-22
- (四)宗教信仰調適人們的心理,,控制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22-23
- (五)宗教信仰的異端危害23-25
- 三、厘清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系25-29
- (一)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區(qū)別25-27
- (二)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聯(lián)系27-29
- 四、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指導,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宗教信仰29-34
- (一)以馬克思主義立場、方法、觀點為指導來看待宗教信仰29-32
- (二)積極引導宗教信仰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32-34
- 注釋34-35
- 參考文獻35-37
- 后記37-38
-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3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宗炬;;基于文化強國建設下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3年15期
2 楊f3婧;趙繼倫;;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沉思[J];理論月刊;2013年11期
3 馬永忠;試論馬克思主義信仰[J];甘肅理論學刊;2000年01期
4 虞新勝;顏河清;李罕;;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11期
5 王淼;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建[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唐建平;;淺析培養(yǎng)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時代意義[J];黑龍江史志;2008年16期
7 練慶偉;;馬克思主義信仰大眾化探析——基于文化的視角[J];理論導刊;2012年05期
8 晏玉珍;;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思考[J];美與時代(下);2013年07期
9 何紹清;;論馬克思主義信仰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J];黑龍江史志;2013年15期
10 南華;;惲代英的馬克思主義信仰[J];文史哲;198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尚九玉;;論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2 司樹鵬;;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缺失與重構[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秦維紅;;論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幾個問題[A];人的基本理論研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的基本觀點研究”子課題研究[C];2007年
4 張梅龍;;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守[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第二輯)[C];2012年
5 肖立斌;;多維度詮釋道德的信仰基礎[A];“理性、信仰與宗教”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吳浩;;對理想信念危機的思考[A];上?萍枷到y(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九輯[C];2002年
7 李向國;;論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觀[A];鄧小平百周年紀念-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黑龍江省委黨校 李軍;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N];黑龍江日報;2014年
2 萬桂珍;應加強青少年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N];濟寧日報;2007年
3 中共大新縣委黨校 農貴平;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N];廣西日報;2010年
4 董立仁 河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政治忠誠教育:年輕干部必修之課[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9年
5 王遠龍 姚堯 南京政治學院理論一系 南京政治學院理論二系;以樸實文風增進馬克思主義信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華南農業(yè)大學 練慶偉;重視作為信仰的馬克思主義[N];光明日報;2012年
7 ;樹立崇高理想信念[N];湖北日報;2011年
8 張皓翔;在青年中樹立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N];吉林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蘇勵;以青春之我 創(chuàng)建青春河北[N];河北日報;2011年
10 省委黨校教授 彭穗寧;堅定理想信念 是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根本[N];四川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曉麗;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2 孫鐵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性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f3婧;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魏慶東;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華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牛婷;對新時期堅持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思考[D];內蒙古大學;2006年
2 鞠文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解析與現(xiàn)實建構[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潘海濤;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D];武漢大學;2004年
4 王凡;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2年
5 王清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建[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6 閆晉虹;中國早期先進分子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歷史考察以及當代啟示[D];山東大學;2014年
7 高琪琪;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8 景肖;“90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9 馬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及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5年
10 任紅義;轉型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與對策研究[D];溫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67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6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