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真靈位業(yè)圖》的神仙信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0 04:21

  本文關(guān)鍵詞:《真靈位業(yè)圖》的神仙信仰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陶弘景 真靈位業(yè)圖 神仙信仰


【摘要】: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與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點是除了能給人以精神慰籍和寄托外,尤其重視現(xiàn)世生命存在、渴望長生成仙。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體現(xiàn),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標和最后歸宿。因此道教歷來十分重視神仙的造構(gòu)。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中將神仙體系分為六個等級,道教初期五斗米道推崇老子為太上老君,并崇拜天、地、水三官。兩晉南北朝時,除了繼續(xù)崇奉太上老君之外,還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為至上神。隨著道教經(jīng)典和各個道派的相繼出現(xiàn),道教神仙信仰體系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當時的道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名目眾多的天尊、天帝、元君、真君等等,但皆無統(tǒng)序。南梁陶弘景撰寫的《真靈位業(yè)圖》,將道教多而雜亂的神仙進行了人為的整理和編排,是中國道教史上最早、最系統(tǒng)的神仙譜系。它將七百多位神仙按照七個階層和左位、右位、散仙位、女仙位的布局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該譜系的神仙主要由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構(gòu)成。先天真圣主要是人們崇拜和信仰的諸多虛無玄妙、體性自然的形象,他們是自然的人格化和神格化,具有超自然的法力,如元始天尊、星君、五岳尊神、河海之神等。而后天仙真在道教神話中占絕大多數(shù),他們大都由凡而仙,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體道證真而成仙,具有超人的神通,是人積學修煉的結(jié)果。這些神仙既有遠古傳說中的仙人,如黃帝、赤松子、廣成子、西王母等;也有歷代著名高道,如葛洪、張道陵等;還有一些名不見經(jīng)傳、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江湖異人;以及中國古代的偉人、圣賢、英雄等。這些先天神及眾多仙真,共同組成了一個體系繁蕪嚴密的道教神系。 這個排列等級如現(xiàn)實社會森嚴等級制度的神仙譜系始終圍繞著最高信仰“道”,與傳統(tǒng)神學、教派迭起、歷史變遷相適應(yīng),充分表現(xiàn)了道教教義博大精深,有著它極大的包容性。道教的“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終極目標盡管是一種虛幻的理想,但其生死觀所包含的樂生主張、自主精神、養(yǎng)生之道和超越情懷則烘托和彰顯出一種熱愛生命、充實生命、升華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獨特涵蘊。
【關(guān)鍵詞】:陶弘景 真靈位業(yè)圖 神仙信仰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95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1
  • 第二章 陶弘景與《真靈位業(yè)圖》11-19
  • 一 陶弘景與道教11-13
  • 二 《真靈位業(yè)圖》中的神仙體系13-19
  • (一) 《真靈位業(yè)圖》神仙體系簡述15-17
  • (二) 《真靈位業(yè)圖》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響17-19
  • 第三章 《真靈位業(yè)圖》眾神來源探究19-34
  • 一 中國原始宗教19-22
  • (一) 元始天尊19-20
  • (二) 豐都大帝20-21
  • (三) 北極紫微大帝21
  • (四) 太一真君21-22
  • 二 中國古代神話22-26
  • (一) 黃帝23
  • (二) 西王母23-24
  • (三) 赤松子24-25
  • (四) 鬼谷先生25-26
  • 三 早期道教所奉仙真26-30
  • (一) 老子26-27
  • (二) 張道陵27-28
  • (三) 魏華存28-29
  • (四) 葛洪29-30
  • 四 社會功德之士30-34
  • (一) 姜尚30
  • (二) 秦始皇30-31
  • (三) 魏武帝31-32
  • (四) 東方朔32-34
  • 第四章 《真靈位業(yè)圖》的神仙信仰特點34-40
  • 一 先天真圣與后天仙真的多神信仰34-37
  • 二 各有所司的神仙譜系37-40
  • 結(jié)語40-41
  • 參考文獻41-43
  • 致謝43-4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44-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當英;;道教神仙信仰的俗世性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譚敏;;道教神話內(nèi)涵及其表現(xiàn)形式[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付秋虹;;試論道教生死觀之神仙信仰[J];才智;2009年33期

4 李鐵華;;簡析道教長生成仙思想的淵源[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21期

5 劉宗迪;西王母神話的本土淵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尚飛;;六朝道教中金闕帝君與太上老君的融合[J];黑龍江史志;2010年13期

7 劉立夫;周亞東;;魏晉神仙道教中的儒道關(guān)系論——以《抱樸子·內(nèi)篇》為中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陳建憲;論道教對中國神話的繼承與發(fā)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9 盧曉河;;求仙與隱逸——神仙道教文化對山林隱逸之士的影響[J];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10 曾維加;;漢魏六朝道教與民間信仰的關(guān)系——以志怪小說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

本文編號:5662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662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c05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