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先秦以來官方祭祀中的海與四海
發(fā)布時間:2017-07-07 18:02
本文關鍵詞:論先秦以來官方祭祀中的海與四海
【摘要】:在東漢初年的郊祀體系中,既有代表天下觀的"四海",又有源自《尚書》"六宗"之一的"海"。經(jīng)過南北朝改造至唐代,"四海"取代"海",融入了五岳四瀆體系且尊于四瀆。宋代士人逐漸形成"海尊于河"的共識,同時四海地方祠廟也得到官方重視。隨著明清地理知識的擴大,改變北海、西海祭祀地點被提上議程,清代一度在松花江流域望北海而祭,后改在山海關立廟,但西海最終未能單獨立廟。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海 四海 南海 西海 官方祭祀
【基金】:陜西師范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中國古代邊疆的山川地理認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3SZYB06
【分類號】:B933
【正文快照】: 自古以來岳鎮(zhèn)海瀆就是中國諸王朝崇拜、祭祀的對象,《禮記》言“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國內外學界對山川崇拜的研究多集中在五岳諸山上(1),對瀆、海的關注相對較少。王元林重點研究了古代南海祭祀及東海祭祀(2),常雪瑞對淮水祭祀資料做了匯集整理(3),王子今先生討論了秦漢,
本文編號:531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3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