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初探—承負、婦女與婚姻生活
發(fā)布時間:2017-06-21 12:17
本文關鍵詞:《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初探—承負、婦女與婚姻生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太平經(jīng)》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經(jīng)典,家族倫理則是指調(diào)節(jié)家族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太平經(jīng)》中的家族倫理,屬于宗教倫理學研究的范疇。國內(nèi)外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豐富和卓有成效的。本文的選題,建立在現(xiàn)有研究成果基礎之上,加以進一步的思考和深化,因而構成了現(xiàn)有的格局和內(nèi)容。 本文試圖運用宗教學與倫理學的交叉研究方法,著重文本解讀,結合理性思辨,吸收已有成果,進行深入分析,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太平經(jīng)》蘊含的家族倫理思想,特別是其神學理論基礎以及婚姻和婦女生活方面,進行初步而細致的探討。 首先是緒言部分,介紹了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并對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進行了學術史回顧,繼而介紹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概并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 第一章探討《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的神學基礎,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之上,加以合理性的分析論證,通過對承負論的歷史溯源、對其內(nèi)涵與意義的解讀以及對其結構與機制的總括,因而認定承負論可以作為整個《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討論《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中的婦女觀。在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社會中,婦女是家庭生活的主要參與者,婦女在家族倫理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本文考察了道教的陰陽和合理論,如何經(jīng)過《太平經(jīng)》的發(fā)揮,對婦女地位以及婦女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并進一步探究了此種婦女觀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溯源,以及相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局限性。 第三章研究《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中的婚育倫理,這部分內(nèi)容與第二章略有交叉,但視角不同。主要包括《太平經(jīng)》對于婚姻模式的構想,即以“一男二女法”限制多妻制;反對在貞潔觀念上的雙重標準和對婦女的片面苛求;反對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觀念,呼吁尊重婦女,保護幼女;在婚姻生活中,重視婦女情感,強調(diào)兩情相悅。 結論部分認為,《太平經(jīng)》上述家族倫理的思想內(nèi)容,是值得肯定的,對當時的社會曾產(chǎn)生積極影響,并且對現(xiàn)代社會仍然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太平經(jīng) 家族倫理 承負論 婦女觀 婚育觀 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95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緒論7-15
- 1.1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7
- 1.2 學術史回顧7-13
- 1.2.1 文本自身研究8-11
- 1.2.2 比較研究11-13
- 1.3 本課題的思路、方法、主要內(nèi)容13-15
- 第2章 承負論:《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的神學基礎15-22
- 2.1 承負說溯源15-17
- 2.2 內(nèi)涵與意義:歷史與比較的維度17-19
- 2.3 結構與機制19-22
- 第3章 陰陽和合:《太平經(jīng)》的婦女觀22-30
- 3.1 陰陽和合與婦女地位22-24
- 3.2 《太平經(jīng)》婦女觀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溯源24-27
- 3.3 《太平經(jīng)》婦女觀的局限性27-28
- 3.4 《太平經(jīng)》婦女觀的歷史地位和評價28-30
- 第4章 生生不息:《太平經(jīng)》的婚育倫理30-47
- 4.1 “一男二女”的婚姻設想30-34
- 4.2 反對保守貞節(jié)觀34-39
- 4.2.1 古代貞潔觀念的演變35-36
- 4.2.2 片面貞潔觀的危害36-38
- 4.2.3 另一個維度:佛道的沖撞38-39
- 4.3 反對殘害婦女,賊殺幼女39-42
- 4.3.1 男尊女卑與三從四德40-41
- 4.3.2 饑寒無告與賊殺女嬰41
- 4.3.3 維護女性與陰陽和諧41-42
- 4.4 重視婦女情感,強調(diào)兩情相悅42-47
- 第5章 結語47-49
- 參考文獻49-52
- 致謝52-53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令梅;;道教承負說淺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黃修明;試論《太平經(jīng)》所蘊含的婦女思想[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鄭宗言;;“承負”思想探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10期
4 李養(yǎng)正;;從《太平經(jīng)》看早期道教的信仰與特點[J];道協(xié)會刊;1982年02期
5 范恩君;倫理視域中的道教“承負說”[J];中國道教;2005年02期
6 郭宏斌;;基督新教與中國儒教、道教倫理觀之比較——解讀馬克斯·韋伯的《儒教與道教》[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7 王銀柱;劉永霞;;試論道教的兩性倫理觀[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8 徐明生;;“承負”與“輪回”——道教與佛教兩種果報理論的比較[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熊紅艷;;《太平經(jīng)》“承負”思想中的道德蘊涵[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10 李廣義;;在道儒之間: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政治倫理的儒家意蘊[J];孔子研究;2010年03期
本文關鍵詞:《太平經(jīng)》家族倫理初探—承負、婦女與婚姻生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8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46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