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與佛教
發(fā)布時間:2017-06-11 04:12
本文關鍵詞:《世說新語》與佛教,,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章從佛教對《世說新語》的影響入手,目的在于考察宋初尤其是《世說新語》編撰者劉義慶的崇佛之風對《世說新語》的影響,探究晉室南渡后佛教存在的社會基礎,梳理并評析其時名士的佛教信仰情況,評析“僧人的名士化”這一奇特現(xiàn)象,分析《維摩詰經》思想對東晉士人的影響并考察《世說新語》與佛教文化的關系。主要內容如下:一、考察宋初崇佛之風對《世說新語》的影響。劉宋時期佛教興盛。劉宋皇族與僧人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和諧融洽的,從宋武帝劉裕開始就與僧人有廣泛的交游。到宋文帝元嘉年間,開始大力獎掖推崇佛教!妒勒f新語》作者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又與宋文帝劉義隆過從甚密,其崇佛之風亦受這兩位帝王影響。《世說新語》對東晉佛教有大量的記載,其中最豐富的內容是僧人以及近佛名士的事跡。另外,《世說新語》及劉孝標注還為《高僧傳》提供了許多第一手材料。二、以《世說新語》為中心,考察晉室南渡后佛教存在的社會基礎。東晉諸帝普遍地信仰佛教,敬禮名僧。但東晉諸帝崇佛情況,前后期頗有不同。前期帝王只是禮敬名僧,后期帝王則或為清談名士(簡文帝),或為公開奉佛的在家信徒(孝武帝)!妒勒f新語》中的僧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絕大多數(shù)是本土漢人,其中出身高門士族或貴族者亦不在少數(shù)。關于東晉時期僧人經濟狀況,我們通過《世說新語》可以推斷這些僧人經濟收入可觀,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廣泛結交名士而得到官方或民間資助。關于僧人居所的功用,《世說新語》中新增加了一項職能:即僧俗文化活動的場所。三、以《世說新語》為中心,考察東晉士族與佛教的關系。東晉士人亦普遍地信仰佛教,敬禮名僧。從《世說新語》中可以看出,其時世家大族,如瑯琊王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殷氏、廬江何氏、高平郗氏等家族,均有重要人物崇信佛法。文章以這些家族為中心展開了詳細的考證。四、以《世說新語》為中心,考察“僧人的名士化”這一現(xiàn)象。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僧人的名士化”這一奇特現(xiàn)象。首先,《世說新語》中的名僧大都善于清談,并經常參加各種清談活動,這是其名士化最突出的表現(xiàn)。其次,《世說新語》中的名僧還廣泛地參與了當時的人物品藻活動。再次,《世說新語》中的名僧還具有魏晉名士所推崇的任誕之風?梢娚嗣炕潭戎。五、以《世說新語》為中心,分析《維摩詰經》思想對東晉士人的影響。從《世說新語》可以看出,《維摩詰經》對士人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維摩詰經》的機辯文風促進了士人清談之風。其次,《維摩詰經》打通入世、出世界限的思想使士人獲得了真正的解脫。第三,《維摩詰經》“不二法門”所提倡的“無分別”思維方式,能夠使士人以圓融平等的心態(tài)待人處事。六、考察《世說新語》詞匯與佛教文化的關系。在《世說新語》中,可以看到大量佛教詞匯,它們從不同方面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土的發(fā)展變化。文章將佛教詞匯分為“佛”、“法”、“僧”三部分并展開論述。綜合言之,東晉時期,《般若》理趣,同符《老》、《莊》。而名僧風格,酷肖清流,故佛教玄風,大振于華夏。從這一點看,佛教對于《世說新語》的影響是多方面、多層次的。
【關鍵詞】:《世說新語》 佛教 劉義慶 東晉士族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23
- 第一章 宋初崇佛之風對《世說新語》的影響23-40
- 第一節(jié) 宋初諸帝與佛法23-27
- 一、武帝近佛事跡23-25
- 二、文帝近佛事跡25-27
- 第二節(jié) 劉義慶生平及其近佛事跡27-33
- 一、劉義慶生平27-30
- 二、劉義慶的近佛事跡30-33
- 第三節(jié) 崇佛之風對《世說新語》的影響33-40
- 一、《世說新語》涉佛條目概述33-35
- 二、《世說新語》與《高僧傳》比較35-40
- 第二章 從《世說新語》看佛教的社會基礎40-67
- 第一節(jié) 東晉諸帝與佛法41-50
- 一、東晉前期諸帝與佛法41-43
- 二、東晉后期諸帝與佛法43-47
- 三、居士論沙門不敬王47-50
- 第二節(jié) 僧人的來源出身50-56
- 一、僧人的來源50-52
- 二、僧人的出身52-56
- 第三節(jié) 僧人的經濟狀況56-59
- 一、”門閥莊園”式的寺院經濟56-57
- 二、“頗致費損”的居士奉養(yǎng)57-59
- 第四節(jié) 僧人居所及其功用59-67
- 一、建康佛寺60-63
- 二、會稽佛寺63
- 三、豫章佛寺63-64
- 四、廬山僧團64-65
- 五、其它寺廟65-67
- 第三章 從《世說新語》看東晉士族與佛教(上)67-97
- 第一節(jié) 瑯琊王氏70-81
- 一、王導71-74
- 二、王洽父子74-77
- 三、王羲之父子77-80
- 四、王胡之80-81
- 第二節(jié) 陳郡謝氏81-89
- 一、謝安82-85
- 二、謝萬85-86
- 三、謝玄、謝朗、謝道韞86-89
- 第三節(jié) 太原王氏89-97
- 一、王述及其子王坦之、王yN之89-92
- 二、王o奐捌渥油跣、茰O锿豕
本文編號:440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44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