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戀物癖:一個概念的譜系學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4-04-20 08:39
"Fetishism",在漢語中,這個外來詞有兩個同等通行的譯法:"拜物教"和"戀物癖"。兩個譯法恰好對應著兩種不同的論述語境,即馬克思主義和精神分析學。而這兩種論述語境所關注的層面既有不一樣的地方,又有相互重疊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一個是從商品生產(chǎn)的邏輯來討論"fetishism"(拜物教)的社會構成及其后果,是一種社會癥狀閱讀;另一個則是從主體欲望的運作來討論"fetishism"(戀物癖)的心理機制及其效果,是一種主體癥狀閱讀。相互重疊的地方則在于:它們都關注作為對象的"fetish"(物神)既可以感知而又超感覺的幻象特質,關注這一幻象運作在社會和主體那里造成的特異效果。本文的重點就是要從不同的論述語境來厘定"fetishism"的性質及其構成機制。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引 語
二、詞源學考察
三、價值的能指化
四、商品的幻化
五、戀物的主體
本文編號:3959162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引 語
二、詞源學考察
三、價值的能指化
四、商品的幻化
五、戀物的主體
本文編號:39591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95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