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社會、移民、信仰—三山國王之詮釋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07:58

  本文關(guān)鍵詞:社會、移民、信仰—三山國王之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當今臺灣社會流行的民俗信仰大多傳自粵、閩兩省,三山國王是其中流傳廣泛、特點鮮明,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一個。據(jù)臺灣省民政廳1987年統(tǒng)計,21個縣市中的18個縣市,共有三山國王廟145座立案在冊。民間一說有260多座,加上未辦立案注冊的為數(shù)更多了。三山國王信仰成為島內(nèi)與湄洲媽祖齊名的兩大民間信仰之一。 一般認為三山國王信仰源于揭陽縣霖田都河婆(今揭西縣河婆鎮(zhèn))。至宋,劉希孟的點睛之筆使得這一信仰有士大夫認可的“正統(tǒng)性”,因而在大毀淫祠之際,未受到?jīng)_擊。無論是官方文獻還是民間傳說,該信仰的背后隱含儒家“忠、義”之思想。這種思想與明清之際為了鞏固皇權(quán)而進行社區(qū)教化的鄉(xiāng)約、社學之思想相一致,因而這一信仰與鄉(xiāng)約和社學兩大體系融為一體,并在社區(qū)扎根,其廟宇遍布粵東各地。 清初的粵東一直處于不清不明的狀態(tài),粵東的揭陽等地一度成為南明政權(quán)與清廷的主要做戰(zhàn)場。由雙方戰(zhàn)爭而引起的燒殺搶掠人口事件時有發(fā)生,造成大批揭陽等先民被迫移臺。同時,清初以來實施的一系列人口政策,導致了中國歷史上人口急劇增加,由于粵東山區(qū)的耕地面積不多,這樣就使得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得粵民被迫外遷。另外,還有一些為了規(guī)避清政府的懲罰而遷臺“避難”、“避!?傊,為了謀求生存,先民們不得不踏上遷移他鄉(xiāng)的征途。而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臺灣就成為粵東先民遷移目的地之一。然而,遷移的征途并非一帆風順,征途上可謂困難重重。在這辛酸的歷程中,先民不由自覺地從心底想起朝夕相處的鄉(xiāng)土神“三山國王”。為了御災避禍,于是粵東先民也就攜帶三山國王香火渡臺。該信仰也就隨著粵東移民播遷到臺灣。另外,由于臺灣移民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粵、閩分類械斗的頻繁發(fā)生。使得粵東兩大族群在臺人數(shù)發(fā)生變化,操潮語人日漸減少,于是三山國王信仰群體發(fā)生了變遷。 可以說在粵民移入臺灣的同時,除了形體的簡單移動之外,同時創(chuàng)造了信仰文化的遷臺,而三山國王神明就是最好的“見證人”。
【關(guān)鍵詞】:三山國王 河婆 粵東移民 臺灣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B933;K2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3
  • 1.1 學術(shù)史回顧8-11
  • 1.2 寫作思路與論文框架11-13
  • 第2章 清代揭陽社會13-27
  • 2.1 揭陽沿革13-14
  • 2.2 自然概貌14-17
  • 2.2.1 河流與山川14-15
  • 2.2.2 氣候與疆域15-17
  • 2.3 田地與人口17-24
  • 2.3.1 田地17-22
  • 2.3.2 人口22-24
  • 2.4 自然災害與災荒24-26
  • 2.5 小結(jié)26-27
  • 第3章 清代粵東移民臺灣27-40
  • 3.1 清代揭陽軍事移民27-29
  • 3.2 清代揭陽部分姓氏遷臺29-34
  • 3.3 清代粵東其它縣份遷臺34-38
  • 3.4 小結(jié)38-40
  • 第4章 清代揭陽三山國王信仰40-62
  • 4.1 從官方檔案入手考察三山國王40-46
  • 4.2 從民間傳說考察三山國王46-49
  • 4.3 三山祖廟的修建及神明象征49-53
  • 4.3.1 三山祖廟的修建49-51
  • 4.3.2 三山國王神明象征51-53
  • 4.4 霖田祖廟三山國王巡游河婆六約個案研究53-61
  • 4.4.1 三山國王與河婆六約53-57
  • 4.4.2 三山國王出巡河婆六約57-61
  • 4.5 小結(jié)61-62
  • 第5章 三山國王與粵東62-71
  • 5.1 明貺廟記與粵東三山國王62-66
  • 5.2 粵東三山國王廟的分布66-68
  • 5.3 粵東三山國王香火傳臺68-70
  • 5.4 小結(jié)70-71
  • 第6章 三山國王信仰在臺的傳播71-93
  • 6.1 三山國王信仰在臺興盛的社會基礎71-79
  • 6.1.1 渡臺障礙與三山國王信仰71-73
  • 6.1.2 開墾初期的惡劣自然環(huán)境與三山國王信仰73-74
  • 6.1.3 動亂的社會環(huán)境與三山國王信仰74-79
  • 6.2 粵人的守護神79-82
  • 6.3 三山國王信仰群體的變遷82-92
  • 6.3.1 分類械斗82-89
  • 6.3.2 三山國王廟與客家人聚居地的關(guān)系89-92
  • 6.4 小結(jié)92-93
  • 第7章 海峽兩岸三山國王文化交流93-99
  • 7.1 臺灣三山國王返祖廟93-95
  • 7.2 揭西三山祖廟神明訪臺95-96
  • 7.3 三山國王學術(shù)研究96-98
  • 7.4 小結(jié)98-99
  • 第8章 結(jié)語99-102
  • 致謝102-103
  • 參考文獻103-108
  • 附錄A108-128
  • 表A1 清代潮州地區(qū)歷年豐歉108-111
  • 表A2 揭西縣三山國王廟分布111-116
  • 表A3 清代臺灣分類械斗116-119
  • 表A4 臺灣三山國王廟的分布及始建年代119-124
  • 表A5 1995-2007年臺灣進香團名錄124-128
  • 附錄 B128-129
  • 圖B1 河婆六約地圖128-129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129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漢元;明清時期饒平客家人遷臺及兩地互動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肖亮恩;潮汕三山國王信仰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社會、移民、信仰—三山國王之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30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830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31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