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盧尼比較神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克盧尼比較神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克盧尼的比較神學是當今宗教對話領域的最新思潮。與其它倡導宗教對話的神學家相比,克盧尼是第一個提出以比較作為神學研究的方法的。他以其它宗教作為豐富自身傳統(tǒng)的材料,,以理性尋求信仰為原則,通過比較的方法,來建構、豐富和系統(tǒng)闡述自身的神學和信仰。他提出的“對自我的理解來自對他人更好的理解的”觀點是獨特而革命性的。
【關鍵詞】:比較神學 耶印對話 理性 信仰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97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第一章 耶印對話者克盧尼簡介5-6
- 第二章 為何神學需要比較6-15
- 2.1 宗教間的神學8-10
- 2.2 比較的神學10-11
- 2.3 對話的神學11-12
- 2.4 認信的神學12-15
- 第三章 從克盧尼對耶印的比較中看比較神學15-26
- 3.1 基督教對上帝身份的理解16-18
- 3.2 印度教對上帝身份的理解18-23
- 3.2 (1)毗濕奴信仰傳統(tǒng)19-21
- 3.2 (2)濕婆信仰傳統(tǒng)21-23
- 3.3 耶印神學的比較23-26
- 第四章 神學家對克盧尼比較神學的不同聲音26-32
- 參考文獻3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景路;;土邦王國三城記[J];世界博覽;2008年11期
2 亢霖;;許多個印度[J];讀者(原創(chuàng)版);2007年03期
3 楊欽章;;對泉州濕婆雕像的探討[J];南亞研究;1984年01期
4 安德魯·托普斯菲爾德 ,陳聿東 ,孔長安;印度拉吉普特的宮廷繪畫[J];世界美術;1986年04期
5 張惠蘭;尼泊爾印度教和佛教的相互融合及其因素[J];南亞研究;1996年Z1期
6 王熾文;;印度的峰牛及牛崇拜[J];雜技與魔術;1996年02期
7 朱葉清;;德里瞬間[J];民間文化;2000年09期
8 葛維鈞;;梵語大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譯本出版[J];南亞研究;2006年01期
9 ;禍水[J];世界電影之窗;2006年03期
10 馮國川;;三位老師[J];教師博覽;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建新;;價值觀的變化及理性化趨勢[A];社會轉型與價值觀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0年
2 鄭汕;;印度民族主義的特征及世界性影響[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孫利天;;新時期民族精神的科學化和理性化[A];高舉旗幟 繼往開來——吉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謝屹峰;何亦寶;謝勇賢;;玉皇的起源與信仰的產(chǎn)生[A];閩臺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5 于清;;理性化管理理念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李俊飛;;印度教育法制的發(fā)展簡史及其評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沈銓;;加強對農(nóng)機市場分析與預測 加快實現(xiàn)市場營銷的理性化[A];第三屆(2003年度)中國農(nóng)機論壇文集[C];2003年
8 呁劍森;;也姫Z階嬪諳計炙繕絒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9 鄭汕;;印度民族主義的特征及世界性影響[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10 葉敏;;設計色彩的理性反思——關于設計色彩調和的理論[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摩醯首羅天和鳩摩羅天[N];大同日報;2006年
2 任彥;印度 “阿瓊”坦克走出“主敗”陰影[N];人民日報;2007年
3 本報駐印度記者 趙章云;印度教派沖突暫告平息(綜述)[N];人民日報;2002年
4 袁冰;印度:中產(chǎn)階級喜愛“中國制造”[N];經(jīng)理日報;2007年
5 李瑾;印度:難以解讀的國度[N];中國財經(jīng)報;2006年
6 蕓希;印度:就是不喝“美國可樂”[N];中國財經(jīng)報;2006年
7 鄒浩宇 趙玉華;相對完善的印度乞討人員收容救助措施[N];中國社會報;2006年
8 Sreeram Chaulia 譯 寸草心;印度社會的“大一統(tǒng)”[N];世界報;2007年
9 楊葉;黃金在印度的新發(fā)展(上)[N];中國黃金報;2007年
10 華中師范大學農(nóng)村治理中心 賀雪峰;農(nóng)村家庭理性化意義重大[N];社會科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鄢慶豐;中國村莊社區(qū)轉變的理論脈絡與經(jīng)驗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王善英;理性化與人類生存境況[D];山東大學;2008年
3 黃超;論托馬斯·阿奎那理性化的激情思想[D];武漢大學;2005年
4 嚴麗珍;論巴金小說中的人物形象[D];復旦大學;2008年
5 陳國文;商事活動理性化與國家稅權的互動變遷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6 唐忠毛;現(xiàn)代性視閾中的佛教本覺思想批判與論爭[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金星;論韋伯思想中的自然法[D];吉林大學;2009年
8 董磊明;鄉(xiāng)村社會巨變中的糾紛調解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梅曉云;文化無根—以奈保爾為個案的移民文化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10 黃芝;越界的繆斯[D];蘇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俊鋒;克盧尼比較神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張姣姣;論印度教婚姻陋習及其對印度教女性社會地位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2年
3 溫博;馬克斯·韋伯的法律理性化理論解讀[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曹也汝;法律的理性解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黃靜;現(xiàn)代城市綠地系統(tǒng)理性化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6 陳友良;理性化的思考與啟蒙——嚴復思想體系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晟;張宇初與道教義理理性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魯?shù)老?“新官場小說”論[D];武漢大學;2005年
9 陽勇;“理性化”的現(xiàn)代性[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賁利;承接與超越[D];黑龍江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克盧尼比較神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27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8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