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物語集》中的生存意識
發(fā)布時間:2017-05-20 15:20
本文關(guān)鍵詞:《今昔物語集》中的生存意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今昔物語集》是日本最大的佛教說話集,按照佛教從印度向東傳播的順序,依次由天竺(印度)部、震旦(中國)部、本朝(日本)部三部分構(gòu)成!督裎粑镎Z集》描寫了平安朝末年日本民眾立體多元的生存狀態(tài),表現(xiàn)了日本民族極強的生存意識,在借鑒異國故事所蘊含的生存理念時流露出了日本民族欲趕超強國的意圖。通過細讀文本,并結(jié)合相關(guān)史料,本文首先分析了《今昔物語集》中“最接近社會新聞”部分的本朝部中的故事,分析了日本民眾在平安朝末年的生存狀況:他們過著衣不裹體、食不飽肚的艱難生活,并生活在人情冷漠的弱肉強食世界中。第二章論述了《今昔物語集》中三種類型的女性。在艱難世事中,許多平民女子煥發(fā)出勃勃生命力,為了生存她們可以不擇手段,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女性的多面性。通過分析《今昔物語集》中的男性話語,可以看出作者描寫這些不同以往女性的目的并非是在呼喚女性解放,而是為了激發(fā)日本民族的生存潛力。第三章論述了佛法世界、中國故事、日本故事中所蘊含的生存理念,分析了日本民族多元的生存訴求,探討了日本民族的復雜性以及他們世界性生存視野。綜上所述,日本民族具有極強的生存意識,他們以敏銳的目光洞察世界,在借鑒異國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心懷警醒,并難掩欲趕超強國的意圖。
【關(guān)鍵詞】:《今昔物語集》 生命力 生存意識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949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錄7-8
- 緒論8-14
- 第一節(jié) 《今昔物語集》概況8-9
- 第二節(jié) 《今昔物語集》的研究概狀9-14
- 第一章 惡的世界14-24
- 第一節(jié) 本能生存的欲求14-18
- 第二節(jié) 撕心裂肺的痛18-24
- 第二章 女性生存世相24-36
- 第一節(jié) 三種類型的女性形象24-28
- 第二節(jié) 平民女性——威脅與喚醒28-36
- 第三章 多元的生存訴求36-50
- 第一節(jié) 異國借鑒36-43
- 第二節(jié) 立足本國43-46
- 第三節(jié) 世界強國意識46-50
- 第四章 結(jié)論50-52
- 參考文獻52-56
-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wù)與主要成果56-57
- 致謝57-58
- 個人簡歷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蔡春華;;《茶之書》:面向西方世界的言說[J];東方叢刊;2008年02期
2 邱磊;;從早期日本佛教的傳播與發(fā)展看其特點[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9期
3 李江峰;敦煌本《孔子項嫭相問書》成書時代淺探[J];河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王曉平;;風格美,形式美,音樂美——向和歌翻譯工作者提一點建議[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1年02期
5 金翰鈞;;論日本武士道的源流及其演變[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6 實藤惠秀;;對中國的稱謂——中日關(guān)系史中的微妙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79年01期
7 詹福瑞;生命意識的覺醒與儒、道生命觀[J];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昀;論《今昔物語》的平民文化特色[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guān)鍵詞:《今昔物語集》中的生存意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2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82036.html
教材專著